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并未远行
在新加坡的尼路(Neil Road)上行走,很容易错过李光耀的祖居。
这座尼路上的147号店屋,是李光耀祖父李云龙曾经的居所之一。幼年李光耀的时光曾与这里的历史交汇。
新加坡人并未将这里辟作什么故居,也不算什么景点。它外观并不华丽,甚至有些低调。尼路上确实有华丽的店屋,例如附近那个157号,也就是下面这张照片上的建筑——我的一位朋友曾误认这是李光耀祖居,其实差得远。
尼路157号,这一段路上最有名的店屋,现为海峡华人文化馆——峇峇屋
实际上,我在新加坡游学时,从未想起过、也无人提起过要去看“李光耀祖居”,直到快回国,来这里细看店屋,才在资料里发现有关它的记述。
店屋(Shophouse),是新加坡及东南亚传统华人社区的典型建筑,一般为两层或三层,首层开店,上层住家,当然也可以做个院墙围起来完全当居所。店屋建筑,是混合了欧洲、印度、中国等各国文化元素后发明的,在东南亚成型,后来又返过头影响中国闽粤等地的侨乡建筑。有人听说过“五脚基”吧,指代的就是店屋——新加坡开埠者、英国人莱佛士早期建设海峡殖民地时,规定店屋一楼必须从街面缩进5英尺(后来更扩展为7英尺),这样店屋二楼探出,就在一楼形成一个带盖的走廊;所有走廊都互通,就形成连续的长廊,可以方便热带的市民在这里遮阳避雨;极端天气不能影响他们的出行,自然就不影响他们的生活和交易行为,也可保持连贯的生产和消费活动。“英尺”在马来语中被称为“卡基”,其原文“foot”在中文里又是“脚”的意思,因此闯南洋的中国人合称其为“五脚基”;这一带有精确数字的建筑规范,大概让市民们颇为受益,也大概异于中国的建筑,后来就被用来指代整个店屋。
翡翠山路的“五脚基”店屋,可以看到一层贯通为长廊
在新加坡,我为什么逐渐地开始喜欢看五脚基,或说店屋?
一是这个带盖的走廊,它既可以看做是驱使私人家庭为社会公众提供的一个便利空间,又可以看做是通过公共规范为私人商业制造的一个客流通道,“内”与“外”在这里融合,灰空间变作了社会资本。
二是店屋正面通常很狭小,但纵深很长,其一层生意空间足以容纳前店后厂,二层生活空间足够住下十口左右的中小家族,这里的意义同样要站到“外面”去想——它让在这里艰苦创业的每一户人家,都有可能拥有一个亮出店招的临街店面,也拥有可以透进阳光的二层居室。
临街的正面窄(左图),屋内的进深长(右图),对每一个商家和住户都公平
三是前面说过的,店屋通体上下的各种细节,包含来自东西各方的文化元素。店屋正面的结构,一般都包含源自古希腊的各种柱式,和源自近代欧美的斜棂百叶窗,但仔细看,它身上也本包含大量中国元素,比如尼路157号的一层屋檐,其二层窗额的这句“德日新”和“朝乾”、“夕惕”都出自周易。
现今亚洲的各种城市,无一不带有这种“包含”,或者说“包容”,它不仅体现在殖民地时期的建筑中,也体现在现当代新起的建筑中。不过你要对这些元素进行分类,有的偏实用主义,有的偏形式主义,大致上,窗和檐是前者,柱式和字样是后者。
李光耀祖居院墙上的花窗
不禁要想,当幼年李光耀在尼路这样的街区,与各种各样的建筑语言为邻,会给他的记忆留下什么?你能说他从小仅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吗?
来到李光耀祖居,它外墙的这个“花窗”,就很有意思。掩在花丛后的,是一幅田字状的砖雕,上面镂空雕刻着“葵花”。这种纹样,你在中国明清以来的砖雕上也能看到,是用葵花的“多籽”来希冀家庭的“多子”。
花窗上钻出的花丛,辨认一下,是九重葛吧。这种花在新加坡的道路旁和天桥上常见,它的积极的色彩装点着公共环境,但又不需要太多照料,在干旱的环境下也能生存,据说如果给它太多水分反而不妙。九重葛最早源自秘鲁、阿根廷和巴西等地的南美紫茉莉,引入亚洲后分布各地;新加坡本地有一系列九重葛,因其花多、叶大,开得壮观,很给公共空间“提气”,又被很多国家的园林部门引进,其实,这是新加坡国家公园局专门根据花园城市中的视觉需求而培育出来的。
看到九重葛,我常常想起新加坡的国花——卓锦万黛兰。这种花生命力极其旺盛,借着尺泥片土便可由一枝繁衍为一丛,并且开花往往数月不凋,让人不禁形容它“性格刚强”。卓锦万黛兰的“上一代”也不是新加坡原产,而是缅甸万黛兰、马来半岛万黛兰,由居住新加坡的西班牙籍女园艺家艾妮丝•卓锦育成而命名。
“登高”、“望远”——“和为贵”
只有714平方公里的新加坡,生存在动辄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之间,毫无缓冲、缺乏物产,如何生存?恐怕只有通过调和资源、应和规律才能有所伸展,并且这“和”的目光与手段必须扩张到全球范围才行。古书上讲“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是这个道理。
李光耀的祖父李云龙,习惯将英文作为自己的社交语言,还给李光耀起个英文名“Harry”,但他仍然让“光耀”这个典型的中式表达成为孙儿的大名——“光耀门庭”的美好期望终成现实。
当我开始记录,并未有特别纪念;但当我结束此文,李先生已经作古,那些百年店屋再也不可能看到他的百年身影。但历史却留在这里,并创造新的历史。族谱姓名和建筑语言,是一世不变的;家族成员和社交语言,是生生不息的——他们都在这里融“和”。这联接的背后也存在一种张力,那么,如何让它转化为国家发展的一种动力?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