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派,你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2015年03月31日09:28  新闻专栏  作者:海外网评  

  3月29日在北京举行的纪念香港基本法颁布25周年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宪制框架不容忽略,基本法“字字句句都凝聚了内地和香港社会的广泛共识”。之前香港特首梁振英在出席立法会答记者问时,也强调依法选举才是“真普选”,反对派“企硬”行不通。

  企硬已经行不通

  香港政制发展“五步曲”至今已迈了两步,即将走到第三步的关键期。2017年香港有普选抑或无普选,取决于2/3的立法会议员。而反对派和少数议员似乎铁了心,摩拳擦掌,非要拉布到底不可。

  中央对香港的普选诚意十足,放眼当今世界任何国家的普选制度,香港版本都毫不逊色。反对派连基本法都不放在眼里,杯葛普选,到底要闹哪样?

  简而言之,香港某些人提出的观点背后,其实贯穿着一个简单的逻辑,这就是要求允许与中央对抗的人能够通过普选担任行政长官,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规定做不到,就要求在基本法之外另搞一套,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就不是符合所谓“国际标准”的“真普选”,就要“占领中环”、搞“公民抗命”。

  但问题是,那些以为“企硬”到底“中央就会让步换泛民支持政改”的,只能陷入天方夜谈式的幻想了。因为中央对激进违法活动绝不屈服退让的坚强意志,反对派早就领教过了。非要撞到铜墙铁壁上,下场自然是头破血流。

  民意牌越打越弱

  反对派能耐再大,在“一国两制”的香港,也必须在宪制框架的法笼里自由活动,也不能无视数百万香港人的真实想法。否则,非要硬拗,必然要遭到广大市民的唾弃。“占中”拖成烂尾工程不了了之,就是最好的例子。

  试问,反对派可曾实事求是地正视这个现实──现在有多少香港市民希望能够在两年后走入投票站,亲身以“一人一票”方式选出下任特首,而不再是坐在电视前,看1200位选举委员投票?

  最近多项民意调查都显示,接受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8.31”决定落实普选的比例比不接受的高。反对派的民意牌,打的越来越虚弱不堪了。如果继续不管不顾以全港市民利益作为筹码,实在是“损人不利己”。

  政改基石绕不开

  为推动“泛民”接受政改方案,有学者锲而不舍地提出“折衷”建议,包括“白票守尾门”、由退休大法官进行全港性民调、两派进行电视辩论等等,不出意料遭到了反对派的冷嘲热讽。事实上,政改的核心与关键并不在这些枝节性问题。

  此次关于香港行政长官普选的争议,比历次争议都激烈。表面上,是制度之争、规则之争,而实质上是政治问题。这个政治问题是:要不要遵守香港基本法,要不要坚持爱国爱港者治港的界线和标准。

  所以不难推论出,只要“泛民”一日不接受、不尊重、不认同人大决定,则政改便无通过可能。

  不负责任有代价

  当前留给“泛民”的难题,一方面是在当前“一国两制”的宪制基础上准确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另一方面是如何面对强大民意的反弹,毕竟,“为民请命”出包露馅,反而会引火烧身。

  梁振英就公开呼吁选民行使投票权,将“拉布”泛民议员赶出议会。如果“泛民”以为肆意否决政改而可以不负上任何责任,将是极其可笑的幼稚思想。

  梁振英说得好,面对这历史时刻,社会整体和长远利益大于个人及政党的利益;面对历史责任,500万选民的投票权大于各位的得失。不知道这样的金玉良言,反对派能否听得进去?

  早前在北京两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已明确表示,落实2017年特首普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对于铁了心要当反对派的泛民来说,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如果还想继续在香港的政治舞台上出场露面,避免成为过街老鼠,就要三思而行了。(文/王大可)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反对派 香港 普选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