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好社会:要平等不要自由,要民主不要法治?

2015年01月30日10:21  新闻专栏  作者:一图观政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一图观政

  什么才是公众眼中的“好社会”?“平等”排名第一,其次是民主、公正。《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课题组调查了全国10206位城乡居民,列举了19种社会价值理念,询问哪些理念是一个好社会所应具有的价值标准。

  一、难以解释的民众心态:“要平等不要自由,要民主不要法治”

  受到民众认可的前6位价值理念,都存在于十八大报告概括的常常被宣传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但排序稍有不同。

  @一图观政(微信号P100017)发现,在官方宣传中强调的富强、和谐、文明等价值观并不那么受到追捧,反倒是官方放在“第二梯队”中的平等和公正,最受民众认可。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当官方将“自由”排在第5个词的时候,民众则将“自由”远远抛到了第12名开外!仅有18.7%的民众选择了“自由”作为好社会的标准。不过,民众也将“集体主义”(2.8%)排在了19种待选项的最末。

  或许可以这样揣测民众的想法:TA们并不认为自由或者集体主义任何一方,能带来TA们最想要的平等。

  那么,最受认可的方式是什么?“民主”——在官民两个版本的价值观排序中皆排在了第二位。但@一图观政(微信号P100017)发现的矛盾之处在于,官方版本将“法治”排在第8个词,在对民众的调查中,“法治”直接被丢在了第12位……

  信奉民主但又“抛开”法治,或许民众更期待能用“高层主动”、“实际中的规则”去实现民主,并不期待能依靠外在的明文律法去实现民主诉求和规范民主行为。稍有欣慰的是,“尊重宪法”在民众的“好社会”标准中仍占有一定位置。

(注:排序按第一位到第十二位)(注:排序按第一位到第十二位)

  二、价值观区别:“底层”讲团结富强,“精英”重个人权利

  另外一种可能是:民众心态的矛盾之处,显示的不一定是“同一个集体人格”的自我冲突,而是“不同阶层的不同选择”。《2015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从价值认同的角度,将核心价值标准划分为三种类型。

民众对社会的实际评价究竟如何?民众对社会的实际评价究竟如何?

  然而,对“好社会”价值标准的评判,反映出来的仅仅是人们的期望。民众对社会的实际评价究竟如何?

民众对社会评价的现状民众对社会评价的现状

  社会好评者与差评者的分野,与底层型、精英型价值理念的分化大致吻合,“精英群体”对社会现状不满的心态更为突出。也许是因为该群体更为挑剔,或者中国社会的整体现状与“精英型价值”者的期待不符。

  结语

  @一图观政(微信号P100017)认为,民众对于“好社会”并未形成非常一致的价值判断标准。19种价值理念中,没有一项能得到超过半数人的认可。

  另外,民众的“不公平感”在不同的调查数据中均表现强烈,强调“平等”、“公正”只是反向期待。至于如何实现公平——民众对“民主”的信仰远远超过了对“自由”的追求,也超过了对“法治”的期待。

  总体来看,“民主”更像是一枝独秀的口号,并未辅以“自由”的个人价值观,也未被期待有“法治”作为可保障的现实途径。

  文 / 助理观察员 李唯嘉

  编辑 / Dai 郭立伟

  制图/ 周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民众 民主 自由 法治 平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