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哺乳,谁丢了谁的脸?

2015年11月30日09:34  新闻专栏  作者:刘雪松  
地铁哺乳,谁丢了谁的脸? 地铁哺乳,谁丢了谁的脸?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刘雪松

  北京地铁上,有位妈妈在车厢哺乳的镜头被人晒在了网上。@北京往事网站将其发到了官方微博上说,“公共场所注意举止,不要裸露性器官,你在地铁上这个样子真的好吗?这里是北京的地铁之上,不是你们村的公交车,你这么做真的好吗?”

  @北京往事网站是一个有着1200多名志愿者、4家志愿者团体参与的公益组织官方微博。在遭遇网络几乎一边倒的强烈反感之后,北京往事删除了微博,暂时关闭了官微,称“由于本微博的失误对当事人所造成伤感致以真诚的歉意”。

  尽管这家官微解释称是用来讨论的,但实际效果却是用来讨骂的。北京往事事后自己也承认,没有好好“过脑”。

  北京往事这次触犯众怒,不只是很无知地把哺乳的婴儿生命之泉视作性器官,更是这种貌似充满现代文明价值观的背后,有着文明和道德素养优越感的支撑。“这里是北京地铁之上,不是你们村的公交车”。这种所谓的文明冲突,实际上是一种社会阶层的切割与宣示,也是以地域划分文明标准的强迫与服从。

  一个哺乳期的女人,面对孩子哭奶,没有对这个自以为文明了的社会环境提出地铁上没有哺乳室的批判,反而是自以为文明进化程度很高的一类人,反过来指责最低人性诉求、最美人性表达的哺乳属于不文明的现象,竟然把哺乳期女人的乳房说成了性器官,这种无理的野蛮,是充满着所谓现代都市文明的歧视意味的。如果说后来的网络绪中同样也有着野蛮的失当,那么,相对于发布者充满“文明贵族”腔调的攻击,网友中这些批评的声音,这些粗暴的狠话,却是三观正确的,它是对人性和母爱的集体捍卫,是对现代文明中凌乱的三观与虚伪的理念的一次反击。

  在一节充满和谐气氛的地铁车厢里,掀衣哺乳确实是一件尴尬的事。但这份尴尬不是哺乳的女人所造成的,而是这个现代文明社会人性化细节的缺失所致。同样是面对不懂事的孩子,为什么大人让孩子在地铁车厢等公共场所随地大小便时反感者多,而母亲给孩子哺乳却被大多数人所理解?关键是除了前者可以通过大人的“懂事”而得到最大程度的避免,更重要的是渐次远去的母乳哺育,这种人性的美好,我们这个文明的社会并没有尽到最大的努力来呵护。

  如果说羞怯,那么,在大庭广众之下掀衣哺乳的这位女子,当时的心理羞怯程度比谁都大。那一刻,她是需要付出勇气的。而真正有文明素养者,不是应该去羞辱、去曝光指责,而是应该为这个社会未能给出这么一小块私密的空间而心存愧疚,是用自己的身体为她遮起一片人性的保护屏障。所以@北京往事这次引起人们的愤怒,正是缘于对文明素养这么一个高尚的概念,被不文明、没素养的发布者所扭曲,是美好的母乳被不美好的目光打量成“性器官”。人们觉得,真正低素质的不是哺乳的女人,而是以文明的名义施以野蛮指责的“文明人”。

  文明秩序的形成,遗憾地总是以野蛮的方式来完成的。这一点,@北京往事的道歉是妥当的,它应该理解人们对于文明素养本质含义的理解,对于文明进步最高境界的捍卫与呵护。这场冲突的积极意义在于,它让社会重新审视了文明的传递方式,形成了在这个问题上的文明共识。文明作为一种素养,甚至作为现代人追求的类似于信仰的一种境界,它首先是建立在平等、亲爱的人性基础上的。它绝不是日子过得优裕的一部分人,手上拿着一朵郁金香,用来装扮自己文明素养的贫乏,甚至,将这朵郁金香当成攻击美好人性的武器。

  将哺乳中的女人的乳房视作性器官的人,是不配用文明这个词来标榜自己文明的。要么是太不懂事,要么是一些内心阴暗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继续在充当着莫里哀笔下的答丢夫形象罢了。要知道,北京地铁这一幕,不是哺乳的女人丢了自己的脸,而是这些自以为是的“文明贵族”在丢北京的脸,丢文明社会的脸。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地铁 哺乳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