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四点共识能否从此改善两国关系

2014年11月26日09:18  新闻专栏  作者:濠江客  

  11月24日下午,国内一家擅长报道中日冲突的报纸通过其微博账号发布了一条消息称:日本内阁公然否认中日共识,出尔反尔令日本“失礼失信”!

  这条消息指:“近日,日本内阁通过一份答辩书,公开用书面形式宣称钓鱼岛不存在主权争议。可就在不久前的APEC会议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还承认钓鱼岛存在争议,并与中国达成了四项原则共识。专家说,安倍为国内大选出尔反尔,有损日本作为一个国家的信用!”

  这条微博引起网友不少争议,截止到濠江客24小时后写稿时,共收到转播和评论226条,阅读9.1万人次。

  争议焦点主要是,日本政府或者首相安倍晋三是不是承认过钓鱼岛存在争议,中日两国在北京APEC会议前达成的四项原则共识是不是包含了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的内容。

  专栏作家俞天任就此评论说,中国外交部都不敢说“出尔反尔”;在日华人桥本隆则在跟评时认为,中日双方有意这样。也有一些认证网友表示,这家报纸没有读懂“四点共识”。

  在我看来,网友们的争议与他们是不是爱国无关,但是争议中涉及的细节,倒不妨考究一下。

  安倍晋三在北京是怎么说的?

  濠江客检索了新华社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与中国国家领导人11月10日在北京会晤时的报道。在标题为《APEC授权发布:习近平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报道中,“安倍晋三表示,中国的和平发展对日本、对世界是重要机遇。日方愿意落实双方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妥善处理有关问题,以此为新的起点,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改善和发展。日本决心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本届日本政府将继续坚持以往历届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认识。”

  安倍的上述言论虽然简练,却表达了几层意思:一是日本正面评价中国的和平发展对日本、对世界的重要意义;二是承诺落实中日已经达到的四点原则共识;三是以此次中日首脑会谈和原则共识为起点,推进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改善和发展;最后,是向中方表态:继续走和平发展道路,继续坚持以往历届日本政府在历史问题上的认识。

  11月1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应约会见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很显然,安倍到北京不是惹事来的。他的上述表态里面,没有具体的或者说明确的提到钓鱼岛问题。实际上,在这一则报道中,中国领导人也没有提到钓鱼岛这三个字。

  在中日首脑会谈的两天前,即11月8日,外交部长王毅应约在国家会议中心会见来华出席亚太经合组织部长级会议的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新华社对这一会见的报道中,同样没有提到钓鱼岛三个字。可以说,两国为实现难得的首脑会谈,都做了努力,避免提及敏感的领土争议问题。

  现在问题来了,既然安倍晋三没有承认过钓鱼岛存在主权争议,那么中日四点原则共识里有没有提到或者说是如何提到钓鱼岛问题的呢?

  中日四点原则共识是怎么说的?

  在中国外交部网站上,11月7日有一篇题为《杨洁篪会见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长谷内正太郎,中日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四点原则共识》的文章,明确表述了中日两国就处理和改善中日关系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

  在四点共识的第三条,具体提到了钓鱼岛,这一条共识的原话是:“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

  如何解读这句话呢?就字面上的意思,濠江客认为,大概有两点:一是双方承认,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了紧张局势;二是双方对这一地区出现紧张局势的认识是不同的,或者说,双方对出现局势紧张的原因存在不同主张。这两点归纳起来,就是说,双方承认,在钓鱼岛海域出现的紧张局势是因为中日存在不同主张。

  但是这一表述故意模糊了中日存在着什么样的不同主张。双方执意不让“主权、领土、争议”这样的词语出现在文件中。

  即便这样,据媒体透露,两国最终形成的这一份文件,既没有领导人签字,也没有机构盖章。但是双方都承认有这个共识。

  那么日本到底有没有承认钓鱼岛存在领土争议呢?我理解,只能说是糊涂账,可以说有,也可以说没有。

  问题是,不这么表达,还能怎么表达呢?如果主权是不能分割的、领土是不能讨论的,两国官员谁敢在这样敏感的问题上犯错呢?理解吧!

  对中日四点共识的不同解读导致争议

  与中国媒体就此问题的讨论引起热议相同,日本社会也同样关注这一共识的具体含义。

  据报道,日本政府在25日的内阁会议上通过了一份答辩书,称中日两国政府在首脑会谈前于7日发布的四点共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答辩书指出:“那是通过日中间的对话达成一致意见的几点事项,在定位上日中之间并无分歧。”

  实际上,围绕四点共识,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在13日,即安倍离开中国的第二天,就在参院外交防卫委员会会议上表示:“只是总结了日中之间取得一致的内容,并不具有国际承诺的性质。”

  有意思的是,虽然日本方面表示四点共识没有法律效力,但是在北京APEC会议之后即在缅甸开幕的东亚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主动同中国总理李克强进行了简短交谈。安倍再次表示,日本愿意按照最近双方达成的四点原则共识,发展日中战略互惠关系。

  但是,中日两国尤其是新闻媒体,对于四点共识和两年多来进行的首次首脑会谈,都进行了强调己方立场和本方外交成就的解读。日本媒体也承认,双方解读的大相径庭,恐引发新的对立。

  日本人也明白“合则共赢,斗则俱伤”的道理

  濠江客认为,中日就当前争议问题达成新的共识是一个让两国关系“止损”的节点,实现两国首脑会谈是一个让人安慰的重大成绩。两国媒体与其把功夫下在解读共识文本、指责对方“出尔反尔”上(如果有的话),不如营造中日共同致力于改善两国关系的气氛,呼吁双方落实首脑会谈提出的要求与共识中明确的共识。比如:建立对话磋商机制、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构建政治互信等。

  重要的不是中日四点共识文本,而是以此为起点切实行动起来,积极改善有可能继续下滑的两国关系。

  几天前,文章开头提到的这家中国报纸采访了日本自民党的元老级人物、自民党总务会长二阶俊博。二阶俊博表示,只要日中两国国民都能理解“合则共赢,斗则俱伤”的道理,今后的友好之路就会越走越宽,越走越顺。

  二阶俊博还有一句话很有意思。他说:“日中两国如果一直强硬下去,对谁都没好处,或许会有其他国家在背后偷着乐。”

  这是说谁呢?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中日 四点共识 安倍晋三 两国关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