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这个词得罪谁了?

2014年12月04日08:35  新闻专栏  作者:刘海明  
《人民日报》刊文批判“吊丝”一词。文章认为该词“隐含的自我矮化,必须予以批判与摒弃。 《人民日报》刊文批判“吊丝”一词。文章认为该词“隐含的自我矮化,必须予以批判与摒弃。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刘海明

  说到人的运气,人们爱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词语的演变,又何尝不是这样?有的词在一个时期受宠,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宠了。比如“文革”期间那些所谓“正能量”的词语,如今绝大多数都属于标准的“负能量”词语了。个别词的热度则更短,仅仅一两年的工夫,性质可能就陡然逆转了。

  12月2日,《人民日报》刊文批判“吊丝”一词。文章认为该词“隐含的自我矮化,必须予以批判与摒弃。‘屌丝’也并没让年轻人更特立独行,更没有向社会传递出多少正气”。

  “屌丝”被踩到脚下,成为媒体批判的靶子。舆论跟着热议,有称赞《人民日报》批得对,不该让这些非正能量的词在社会上游走;也有人觉得和“屌丝”这个词语过不去,属于多管闲事,质问“难道所有‘词’的存在都是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吗?”

  在我看来,“屌丝”这个词的命有点怪怪的。原本就是一个网络词,本可以让民意和时间来决定其生死的。偏偏在2012年11月4日,“屌丝”这个词陡然登上《人民日报》的十八大特刊。一时间,跟不红苗不正的这个网络词,变得相当烫手。说它烫手,是因为有的贬低,批评《人民日报》不该使用如此低俗的词语。而《人民日报》也没保持沉默,在11月11日回应称,“屌丝”见报,属很正常报道。就此,不但“屌丝”这个词的合法性不再存在争议,《人民日报》也因为不嫌弃网络热词,受到舆论的好评。

  明白了“屌丝”在同一份报纸上的“辉煌历史”,再回头看看短短的两年工夫,这个天鹅般的热词面临被打回原形的命运。人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当初《人民日报》选错了这个词,还是“屌丝”这个词得罪了谁,以至于让主流党报对自己树立的正能量热词进行否认。

  语言文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我们能够新造字的可能性很小,但组合新词的自由度颇大。至于新造的词能不能流行,要看社会是否愿意约定俗成了。作为新闻媒体,能否越俎代庖,替一种语言“约定俗成”某些词语,或者扮演“语言法庭”的角色,裁决那些词可以流行,哪些词禁止使用,这倒是个问题。平心而论,我觉得不雅的词语其生命力或许更强一些,只是严肃媒体不该轻易捧红这样的词语。同样,也不该戴着有色眼镜鄙视某些词语,断定人家天生的“低贱”。词语的含义具有天然的弹性,词义的演变褒义的可能朝着贬义的方向发展,贬义的也可能向褒义的方向逆转。无论其如何演变,我们最好当一个旁观者,可以议论,但不要挥舞舆论大棒恨不得从肉体上消灭它们。诚如两年前《人民日报》采访某出版社负责人的话:“没人规定党报可以用什么语言,不可以用什么语言。”同样,也没有媒体能规定民众可以用什么语言,不可以用什么语言。

  “屌丝”的命运逆转,说明它得罪了某些人。得罪谁并不重要,如何得罪的也不关键。只要知道语言的生命力特别旺盛,明白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语言就足够了。借用网友的话说:“那倒是想法减少“屌丝”这一群体啊,想办法给年轻人更多机会跻身中产阶级啊,自我矮化是在开路虎的富二代前面你还高的起来?”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人民日报 屌丝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