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万然
坚持舆论监督的口号喊了好多年,但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往往“犹抱琵琶”,对此不只普通读者有意见,就连一些有媒体情结的领导也看不下去了(比如,四川省纪委书记王雁飞就感叹,到四川4个月了,批评报道一篇也没见到)。作为媒体人,我们其实也很憋屈很无奈。
2015年8月中旬,从深圳市政协副主席调任汕尾代市长才十天的杨绪松,一见到我,第一句话就说:“《汕尾日报》办得不错,我天天看《汕尾日报》。”这是我任职报社20多年来第一次听到市长首次见面就表扬报纸。新市长是新闻战线老兵,能够如此肯定下属的党委机关报,估计一方面是客气,另一方面是他看到了报纸天天在头版甚至头版头条长篇累牍地抨击本地问题的情况可能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当然,之前的报纸他没有看到。呵呵。
2015年初,我向汕尾市纪委常委会作“三述”报告,市纪委反馈了10条意见,最后一条是“建议少把报纸报道对准领导干部,少唱赞歌,多把版面留给人民群众,服务社会、服务百姓。”讲得很中肯,也正是我们想做的。可是,做起来容易吗?不是我们无能力做,而是环境不允许。我在思考,如何在年底的时候回复市纪委。
两三年前,《汕尾日报》政文版开辟了“扫街行动”,是我自己策划的,落实记者对市区所有街道逐条沿街现场采访,一期出半个版至一个版,我也曾经带领记者专程“扫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涛多次肯定“扫街行动”。可是,由于部门执行力不强,导致停停打打。我要求总编辑和分管副总编辑一定要把这个专栏弄好,以便完成既定的计划和对市纪委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把一些民生新闻和老百姓的新闻搬到头版,这样,“多把版面留给人民群众”的任务就可以完成了。
恰好汕尾新任市委书记石奇珠7月初到任,他的到来给了我们把舆论监督武装起来的机遇。一个多月来,石奇珠书记每天晚上都要走街串巷微服私访。他来自广州,看到市区脏乱差情况超乎想象,忍无可忍,便对宣传部长林涛说,本来是要等调研三个月后才行动的,但等不及了,要动手了,先把舆论搞起来。林涛部长立即召集报社、广电台的领导和中层领导开会。提出每周一个专题,第一篇是脏乱差情况,第二篇采访责任单位负责人,第三篇采访附近市民,第四篇采访监管部门领导。他要求电视台把新闻放在副书记之后。我当时表态,报纸放在头版,他说你们自己定。
听出市领导铁腕治乱的决心后,我余兴未尽,得寸进尺提出放在头版头条。会后,我们点了几位对社会新闻报道有经验的记者,突击搞出了关于建筑垃圾的第一篇报道。接下来是对责任人、市民、监管部门领导的专访,原汁原味报道。从8月初到现在,只要有机会,我们就把批评报道放在头条。对责任单位和监管部门回避问题的,我自己带头写评论,发在“跟帖”栏目,加大舆论监督的力度。
时间过了一个多月,汕尾市委领导多次表扬,并数次把报纸新闻批示给有关部门,等于给了我们尚方宝剑。对于《汕尾日报》的批评报道,机关干部看后说给力,市民希望多摆问题,连市纪委的人也点赞了。这段时间批评报道上头版头条的做法,提高了报纸权威,给了我个人的信心,同时也锻炼了记者,特别是实习记者,他们一来就直接跟随记者或自己行动采访,没有材料没有通稿,只靠面对面访谈。
自1994年到报社任副总编辑到总编辑、社长、党组书记,我在新闻战线干了20多年,虽然不是出色的新闻单位领导,但算是一个老记者。报纸在这20年里跟随六任书记、十任市长小心翼翼做好宣传报道。尤其是市委书记,个人风格不同,报纸的报道方向得转变。党报能够把批评报道放在首位,除了吕日周任长治市委书记的时候,《长治日报》有过轰动全国的效应。之后,全国的批评报道归于平淡。我们《汕尾日报》之所以在近期能够异军突起,主要是靠汕尾市委书记石奇珠,市长杨绪松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涛的重视和支持。今天(9月24日)下午,杨绪松和林涛到汕尾日报社和汕尾广播电视台调研,要求继续加大监督力度。
所以说,新闻媒体敢于坚持舆论监督并不难,难的是党政领导是要舆论监督还是要监督舆论的问题。
(作者为广东省汕尾日报社社长)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