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牛市,往往是通向熊巿的过山车

2014年12月10日09:00  新闻专栏  作者:王海涛  
所谓牛市,往往是通向熊巿的过山车 所谓牛市,往往是通向熊巿的过山车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王海涛

  中国的股市,像中国的历史一样,历来容易创造“人类记录”。

  12月9日,沪指一日跌去了164点。让人体验了过山车的感觉。在此之前的10多天里,持续上12月5日,A股成交量突破1万亿;沪指持续涨了500多点。

  梦幻般的暴涨,总是让人觉得:发财的机会终于来了,美好的明天终于要开启了。

  这样的感觉,在人群中迅速“传染”,引发大批的跟进者。跟进者自己也不直到,到底是被挟裹还是主动追随。总之,相当多的人,都是以一种不能错过一个美好时代的心态,押上了赌注。

  总会有一些声音提醒你,风险太大。11月底,在A股连续上涨1周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说,“我十几年不谈股市了”,这一次却忍不住了,说股市暴涨“可能会形成羊群效应,造成更多悲剧”。那个10年如一日看跌房价的经济学家谢国忠也说,A股每次大涨都成为泡沫,这一次也没什么不同。

  吴老师已经修炼成了哲学家,他说的当然是正确的。但是,正确的话,往往是废话。投身股市里,是有可能成为被宰杀的羔羊,但在没有被宰杀之前,每只小绵羊也是可以有梦想的——这才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啊。

  所谓积极的人生态度,就是拿出你的钱,去博取更多的钱——这就是所谓的投资。

  最NB的投资策略是:当牛市要来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扑上去,分一杯羹,然后,在泡沫破裂之前退出。之所以说这个策略特别NB,是因为这个策略极少有人能做到。

  很多人能做到的只是,当泡沫已经到来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扑上去,直到被宰杀的时候,想要退出为时已晚。对这些人来说,一个崭新的牛市,不过是在解套上一个熊市的股票,并在欣喜之中,忘掉伤痛,激动地满仓,奔向另一个踏空的旅程——从概率上来讲,牛市对大多数人而言,就是通往熊市的过山车。

  当然,我绝不是提醒你风险,绝不是劝你不要炒股。我也不赞成吴敬琏和谢国忠那种高高在上的预言——这种预言的本质就是,你们这些吊丝不要有发财的梦想。

  不让人做梦,是不厚道的。

  但是,从概率上来讲,牛市对大多数人而言,就是通往熊市的过山车。尽管知道只有少数人会赢,但我们还是必须向前冲——否则,将来你无法原谅自己:曾经有一个牛市摆在我面前,我特么没有参与……

  这样的梦想,史不绝书,波澜壮阔,一路走来,平均每200多年,就来一次轰轰烈烈的“牛市运动”。在那些运动中,有传销“美好未来”的幻觉,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鼓动,有“打土豪分田地”的承诺,有推翻压迫者的正义性。但每次建立的铺满鲜花的新时代,最终都特别邪门地又通向旧时代。

  毁掉,重建,再毁掉,再重建。这就是中国的历史,曾经建造了无数的城市,但放眼960万平方公里,找不到几座古城。这与A股20多年的短暂历史颇为相似,有一轮牛市,就必然伴随一轮洗劫。

  原地踏步,是中国历史与中国股市共同的特征,贯穿其中的,是流血和杀人,并由“杀人”最多者,负责书写历史……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股票 牛市 过山车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