公共论争中的“棍棒文风”当休矣

2015年01月28日10:14  新闻专栏  作者:曹林  

  前些天发了一条微博,谈某些媒体的文风问题,引起了很多同行和网友的共鸣,我在这条微博里说:一些媒体的评论,说话为什么那么恶狠狠的?这样很不好。评论需以事实、逻辑和理性去说服人,有理不在声高和语狠,不是用恶狠狠的口号去压人,不是挥舞意识形态大棒去打人。领导内部训话的那套凶巴巴的语态拿到网络舆论场上,可能只会招致反感,越狠效果越适得其反。笔杆评论的穿透力在逻辑理性,还是别用枪杆思维写评论。

  这番感慨是源于近来对一些评论的读后感,光看标题就让人感觉不寒而栗,什么“不许历史虚无主义毒箭射向先烈”,“防止别有用心之人暗中夺权”,“请问是共产党的广电总局还是国民党的广电总局”,还有动不动就给别人贴上“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大帽子――杀气腾腾,充满戾气,想起文革期间经常看到的大标语: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这些文章也许确实提出了一些值得警惕的思想问题,也有一定的现实针对性,但上纲上线的“棍棒文风”让人很反感。先别说内容,标题就拒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于千里之外了,一阵令人生厌的“极左”之风呛面而来,唤醒了民众对文革思维的深痛记忆,谁还会再去认真读文章的内容?

  评论是一种说理的文体,不是喊口号,不是打棍子。评论的观点是需要论证的,这是评论与网络跟帖拉开距离的一个特点,要用事实和逻辑说服人。我给学生上评论课上开过一个玩笑,泼妇只能骂人是蠢货,评论会通过材料翔实的论证,让读者得出结论,那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蠢货――这就是评论讲理和泼妇骂街的区别。永远不能把评论降低到网帖骂街的层次。

  人们常习惯于将评论和杂文定位为“投枪匕首”,要犀利尖锐,要直接“插向敌人的胸膛”――在战争年代这样理解和定位评论杂文也许可以,评论杂文这种批判的武器需要承担特别的功能。但在今天这个和平时代,在舆论场中讨论公共话题时,需要弱化和淡化“投枪匕首”的功能,去除杂文评论的战争语态。敌人在哪里?谁是敌人?如果已经将论争的对象定义为需要在肉体和精神上消灭的敌人,那就没有讨论和讲理的可能了。

  我们的身边哪里有那么多“敌对势力”?前段时间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谈了一个观点很有价值,他说:最近一段时间,诸如“敌对势力”这样的提法越来越多,敌情观念越来越强。能不能起作用?真的能。心理学有个概念叫“自证预言”,简单说,你本来不是这样别人老说你是这样说不定你就真的成了这样。在社会中制造敌意,最后敌意可能真的如期而至。――确实,我们不能总是图“棍棒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文字快感,在舆论上为自己制造敌人。评论需要用文字去说服,而不是打倒。

  没有逻辑的棍棒文字,听起来轰轰烈烈很有气势,其实不堪一击,因为脱离这个时代的语境语态而成为被围观的笑柄。这种棍棒文字听起来很有自信,其实恰恰是缺乏自信的表现,有理不在声高语狠,没事实和逻辑自信的人才会用恶狠狠的语言和空洞的口号掩饰道理上的苍白。

  这种棍棒文风,一方面只能在社会中制造对立情绪,根本说服不了谁。这个时代,靠过去那种“两报一刊”式的口号就想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人们只认道理,只认逻辑,只认你说的是不是事实。你不讲道理,想生硬地用“只许我说,不让你说”的话语霸权把口号往人脑子里灌,只能激起抵触反感。这种棍棒文风,不仅说服不了论争的对方,更会把本来中立的围观者推向对立面。评论本来是为了在讲理中凝聚社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的,结果反而撕裂了社会情感。另一方面,这种棍棒文风也让人不敢说话了,别人一开口就给人贴上“推墙派”、“砸锅党”、“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标签,谁还敢说话?别以为没人说话舆论一律就没事,舆论失去听取不同声音的减压阀之后,社会会隐藏着更大的危机。人民日报曾发评论说:宁要微词,不要危机――讲得也是这个道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评论 文风 棍棒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