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乘电梯的人成为自己的守护神

2015年08月03日09:17  新闻专栏  作者:陶舜  
近期电梯安全事故持续发生 近期电梯安全事故持续发生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陶舜

  一个星期之内发生两起震惊全国的电梯致死事件,“致命电梯”成为上一周的惊魂热词,震骇之余,我们要为“致命电梯”的治理求答案。

  回顾事件,两起事件分别涉及扶梯和直梯。7月26日在湖北荆州某商场,30岁的年轻妈妈向女士牵着3岁儿子搭乘扶梯,踏上电梯顶部接近楼层的踏板时,踏板瞬间裂开,被卷入机器的她在危急关头把儿子托出险境,这个悲伤的故事除了再次证明母爱的伟大,更以血的教训把电梯安全问题暴露了出来。7月29日,读大三回杭州过暑假的21岁姑娘被小区直梯夹拖身亡,消防员说她“头部在17楼,身体还在16楼”,而事发电梯和过道走廊都没有监控,电梯间也没有手机信号。

  遇难者的血不能白流,反思不能拖延。荆州这一起已有调查结论:申龙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和安良百货集团有限公司对此次事故应负主要责任,湖北德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负责维保)对此次事故负相关次要责任。杭州这一起事故尚在调查,但恐怕差不了太多:涉事电梯使用了17年之久。这基本吻合电梯事故的概率分布。据统计,在所有电梯事故和故障中,设计和制造的问题占20%,80%以上的事故原因都在于后面的安装维保环节。

  从时间序列来看,电梯问题涉及到出厂组装、日常使用和定期维保等多个阶段,而乱象和隐患滋生其中。应该明确,电梯属于特种设备,从业人员必须具备专业资质,但即便在招标环节有的专家都没有专业资格证。更荒唐的是,一方面维保人员存在人员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电梯维保资格证在网上花2000块钱就能办理。行业乱象令人震惊。

  国家技术监督局规定,电梯每超过15天要保养一次,清洁、润滑、调整、紧固,小零部件坏了要更换,以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组装完毕的电梯,问题可能发生在产品质量本身,比如常见的就是为了降低成本使用质次的零件,也有可能发生在组装过程中。使用中的电梯常见的是维保不到位导致的带病工作。

  而整个维保过程又与市场选择机制有关,欧美发达国家原厂一般具有规模大、技术雄厚、信誉度高等特点,原厂维保率高,比如美国就高达80%,中国的原厂维保率仅占20%左右,因为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加之中国电梯暂无“过期报废”制度,电梯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以杭州为例,使用15年以上的电梯就有2500台。其中隐患可想而知。

  看来,电梯之所以“致命”,是因为从生产到售后、运营、维保、监督、报废退出等环节存在“致命”的漏洞甚至缺位。不从制度层面堵牢这一系列漏洞,随着时间的推移,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电梯只会更“致命”。

  从微观到宏观,电梯都不是一个小问题。2003年前后中国电梯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截至2014年底,中国电梯总量已达360万台,在用电梯340多万台。质检总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电梯使用和维护保养单位自查电梯共计230多万台,发现存在隐患电梯11万多台。制造单位跟踪调查上报存在问题电梯3890台,已检查确认存在问题电梯2617台。

  目前质检总局正在修改《电梯制造许可规则》,新规将强调电梯企业的科技研发和维保服务能力,构建责任清晰、权责一致、利益均衡的新型电梯产业链。我们期待新规能够重塑这个行业。但从维护公共安全的角度看,单靠政府部门的推动是不够的,在互联网+的时代红利下,电梯安全不仅应该而且完全可以引入信息开放和公众监督,让每一个乘电梯的人成为自己的守护神。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电梯既是一个特种设备,更是一个特殊的公共交通工具,公众有权利知道其“健康”数据,由此来决定是否搭乘,以及是否报修。举例说,电梯口完全应该公布最新的检测数据和相关责任单位,而这些数据应该上网,如果在墙上贴个二维码,扫描就能进入该电梯的数据和乘客留言中心,并且由此可以实现网上报修甚至远程监控,那么电梯是不是可以安全很多?

  现在已经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所谓检修人员不足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升级监督系统来曲线解决,这就要求从业者和管理者在新形势下应该与时俱进,学习互联网思维,共同为电梯管理探索更高效便捷的管理办法。

  (本文刊于8月3日《经济观察报》评论版,原题《治理“致命电梯”也要互联网思维》)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电梯 互联网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