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人大重阳:通过G20 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卫生治理
新浪智库 | 2015年08月12日 00:15
G20 前沿知识
新浪智库 | 2015年08月07日 12:12
全球治理离不开G20 中国如何发出更强音?
新浪智库 | 2015年08月07日 11:48
G20智库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明年将任G20主席国
G20智库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明年将任G20主席国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G20国家智库论坛日前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顶级智库代表和政府官员参会,为今年底的土耳其G20峰会和明年在中国召开的G20峰会献计献策。 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在论坛上表示,中国智库近些年来相当活跃,在“一带一路”、G20领域体现出了极强的冲击力和影响力。这是中国正在主导全球进程的重要折射,是一个伟大的进程,西班牙人愿意积极参与其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卡洛斯·马格里诺斯指出,“2016年主办G20峰会,是中国首次主持全球治理顶层设计,有利于塑造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政治经济正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社会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出全球性主题的解决方案是G20机制肩负的重要使命。世界各国不仅要通力合作、互联互通,还需集智库之智,共同探索出全球增长的对策和全球治理的有效方案。对G20机制来说,智库层面常规化沟通协调网络的逐步形成,已经开始产生积极影响。这不仅有助于全球治理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各国把发展开放型经济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打破重重壁垒、增进相互往来,也必然能为各国经济持续发展与转型注入活力。陈雨露指出,中国古人曾把“平天下”作为最高理想。如今,“治天下”应当是所有国家共同的现实理想。中国与G20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这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表示,“2016年中国将挑起G20主席国的重任,于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2016年G20峰会将致力于提出开放型的政策理念和主张,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提高G20在世界经济事务当中的协调和引领作用,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突出而紧迫的问题。明年的峰会将全面落实以往峰会的成果,同时提出新的合作倡议,引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G20要带领世界,挖掘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加强国际经济金融治理,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以中国为新的起点,G20会走得更稳更远,世界经济将会更加强劲,世界人民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联合承办,旨在更好地研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论坛还启动了二十国智库中国官方网站T20china.org,并发布了G20智库2015年年度报告《为增长而合作:塑造全球经济协调体系》。报告呼吁以“大金融”引领国际货币秩序的内在升级,以大合作实现开放经济时代的内生增长,以大治理配合创新驱动浪潮的发展,构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详情]

新浪智库 | 2015年08月07日 11:15
G20需重塑国际能源治理体系
G20需重塑国际能源治理体系

  近年来,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足以重塑21世纪地缘政治形势的悄然变化。洞析能源格局变化,把握国际合作契机,将会大大推进国际能源新治理体系的形成。笔者认为,2016年G20峰会将是达成国际能源治理的重要时间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美国页岩气革命、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乌克兰危机引起的俄罗斯变局,是撬动国际能源治理体系重组的四大新变量。 尤其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中国政府出台“一带一路”规划,希望通过从政策、设施、贸易、金融、民心五大领域齐头并进,加强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从能源治理的角度看,这五大领域可以整合为金融体系、基建网络、区域治理这三个抓手,实际上就是通过能源金融、油气管网、输电走廊、能源通道、多边能源合作平台等基建与渠道,重塑造全球能源格局。 由此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能源消费量增长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持续推进,正在降低美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2014年,美国已成为能源出口国,中东需寻求新的买家,这再次加剧了能源供应格局的改变,全球能源市场重心东移向亚洲。 乌克兰危机的不断加深,美欧对俄罗斯实施金融与能源制裁正在持续,俄罗斯财政雪上加霜,能源产量受挫,能源项目面临困境,俄罗斯逐步将能源发展中心转移向亚洲。由此看,世界新能源格局重心东移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然而,中亚、俄罗斯和亚太等国家的能源金融制度并不完善,在油气贸易本币结算、能源定价上都缺乏话语权。这就需要从能源资源投资、全球能源定价、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重新建立成熟的能源金融体系,把能源上中下游领域的能源开发中心、加工炼化中心和市场中心整合在一起,塑造符合新兴经济体未来的能源金融体系。 建立能源金融体系的最终目标是要透过透明度高、具竞争力和监管有效的全球能源市场,共同维持能源市场稳定,而这样的体系和市场需要能源合作和完善能源治理原则等来支持。 以欧洲为例,欧盟28个成员国加上土耳其有一个很统一的能源贸易体系,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都有一个强大的由市场化形成的组织结构,几乎是统一的能源市场。以欧洲的典型经验,欧洲是一个能源对外来依赖很大的地区,但是它解决的比较成功,虽然没有美国好,但是它还是比较成功的。 反观亚洲,亚洲的能源市场现在是四分五裂的,东北亚几个国家还未形成统一的能源市场,即便在东盟或者中印,都无法形成统一市场。面对亚洲庞大的能源需求,一个杂乱无章的竞争态势,是亚洲能源价格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也是各国需要合作的原因。 当然,亚洲能源金融体系的重组,不可能单方面完成。需要非亚洲区域的大国合作与协调,也需要国际能源署、国际能源宪章等国际组织的支持。新兴国际需要有一个表达利益诉求平台,而发达国家需要保持在能源市场上的基本利益,国际市场则需要维持一个自由竞争的规则。这些复杂的悖论都是G20领导人需要讨论的触碰点,也是重塑造国际能源新治理体系的重要契机。(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详情]

新浪智库 | 2015年08月07日 10:22
王文:G20需重塑国际能源治理体系
新浪智库 | 2015年08月05日 16:45
G20智库论坛开幕:中国主持全球治理顶层设计
新浪智库 | 2015年08月03日 16:12
专访G20专家约翰·科顿:期待中国办一届绿色的G20峰会
国际在线 | 2015年08月01日 22:12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发表《共同声明》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发表《共同声明》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雪)8月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进行到第三天,也是最重要环节:讨论并制定G20智库共同声明。经过中外专家激烈讨论,最后就声明内容达成一致。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共同声明》共有19条,涉及到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贸易自由、全球金融治理模式改革、就业问题等诸多领域,并制定G20智库未来研究方向,为2015 年土耳其安塔利亚G20 峰会及2016 年中国G20 峰会建言献策。 《共同声明》具体内容如下: 1.我们,来自二十国集团成员的智库专家于2015 年7 月30 日至8 月1 日在北京召开“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 智库论坛(2015)”。在2013 年第一届G20 智库论坛以及2014 年第二届G20 智库论坛通过的共同声明基础上,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智库合作支持2015 年土耳其安塔利亚G20 峰会及2016 年中国G20 峰会。我们将努力推进“包容性、可执行与投资驱动的增长”以及上届峰会成果基础上的优先事项。 2.全球经济处在复苏之中,但复苏之路并不平坦,且步履缓慢,其可持续性仍不确定。我们相信,研究并推动G20 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关注并防范政策效果的负面外溢,将有助于促进全球可持续增长并提高福祉、创造高质量就业。我们愿意为实现“到2018 年前使G20 整体GDP 额外增长2% 以上”的目标而加强研究合作,并促进《布里斯班行动计划》得以落实。 3.我们注意到G20高度关注失业问题。G20成员方促进就业的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我们打算就国际人力资源合作、青年就业、男女就业平等、提高就业质量以及劳动力跨国流动等课题加强合作。 4.随着开放型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我们认识到全球共同未来与命运的概念,我们相信,贸易自由与便利化能够支持全球经济增长。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认为多边主义是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首要渠道。 5.我们将研究具体做法,以确保双边、区域和诸边贸易协定互相补充,透明并为更强劲的多边贸易体系作出贡献。发展中国家应当有机会更深入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当中。我们将促进贸易及相关规则的协调性。我们将探索如何提高G20在以全面、系统性的方式推进合作中的作用,并包括环保商品和服务的自由化,促进强劲、可持续、包容性的增长。 6.我们将继续通过研究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模式改革,改进国际货币体系,包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们期待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朝着减少系统性风险、改善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状况以及提高衍生品市场安全性的方向发展。我们愿意就建设一个更强劲、更抗风险的金融体系以及减少银行与非银行之间的风险传导渠道加强智库间的研究合作。 7.我们希望就货币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改进国际经济治理加强研究。 8.基础设施投资是全球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我们愿意就2014 年G20 布里斯班峰会发布的《全球基础设施倡议》加强研究,并支持G20在这一领域的努力。 9.我们愿意在投融资领域对先进经验和示范性做法加强案例研究(包括公私合营模式),积极推广并优化高质量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我们愿意为建立相关数据库以及改善项目信息渠道而努力。我们愿意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而探索智库界与国际开发机构之间的合作方式。 10.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和绿色增长的基础。开放型经济时代,创新精神需要向全球推广。通过创新和国际合作,任何国家都将实现差异化增长。我们愿意为改善全球创新环境和创新基础设施而努力合作。我们也愿意就促进创业和创新,包括降低新建企业的准入门槛、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而开展政策研究。 11.我们注意到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气候变化以及一些突发性国际公共事务,如埃博拉疫情,将持续影响全球经济。为此,我们希望强化研究,以增强G20应对多元化挑战的能力,以负责任和开放的态度,完善G20作为“全球指导委员会”的领导角色。 12.G20 综合增长目标需要整体性的政策框架支撑。因此,我们愿意就如何建立全球经济协调体系(Glob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System)开展研究合作。 13.一个有力的G20机制对于加强全球治理至关重要。G20需要朝着建立解决国际社会系统性问题合作框架的方向前进。 14.需要加强对以下问题的研究; a) 强化智库、民间组织、政府间组织和G20相关机构的作用; b) 推进关于G20的公共外交; c) G20议程调整和完善的政策选项; 15.各国国内和国家之间收入与机会不平等是重要关切。此外,贫困、老龄化、跨境有组织犯罪和反腐败等社会议题在G20议程中的重要性日渐上升,需要加强研究合作。 16.我们认为,G20需要更多的关注中东、非洲和中亚等地区特殊的发展挑战和机遇。 17.我们愿意在如何执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促进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G20角色等两个方面加强合作研究。 18.我们了解到,环境在全球议程中已成为优先议题,包括“生态文明”的倡议。生态文明倡议认为,全球生态环境是统一体。这要求全球治理必须强调从生产到消费的经济联系。生态文明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需要聚焦低碳创新、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19.一个强有力的全球治理体系需要一个有活力的智库网络作为支撑。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人员访问交流、建立研究项目库、合作开发数据库、建立常规化的会议和信息共享体系等方式推进全球智库合作网络的建设。深化各个层面的国际智库协调机制,将有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我们鼓励智库应更多介入G20的影响力、执行力和相关事务。(原标题: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发表《共同声明》)[详情]

国际在线 | 2015年08月01日 11:52
时殷弘:G20应高度重视和西方国家合作
时殷弘:G20应高度重视和西方国家合作

   时殷弘 国际在线(记者 李雪)7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举行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理论上G20的代表性非常强大,是一个非常好的国际组织,对于全球管理以及国际的金融稳定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事实上,G20的机构出现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期待。 他指出:“G20是高度开放性的组织,是一个咨询级机构,各成员国立场不同、有不同的意见、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全球的金融、、贸易问题等问题非常复杂,通常来讲很难形成一致的意见。比如说如何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很难达成一致。”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G20提供了推动主要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机会。在这种合作中,各国可以从共同利益出发协调一致以共同应对挑战。G20国家需要进一步协调,特别是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协调、美国和欧洲的协调。双方都应该拿出合作精神来防止这个世界滑落到某种危险的状态。” 时殷弘教授认为,G20应该高度重视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在这方面,我们要推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出台一些影响世界的机制。G20需要更广泛的代表性,应该注意到讨论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国际治理和核不扩散方面的问题。同时,应该更多的注意国际金融改革。” 此外,他认为,要让企业能够参与到G20机制建设中来,“这对于中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 (原标题:时殷弘:G20应高度重视和西方国家合作)[详情]

国际在线 | 2015年07月31日 17:55
人大重阳:通过G20 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卫生治理
人大重阳:通过G20 国际合作加强全球卫生治理

  全球卫生治理在全球治理中是一个较新的领域, 其重要性正在逐渐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去年埃博拉疫情爆发引发全球危机之后,全球卫生治理开始受到更多关注与重视。2014 年G20布里斯班峰会就针对埃博拉疫情发布了领导人宣言。除了表示对疫情的关切并积极进行国际合作遏制疫情蔓延以外,这份宣言也提到危机爆发说明了强调此类长期系统性问题的紧迫性,还有国际社会在应对会使全球经济受到影响的传染性疾病时存在能力上的欠缺和准备不足。 全球卫生治理面临很多问题和挑战。但是最大的一个问题,正如比尔• 盖茨所说的那样,不是系统无法良好运转,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什么系统。首先,全球卫生治理缺少有力的领导者。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一定意义上承担着在类似疾病危机来临时的领导协调作用,但它把自己定义为一个技术机构,主要责任还是归到各国政府,显然是无力承担领导者作用的表现。全球卫生治理还缺少真正能够起到实际约束作用的规则、规定和规范,因此在像埃博拉疫情这样的危机发生时解决问题效率较低,难以进行统筹。另外,全球卫生治理还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治理能力不同,这都会导致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平等。但是金融不稳定、全球变暖等全球性问题会使这种不平等加剧。 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意识到只有通过国际合作才能真正达到全球卫生治理的效果,G20 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牛津大学全球经济治理项目的一份报告中就提到G20 可以采取三类行动保证全球金融危机不会危及脆弱的卫生系统,一是继续对全球卫生优先考虑的问题和卫生系统进行双边支持;二是对一些抵御疫情危机能力较差的国家进行医疗方面的更好的支持;三是支持国际组织在应对危机时能够成为主要的稳定力量。G20 如果想在这个方面上进一步有所作为,无疑需要较强的助推力才能实现。 人大重阳认为,中国在主办2016 年G20 峰会时可以考虑针对全球卫生问题提出相关议题或进行相关的会议等,这有可能成为中国为全球治理做出贡献的一个新的支点。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吉姆• 奥尼尔(Jim O’Neill) 在提交给人大重阳的G20 峰会议题建议中就谈到他近期在进行的抗菌素耐药性(Antimicrobial Resistance)方面的研究。中国在带来巨大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可以有一定的社会目标,此类医疗卫生方面的问题不带有过多的政治性,又能使中国有机会参与到领导全球抵御疾病威胁的行动中。所以,如果说全球卫生治理是G20 转型成为综合性的全球治理机制过程中的突破点也不无道理,中国应当把握其中的机遇。(陈曦)[详情]

G20 前沿知识
G20 前沿知识

  G20粮食安全和营养框架(G20 Food Security and Nutrition Framework) 粮食安全和营养框架是G20国家建立一个长期、综合、持续的“粮食体系”的框架基础。该框架指出,粮食安全和营养是深入涉及到G20国家以及低收入国家(Low Income Countries,LICs)的全球性问题,因而要求G20国家在低收入国家层面以及全球层面都采取有力的行动。有鉴于此,该框架力图将粮食安全与营养工作与G20核心议程加以整合,从而对G20国家的相关活动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该框架提出了三大优先目标:第一,增加对粮食体系的责任投资(Responsible Investment);第二,提高粮食体系内人群的收入及就业质量;第三,推动粮食生产力的可持续增长,增加粮食供给。 2013年《G20 圣彼得堡峰会共同宣言》中各国领导人宣布:“我们意识到提高农业生产力、投资和贸易的重要性,以增强全球粮食系统,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并认可“粮食安全和营养在我们的议程中处于最优先的地位”。根据圣彼得堡领导人峰会的要求,2014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与其他国际机构一同协力起草了《粮食安全和营养相关的经济合作与就业机遇报告》。在此基础上,2014 年布里斯班领导人峰会正式建立粮食安全和营养框架,并提出:“‘G20 粮食安全和营养框架’将通过增加对粮食系统的投资、提高生产力扩大粮食供给,增加收入和高质量就业,促进增长。”2015年5月8日,G20农业部长会议也讨论了如何落实粮食安全和营养框架,构建可持续的粮食系统,以加强环球粮食安全及营养。 人大重阳认为,在G20粮食安全与营养框架指导下,G20国家通过投资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把自耕农纳入到市场体系中,不仅能改善粮食安全,抵御粮食价格波动,还能通过乘数效应提升农业部门的收入并增加就业。此外,农业产业结构的改革更将促进广泛意义上的增长与发展。因此,粮食安全和营养框架及其相关举措必将成为G20农业与健康领域的重要基础。 《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的关键要素》(《Key Attributes of EffectiveResolution Regimes fo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Systemat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e,SIFI)“大而不能倒”的问题,以及政府为防范系统性风险采取措施对其施救后导致的道德风险问题,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在2009年G20伦敦峰会上,二十国领导人一致认为,应加强各国在危机预防、管理和处置等方面的合作,重新评估各自的破产法和处置机制,以创造一个针对大型跨境金融机构破产处置的、新的特殊处置机制。 金融稳定理事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FSB)在G20的授权下提出制定稳健且可代替政府救市的“恢复与处置计划”(Recovery and Resolution Regime),该计划也被称为金融机构的“生前遗嘱”(Living Wills),是指金融机构定期向监管部门递交计划书,明确其发生危机时可以采取的恢复措施和有序处置措施,促使有问题的金融机构能够平稳、有序退出市场,防止其倒闭对金融稳定造成破坏性影响,以及避免让纳税人承担损失风险。 2011年11月,G20戛纳峰会通过了金融稳定理事会出台的《金融机构有效处置机制的关键要素》,作为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新的国际标准。其中规定了所有国内处置机制均应具有的职责、手段和权力。2014年10月,金融稳定理事会发布修订后的《关键要素》,进一步明确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实施指导,和支持跨境金融机构有效处置的信息共享安排。针对此计划,各国监管机构还制定了更具体的要求和时间表。 人大重阳认为,该政策报告的出台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中的一项重大突破,它的实施使得政府可以在危机初期就对问题机构进行提前干预,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此外,不能忽视小型金融机构对经济的影响,扩大该政策的实施范围有利于进一步保障金融行业的稳定。(前沿知识整理:刘仰知、郑妍)[详情]

全球治理离不开G20 中国如何发出更强音?
全球治理离不开G20 中国如何发出更强音?

  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战略旨在与沿线国家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共同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在G20框架下,中国的“一带一路”怎样更好地推行与结合,会拥有怎样的发展机遇成为人们关心的问题。 7月30日,《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2015)》开幕式在北京举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先生在致辞时表示,“G20作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平台,承担着全面筹划和付诸实施的重大责任。” G20框架下,中国的机遇与发展 “G20跟我国的‘一带一路’有着非常多的共同目标,而且G20和‘一带一路’涉及到的国家有重合部分。G20跟‘一带一路’的共同之处还在于‘一带一路’是一个长远的、全方位的合作发展计划,是涉及到人类未来图景的发展框架;G20是一个正在从危机应对向全球治理转型的框架,从这个方面着眼,两个框架是有共同点的。”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不过区别之处在于‘一带一路’是以亚欧大陆为中心的图景规划,G20则是一个全球治理的框架,二者拥有不同的机制,不同的侧重点。就目前来讲,G20主要还是偏重于金融和宏观经济的治理,而且相对金融方面更偏重宏观经济。但是,G20确确实实也正在朝着全球经济综合治理的机制转型。这样一来,G20跟‘一带一路’将来会有非常多的结合点。”贾晋京告诉记者。 杨洁勉在开幕式上表示,尽管面临着重要的挑战和困难,G20还是在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有序推进方面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就G20会促进中国哪些合作的问题,贾晋京给出了解答,他认为中国在G20机制当中更深入地参与了全球金融的治理,尤其是全球金融市场方面的治理。对中国而言,G20是中国第一次参与我们所讲的“全球顶层设计”。G20是全球顶层设计机制,这个对中国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将来,我们希望G20能够制定越来越多的,让中国与全球经济共同成长的一些议程,就像2014年G20通过并设立的全球基础设施中心那样。 此外,贾晋京还指出,实际上,国际格局和国际规则的演化是在发达国家跟以前传统意义上的发展中国家共同作用下发生的。建立更多的全球基础设施,并以这样较坚实的基础来引领可持续的增长,这些事情都是中国能够做到的。 “目前来讲,G20在经济方面采取的合作包括G20的金融合作以及促进开放型经济的合作,即国际贸易,反对贸易保护主义这样的合作。因为G20属于各国国内事务的协调机制,所以它能够推动将来贸易的便利化、投资的便利化。从本质上来说,G20对跨境资金流动的框架也有推动作用。”贾晋京对记者说道。 日益显现的中国力量 目前,世界仍然处于深度调整时期,存在着低增长和低通胀的问题。高失业率和高债务等风险依旧挥之不去。 据了解,金融危机以来,即2008年之后,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经济增长量的45%。并且最近5年,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经济增长量的一半以上。 “中国现在的角色非常重要。换言之,任何的全球经济增长、新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增长均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使各国能够在全球经济增长、开放型经济的条件下共享成果。”贾晋京告诉记者。 随着全球各国开放型经济的程度越来越高,全球经济微观一体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更高层次,更加深入的合作框架和机制显得更为重要。 贾晋京指出,从社会的角度出发,要思考如何建构一个更具包容性,互惠性的社会,如何使各阶层都能够共享发展成果。金融危机以后,西方国家实际上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虽然恢复了经济增长成果,富裕人群的收入得到增长,但普通民众的获利却不大,这就是不可取的。这些状况都需要中国来改变。 西班牙前首相何塞·路易斯·萨帕特罗先生在开幕式演讲时表示,中国成为轮值主席国在明年主持G20峰会这样的机会是非常好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改变了世界。 现在,国际社会面临着许多风险与挑战。希腊债务危机等事件都影响着全球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还面临着全球性通缩等系统性风险。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将来会有何种表现让人十分期待。 “未来5年,中国将迎来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即转型成为全球经济核心国家。中国会成为核心国家是自然的发展趋势,并不是有什么规则规定中国能成为核心国家。经济是动态的,它是自然而然围绕中心开展的,中国会成为这样一个核心国家,也是由中国贸易量最大等一系列事实决定的。全球秩序当中也需要这样做来适应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结构。”贾晋京对记者说道。 另外,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在开幕式上表示,“中国是G20机制的积极建设者,也是受益者。中国将在2016年挑起主席国的重担,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贾晋京也指出,现在全世界的目光都在聚焦中国。他认为,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过去全球经济靠美国来引领,但是美国去年GDP为负增长,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很多问题。现在全世界希望中国引领大家往前走,中国也需要设计和引导大家怎么往前走,往哪儿走,这是全世界对中国的期待。[详情]

G20智库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明年将任G20主席国
G20智库论坛在京举办 中国明年将任G20主席国

   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G20国家智库论坛日前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等20多个国家的顶级智库代表和政府官员参会,为今年底的土耳其G20峰会和明年在中国召开的G20峰会献计献策。 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在论坛上表示,中国智库近些年来相当活跃,在“一带一路”、G20领域体现出了极强的冲击力和影响力。这是中国正在主导全球进程的重要折射,是一个伟大的进程,西班牙人愿意积极参与其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卡洛斯·马格里诺斯指出,“2016年主办G20峰会,是中国首次主持全球治理顶层设计,有利于塑造中国的全球影响力”。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致辞中表示,世界政治经济正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社会面临着许多全球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提出全球性主题的解决方案是G20机制肩负的重要使命。世界各国不仅要通力合作、互联互通,还需集智库之智,共同探索出全球增长的对策和全球治理的有效方案。对G20机制来说,智库层面常规化沟通协调网络的逐步形成,已经开始产生积极影响。这不仅有助于全球治理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各国把发展开放型经济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打破重重壁垒、增进相互往来,也必然能为各国经济持续发展与转型注入活力。陈雨露指出,中国古人曾把“平天下”作为最高理想。如今,“治天下”应当是所有国家共同的现实理想。中国与G20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这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迈出的重要一步。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表示,“2016年中国将挑起G20主席国的重任,于中国和世界而言,都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2016年G20峰会将致力于提出开放型的政策理念和主张,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提高G20在世界经济事务当中的协调和引领作用,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突出而紧迫的问题。明年的峰会将全面落实以往峰会的成果,同时提出新的合作倡议,引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G20要带领世界,挖掘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加强国际经济金融治理,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以中国为新的起点,G20会走得更稳更远,世界经济将会更加强劲,世界人民的生活也将更加美好。 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联合承办,旨在更好地研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论坛还启动了二十国智库中国官方网站T20china.org,并发布了G20智库2015年年度报告《为增长而合作:塑造全球经济协调体系》。报告呼吁以“大金融”引领国际货币秩序的内在升级,以大合作实现开放经济时代的内生增长,以大治理配合创新驱动浪潮的发展,构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详情]

G20需重塑国际能源治理体系
G20需重塑国际能源治理体系

  近年来,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足以重塑21世纪地缘政治形势的悄然变化。洞析能源格局变化,把握国际合作契机,将会大大推进国际能源新治理体系的形成。笔者认为,2016年G20峰会将是达成国际能源治理的重要时间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美国页岩气革命、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乌克兰危机引起的俄罗斯变局,是撬动国际能源治理体系重组的四大新变量。 尤其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中国政府出台“一带一路”规划,希望通过从政策、设施、贸易、金融、民心五大领域齐头并进,加强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从能源治理的角度看,这五大领域可以整合为金融体系、基建网络、区域治理这三个抓手,实际上就是通过能源金融、油气管网、输电走廊、能源通道、多边能源合作平台等基建与渠道,重塑造全球能源格局。 由此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能源消费量增长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持续推进,正在降低美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2014年,美国已成为能源出口国,中东需寻求新的买家,这再次加剧了能源供应格局的改变,全球能源市场重心东移向亚洲。 乌克兰危机的不断加深,美欧对俄罗斯实施金融与能源制裁正在持续,俄罗斯财政雪上加霜,能源产量受挫,能源项目面临困境,俄罗斯逐步将能源发展中心转移向亚洲。由此看,世界新能源格局重心东移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然而,中亚、俄罗斯和亚太等国家的能源金融制度并不完善,在油气贸易本币结算、能源定价上都缺乏话语权。这就需要从能源资源投资、全球能源定价、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重新建立成熟的能源金融体系,把能源上中下游领域的能源开发中心、加工炼化中心和市场中心整合在一起,塑造符合新兴经济体未来的能源金融体系。 建立能源金融体系的最终目标是要透过透明度高、具竞争力和监管有效的全球能源市场,共同维持能源市场稳定,而这样的体系和市场需要能源合作和完善能源治理原则等来支持。 以欧洲为例,欧盟28个成员国加上土耳其有一个很统一的能源贸易体系,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都有一个强大的由市场化形成的组织结构,几乎是统一的能源市场。以欧洲的典型经验,欧洲是一个能源对外来依赖很大的地区,但是它解决的比较成功,虽然没有美国好,但是它还是比较成功的。 反观亚洲,亚洲的能源市场现在是四分五裂的,东北亚几个国家还未形成统一的能源市场,即便在东盟或者中印,都无法形成统一市场。面对亚洲庞大的能源需求,一个杂乱无章的竞争态势,是亚洲能源价格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也是各国需要合作的原因。 当然,亚洲能源金融体系的重组,不可能单方面完成。需要非亚洲区域的大国合作与协调,也需要国际能源署、国际能源宪章等国际组织的支持。新兴国际需要有一个表达利益诉求平台,而发达国家需要保持在能源市场上的基本利益,国际市场则需要维持一个自由竞争的规则。这些复杂的悖论都是G20领导人需要讨论的触碰点,也是重塑造国际能源新治理体系的重要契机。(作者王文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详情]

王文:G20需重塑国际能源治理体系
王文:G20需重塑国际能源治理体系

  近年来,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足以重塑21世纪地缘政治形势的悄然变化。洞析能源格局变化,把握国际合作契机,将会大大推进国际能源新治理体系的形成。笔者认为,2016年G20峰会将是达成国际能源治理的重要时间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美国页岩气革命、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乌克兰危机引起的俄罗斯变局,是撬动国际能源治理体系重组的四大新变量。 近年来,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足以重塑21世纪地缘政治形势的悄然变化。洞析能源格局变化,把握国际合作契机,将会大大推进国际能源新治理体系的形成。笔者认为,2016年G20峰会将是达成国际能源治理的重要时间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美国页岩气革命、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以及乌克兰危机引起的俄罗斯变局,是撬动国际能源治理体系重组的四大新变量。 尤其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3月中国政府出台“一带一路”规划,希望通过从政策、设施、贸易、金融、民心五大领域齐头并进,加强欧亚大陆的互联互通,推动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可持续发展。从能源治理的角度看,这五大领域可以整合为金融体系、基建网络、区域治理这三个抓手,实际上就是通过能源金融、油气管网、输电走廊、能源通道、多边能源合作平台等基建与渠道,重塑造全球能源格局。 由此看,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新兴经济体,正在成为世界能源消费量增长的主要来源。与此同时,美国页岩气革命的持续推进,正在降低美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2014年,美国已成为能源出口国,中东需寻求新的买家,这再次加剧了能源供应格局的改变,全球能源市场重心东移向亚洲。 乌克兰危机的不断加深,美欧对俄罗斯实施金融与能源制裁正在持续,俄罗斯财政雪上加霜,能源产量受挫,能源项目面临困境,俄罗斯逐步将能源发展中心转移向亚洲。由此看,世界新能源格局重心东移的趋势已越来越明显。 然而,中亚、俄罗斯和亚太等国家的能源金融制度并不完善,在油气贸易本币结算、能源定价上都缺乏话语权。这就需要从能源资源投资、全球能源定价、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重新建立成熟的能源金融体系,把能源上中下游领域的能源开发中心、加工炼化中心和市场中心整合在一起,塑造符合新兴经济体未来的能源金融体系。 建立能源金融体系的最终目标是要透过透明度高、具竞争力和监管有效的全球能源市场,共同维持能源市场稳定,而这样的体系和市场需要能源合作和完善能源治理原则等来支持。 以欧洲为例,欧盟28个成员国加上土耳其有一个很统一的能源贸易体系,无论是石油还是天然气,都有一个强大的由市场化形成的组织结构,几乎是统一的能源市场。以欧洲的典型经验,欧洲是一个能源对外来依赖很大的地区,但是它解决的比较成功,虽然没有美国好,但是它还是比较成功的。 反观亚洲,亚洲的能源市场现在是四分五裂的,东北亚几个国家还未形成统一的能源市场,即便在东盟或者中印,都无法形成统一市场。面对亚洲庞大的能源需求,一个杂乱无章的竞争态势,是亚洲能源价格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个根本性的原因,也是各国需要合作的原因。 当然,亚洲能源金融体系的重组,不可能单方面完成。需要非亚洲区域的大国合作与协调,也需要国际能源署、国际能源宪章等国际组织的支持。新兴国际需要有一个表达利益诉求平台,而发达国家需要保持在能源市场上的基本利益,国际市场则需要维持一个自由竞争的规则。这些复杂的悖论都是G20领导人需要讨论的触碰点,也是重塑造国际能源新治理体系的重要契机。[详情]

G20智库论坛开幕:中国主持全球治理顶层设计
G20智库论坛开幕:中国主持全球治理顶层设计

  2015年7月30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G20国家智库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全球最重要20个大国顶级智库代表、部分政要及500多位听众参会,为今年年底的土耳其G20峰会和2016年即将在中国召开G20峰会献计献策。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三届G20智库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联合具体承办,目标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6年主办G20峰会,是中国首次主持全球治理顶层设计。”连续三届参加G20智库论坛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卡洛斯·马格里诺斯告诉记者。这位本国史上第一位兼任中国智库高级研究员的阿根廷人还说:“智库为塑造中国的全球影响力立下汗马功劳。” 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在开幕式中表示,中国智库近些年来相当活跃,在“一带一路”、G20领域体现出了极强的冲击力和影响力。这是中国正在主导全球进程的重要折射。这是一个伟大的进程,西班牙人愿意积极参与。 在开幕式上,与会者普遍认为,本届G20智库论坛是中国公开筹备2016年G20峰会的起点。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开幕式上表示:“作为中国古人曾把‘平天下’作为最高的理想,如今我们认为‘治天下’应当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理想。中国与G20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这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迈出的一大步。”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表示,“作为首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平等决策的国际经济合作机制,G20的发展壮大是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积极进展。……中国是G20机制的积极建设者,也是受益者。中国将在2016年挑起主席国的重担,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G20智库2015年年度报告——《为增长而合作:塑造全球经济协调体系》。报告指出:“中国是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的主席国。当前,如何带领全球经济走出金融危机后持续多年的低增长泥潭,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是G20面临的首要课题。”。 目前,诸多全球性的新机遇正在涌现,为全球经济真正走出危机带来希望,而中国与G20其它成员国需要为迎接全球化新机遇做出了努力——以“大金融”引领国际货币秩序的内在升级,以大合作实现开放经济时代的内生增长,以大治理配合创新驱动浪潮的内涵发展,进而构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 报告强调说,2016年中国G20峰会应提出截止到2021年的五年期量化目标。作为长期愿景,还可考虑提出“G20中长期发展愿景(2030)”和“G20长期发展愿景(2050)”。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二十国智库中国官方网站T20china.org启动仪式,网站的建立将进一步通过加强智库合作为2015年土耳其G20峰会及2016年中国G20峰会献计献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G20机制,并推进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不断取得进步。 网站的运营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全球唯一连续承办了三届G20智库论坛(T20)的智库。T20是G20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外围影响力机制之一,除此之外,还有B20(20国商业论坛)、Y20(20国青年论坛)和W20(20国妇女论坛)等。论坛闭幕式还将通过第三届G20智库共同声明。[详情]

专访G20专家约翰·科顿:期待中国办一届绿色的G20峰会
专访G20专家约翰·科顿:期待中国办一届绿色的G20峰会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杨欢):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8月1日在京闭幕。论坛举办期间,国际在线记者专访了参会嘉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G20研究项目联席主任、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约翰·科顿(John Kirton)。科顿教授认为,G20作为一个促进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治理挑战的平台,其价值依然存在,而中国正在其中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领导作用。以下是文字采访实录: 不要给G20的议程设置定框框 记者:不少观点认为,20国集团(G20)已经偏离了最初的议程——经济合作,变得越来越政治化。比如在2014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召开的G20峰会上,乌克兰危机和俄罗斯制裁问题“喧宾夺主”。G20到底该如何制定议程?现阶段,G20应该关注哪些议题呢? 科顿:迄今为止,G20已经举办了9届峰会,涵盖的议题十分广泛,包括经济增长、贸易、发展、国际金融体系改革、能源、气候变化、腐败等等。而每一届峰会都多少带有主办国的“私心”,比如,今年峰会的主办国土耳其就准备在议题中增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容。不可否认,一些大国希望让峰会按照他们的意志进行,主导议题也是他们关心的问题,但不能断然否认这种讨论的意义。比如2013年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的G20峰会,普京和奥巴马就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问题达成一致,之后联合国也通过了销毁叙利亚化武的决议,阻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极端分子手中。这应该算是G20在全球治理方面的一个进步。 G20的议程设置应该随着世界局势和人类关切的变化而变化。它的价值在于,创造了一个各国沟通协作、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开放的平台。 记者:G20容纳的议题很多,议程设置框架比较松散化。有观点认为,G20应该缩小议题范围,专注于某几个领域,而不是面面俱到。您怎么看待以上观点? 科顿:我觉得让G20退回到经济合作论坛这个原点是错误的,因为很多全球性问题都是相互关联的。举个例子,2009年在美国匹兹堡召开的G20峰会上讨论了停止补贴化石燃料的问题。这表面上是一个能源问题,但其实也和经济甚至反腐息息相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曾经预测,如果削减20%的温室气体排放,全世界就可以节省5.3万亿美元。这意味着上百万贫困人口能够得到救助,也意味着腐败被消除,不平等现象的减少。所以,停止补贴化石燃料所产生的积极的连锁效应,是不可估量的。 智库有助于加强G20的执行力 记者:每一届G20峰会做出的承诺很多,但是执行力似乎不够。如何让G20这样一个非正式的论坛变得更具约束力和执行力? 科顿:说到执行力,最关键的是要看各国是否愿意遵守这些承诺。我们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研究了过去几年G20峰会上领导人做出的承诺以及承诺履行的情况。总体来看,结果不尽如人意,很多承诺仍然停留在口头或者笔头上,没有真正地落实。推动G20的执行力,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这方面,智库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记者:G20应该扩员吸收更多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欠发达国家吗? 科顿:我认为不应该。G20成员的选择有着十分严格的标准,必须是国际上“重要”的国家。这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国家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通俗点说就是有实力;二是国家与国际社会的依存度和关联度,当其他国家出现危机的时候,G20的成员必须能够施加援手。如果成员国太多,必然会影响议题的讨论和执行,最后变成一个大家亮亮相就走人的空谈会。 中国在G20中的领导力愈加突出 记者:您如何评价中国在G20中发挥的作用?除了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中国还能为G20做些什么? 科顿: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上正在发挥着越来越显著的领导作用。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共同签署了《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第一次同意制定一份减少碳排放的时间表,意味着中国承担起更大的全球责任。 同样,在能源问题上,中国也可以做的更多。在中美两国的倡导下,2014年澳大利亚举办的G20峰会核准了《G20能源合作原则》,旨在建立一个全球性的能源市场监管机制。这是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在国际能源治理领域迈出的重要一步。 记者:明年在中国举办的G20峰会您期待看到哪些议题呢? 科顿: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问题,我想应该成为2016年峰会的重点。就像下届峰会的主办地杭州一样,希望2016年中国把G20峰会办成一届“绿色的峰会”。很多相关的问题都可以讨论,比如绿色金融、绿色贸易自由化规则、致力于绿色增长的IMF改革。当然还有和中国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健康保障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都可以成为G20峰会的议题。 (原标题:专访G20专家约翰·科顿:期待中国办一届绿色的G20峰会)[详情]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发表《共同声明》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发表《共同声明》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雪)8月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进行到第三天,也是最重要环节:讨论并制定G20智库共同声明。经过中外专家激烈讨论,最后就声明内容达成一致。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共同声明》共有19条,涉及到促进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贸易自由、全球金融治理模式改革、就业问题等诸多领域,并制定G20智库未来研究方向,为2015 年土耳其安塔利亚G20 峰会及2016 年中国G20 峰会建言献策。 《共同声明》具体内容如下: 1.我们,来自二十国集团成员的智库专家于2015 年7 月30 日至8 月1 日在北京召开“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 智库论坛(2015)”。在2013 年第一届G20 智库论坛以及2014 年第二届G20 智库论坛通过的共同声明基础上,我们探讨了如何通过智库合作支持2015 年土耳其安塔利亚G20 峰会及2016 年中国G20 峰会。我们将努力推进“包容性、可执行与投资驱动的增长”以及上届峰会成果基础上的优先事项。 2.全球经济处在复苏之中,但复苏之路并不平坦,且步履缓慢,其可持续性仍不确定。我们相信,研究并推动G20 宏观经济政策的相互协调、关注并防范政策效果的负面外溢,将有助于促进全球可持续增长并提高福祉、创造高质量就业。我们愿意为实现“到2018 年前使G20 整体GDP 额外增长2% 以上”的目标而加强研究合作,并促进《布里斯班行动计划》得以落实。 3.我们注意到G20高度关注失业问题。G20成员方促进就业的经验值得进一步研究。我们打算就国际人力资源合作、青年就业、男女就业平等、提高就业质量以及劳动力跨国流动等课题加强合作。 4.随着开放型全球经济的发展,世界经济日益相互依赖。我们认识到全球共同未来与命运的概念,我们相信,贸易自由与便利化能够支持全球经济增长。我们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认为多边主义是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的首要渠道。 5.我们将研究具体做法,以确保双边、区域和诸边贸易协定互相补充,透明并为更强劲的多边贸易体系作出贡献。发展中国家应当有机会更深入地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当中。我们将促进贸易及相关规则的协调性。我们将探索如何提高G20在以全面、系统性的方式推进合作中的作用,并包括环保商品和服务的自由化,促进强劲、可持续、包容性的增长。 6.我们将继续通过研究推动全球金融治理模式改革,改进国际货币体系,包括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我们期待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朝着减少系统性风险、改善银行资本和流动性状况以及提高衍生品市场安全性的方向发展。我们愿意就建设一个更强劲、更抗风险的金融体系以及减少银行与非银行之间的风险传导渠道加强智库间的研究合作。 7.我们希望就货币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和改进国际经济治理加强研究。 8.基础设施投资是全球可持续增长的关键动力。我们愿意就2014 年G20 布里斯班峰会发布的《全球基础设施倡议》加强研究,并支持G20在这一领域的努力。 9.我们愿意在投融资领域对先进经验和示范性做法加强案例研究(包括公私合营模式),积极推广并优化高质量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我们愿意为建立相关数据库以及改善项目信息渠道而努力。我们愿意就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而探索智库界与国际开发机构之间的合作方式。 10.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和绿色增长的基础。开放型经济时代,创新精神需要向全球推广。通过创新和国际合作,任何国家都将实现差异化增长。我们愿意为改善全球创新环境和创新基础设施而努力合作。我们也愿意就促进创业和创新,包括降低新建企业的准入门槛、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而开展政策研究。 11.我们注意到国际能源市场波动、气候变化以及一些突发性国际公共事务,如埃博拉疫情,将持续影响全球经济。为此,我们希望强化研究,以增强G20应对多元化挑战的能力,以负责任和开放的态度,完善G20作为“全球指导委员会”的领导角色。 12.G20 综合增长目标需要整体性的政策框架支撑。因此,我们愿意就如何建立全球经济协调体系(Global Economic Coordination System)开展研究合作。 13.一个有力的G20机制对于加强全球治理至关重要。G20需要朝着建立解决国际社会系统性问题合作框架的方向前进。 14.需要加强对以下问题的研究; a) 强化智库、民间组织、政府间组织和G20相关机构的作用; b) 推进关于G20的公共外交; c) G20议程调整和完善的政策选项; 15.各国国内和国家之间收入与机会不平等是重要关切。此外,贫困、老龄化、跨境有组织犯罪和反腐败等社会议题在G20议程中的重要性日渐上升,需要加强研究合作。 16.我们认为,G20需要更多的关注中东、非洲和中亚等地区特殊的发展挑战和机遇。 17.我们愿意在如何执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促进全球可持续性发展的G20角色等两个方面加强合作研究。 18.我们了解到,环境在全球议程中已成为优先议题,包括“生态文明”的倡议。生态文明倡议认为,全球生态环境是统一体。这要求全球治理必须强调从生产到消费的经济联系。生态文明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题,需要聚焦低碳创新、绿色金融和可持续性的基础设施建设。 19.一个强有力的全球治理体系需要一个有活力的智库网络作为支撑。我们认为,有必要通过人员访问交流、建立研究项目库、合作开发数据库、建立常规化的会议和信息共享体系等方式推进全球智库合作网络的建设。深化各个层面的国际智库协调机制,将有助于全球治理体系的发展。我们鼓励智库应更多介入G20的影响力、执行力和相关事务。(原标题: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发表《共同声明》)[详情]

时殷弘:G20应高度重视和西方国家合作
时殷弘:G20应高度重视和西方国家合作

   时殷弘 国际在线(记者 李雪)7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举行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时殷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理论上G20的代表性非常强大,是一个非常好的国际组织,对于全球管理以及国际的金融稳定都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但是,事实上,G20的机构出现还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期待。 他指出:“G20是高度开放性的组织,是一个咨询级机构,各成员国立场不同、有不同的意见、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不一样。全球的金融、、贸易问题等问题非常复杂,通常来讲很难形成一致的意见。比如说如何解决这些复杂的问题,很难达成一致。” “但是,不能忽略的是,G20提供了推动主要发展中国家之间合作的机会。在这种合作中,各国可以从共同利益出发协调一致以共同应对挑战。G20国家需要进一步协调,特别是俄罗斯和西方国家的协调、美国和欧洲的协调。双方都应该拿出合作精神来防止这个世界滑落到某种危险的状态。” 时殷弘教授认为,G20应该高度重视和西方国家之间的合作。“在这方面,我们要推进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出台一些影响世界的机制。G20需要更广泛的代表性,应该注意到讨论的方方面面,特别是国际治理和核不扩散方面的问题。同时,应该更多的注意国际金融改革。” 此外,他认为,要让企业能够参与到G20机制建设中来,“这对于中国和世界都至关重要。” (原标题:时殷弘:G20应高度重视和西方国家合作)[详情]

前中国驻WTO大使:应该积极带动TPP融入G20峰会
前中国驻WTO大使:应该积极带动TPP融入G20峰会

   前中国驻WTO大使孙振宇 摄影:蒲俊 国际在线(记者 李雪)7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举行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上,前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前中国驻WTO大使孙振宇就国际治理问题谈了四点看法。 第一点,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要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G20对IMF的改革没有落到实处,因为美国反对。奥巴马总统想要通过实现TPA来推动TPP讨论,遭到共和党的反对。奥巴马总统和伊朗签署了核协议、和古巴恢复了外交关系,他取得了很多的成绩。G20的任务非常重要,如果它可以帮助奥巴马赢得国会支持,这将对全球治理是一个重大的贡献。 第二,G20领导人应该继续把焦点集中在多哈回合谈判上。这是一个清晰的信息,需要进一步加强这种多边合作机制。G20所有成员国应该鼓励其领导人利用更多资源来进一步保证多哈谈判的成功。要进一步促进整个谈判环节,让他们能够加强多边合作,其中包括ETA、GTA等等,这样更有利于美国政府获得支持。G20峰会也应该进一步让整个TPP融入进来,进一步促进合作的达成。 第三,来自成员国的投资非常重要,能够进一步促进GDP增长。这是G20的一项决策,但是目前缺少投资项目,在基础设施方面还有所欠缺。并且,基础设施项目无法快速得到经济收益,这样就让一些国家更加依赖政府和国际机构的支持。所以,G20杭州峰会应该进一步鼓励国际和区域金融机构来进一步在基础设施项目方面进行融资,打造良好的国际投资的环境有助于进一步鼓励国际金融机构投资。G20还要进一步拓展多边投资协议和投资机制。 第四, G20杭州峰会作为一个良好平台能够促进发展中和发达国家领导层之间的合作,以及进一步制定2015年之后的发展议程。它涉及到大量的发展中国家,G20应该进一步加强它和联合国的关系,需要敦促发展中国家来进一步承担他们国际的义务,将GDP增长的0.7%投入到整个基金使用当中。(原标题:前中国驻WTO大使:应该积极带动TPP融入G20峰会)[详情]

阿凡特谢夫:G20解决经济问题 不应受政治影响
阿凡特谢夫:G20解决经济问题 不应受政治影响

  国际在线(记者 李雪)7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的“新形势下G20 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专题讨论中,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学系主任、世界经济研究和教育中心联席主任谢尔盖?阿凡特谢夫指出:虽然全球经济有所好转,但是现在国际问题重重,情况并不乐观。 阿凡特谢夫认为,能源资本化和核能资本化绝不仅是经济和能源问题,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 “由于乌克兰问题,很多国家都对俄罗斯采取了经济制裁,G20发出的威胁信号对俄罗斯造成巨大影响。” 阿凡特谢夫强调:“我是个经济学家,不会谈政治问题,我为应该搁置政治问题、着重于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有助于缓解政治问题。现在我们有联合国安理会、欧盟安全理事会、上合组织,所有这些组织已经拿出了许多政治问题的解决方案,而G20应该解决经济问题——解决经济问题不应该受到政治的影响。”(原标题:阿凡特谢夫:G20解决经济问题 不应受政治影响)[详情]

张燕玲:“一带一路”将带动G20进入发展黄金时期
张燕玲:“一带一路”将带动G20进入发展黄金时期

   国际在线(记者 李雪)7月31日上午,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上,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女士在演讲中巧妙的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与G20在全球治理相结合,提出了二者合作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美好愿景。 2013年9月到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构想,这是一个造福人民的计划,在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和人民将会从中受益。 张燕玲女士认为,“一带一路”和G20“发展经济、减少贫困”的共同信念是一脉相承的。“可以把OBOR融入到G20中,OBOR的愿景将跨越大洲发展到全世界去。”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占全球GDP 的50%、占已探明世界能源储量的75%。她指出,资源使处在丝绸之路中心的国家有很多优势,这对于欧、亚的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 G20宣言强调了金融管理、结构改革以及经济发展,其GDP目标是在2018年实现至少2%也就是两万亿美元的增长。因此,G20面临了诸多挑战。 对此,张燕玲指出:“但如果我们找到一个方法,能够把G20的行动计划融合到一起的话,一切所遇到的投资和基础设施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问题的答案就是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这就是中国的OBOR。并且,中国是2016年G20的轮值主席国,所以,现在是一个黄金时期。”(原标题:张燕玲:“一带一路”将带动G20进入发展黄金时期)[详情]

魏本华:G20应推动国际金融改革 美国勿当绊脚石
魏本华:G20应推动国际金融改革 美国勿当绊脚石

   摄影:蒲俊 国际在线(记者 李雪)7月31日,在北京举行的举行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上,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魏本华先生就“G20如何更加高效的发挥在全球经济合作中发挥作用”这一主题发表演讲。 他指出,G20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 第一,在大金融理论框架下,从一个整体、系统和动态的视角来设计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以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共同稳定、和谐发展。 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步调不一致。比如美国的复苏领先于欧洲国家和日本,美元汇率相对坚挺,但是美联储将在不久后提高利率,这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很大的动荡。特别是造成了许多新和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并导致资本从这些国家外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G20应充分讨论美国等重要发达国家之间的宏观经济和货币政策,力争尽可能的减少他们政策的溢出效应。 第二,如何提高对基础设施的投资? 中国倡议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得到了本地区和区域外国家的热烈响应,中国还出资成立了丝路投资基金,同时,金砖国家发起的开发银行日前在上海宣告成立。这些机构是对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补充,而不是和他们竞争——即使有了这些新的机构,全球基础设施投资,特别是亚非地区和其他广大发展中国家仍面临着巨大的投资缺口。 在国际金融机构治理和改革方面,令人遗撼的是美国国会迄今不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增资和改革的一揽子方案。G20应该强烈呼吁,在当前寻求改善全球治理的时代,美国国会应顺应时代潮流,不要做改革的绊脚石,应尽快批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揽子方案。 魏本华还提出了“G20的自身治理”与“G20与非G20国家的连接”。他指出,为了提高机构效率和保持它的连续性, G20必须迅速常设秘书处——一个精干、高效的团队。此外,G20和非G20成员连接非常重要,然而,目前还没有一个机制性的安排。“今年土耳其与英联邦法语区成员CF国家对话,了解CF国家需求的做法很值得赞赏,值得G20峰会应该考虑设立一种机制安排。”(原标题:魏本华:G20应推动国际金融改革 美国勿当绊脚石)[详情]

G20将引领全球经济再增长
G20将引领全球经济再增长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研究员亚当·瑞格。 摄影:蒲俊 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摄影:蒲俊 会议现场 摄影:蒲俊 国际在线(记者 李雪)7月31日上午,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举行的“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上,14位中外专家就“G20与全球经济再增长”主题发表了见解独到且深刻的演讲。 落实“综合增长战略”、实现G20 承诺的增长目标是当前全球经济政策面临的主要课题。2015 年的G20 主办国土耳其为此提出了“三个I”的实施计划如何办好今明两年的G20 峰会,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风险、加强政策协调,需要更具创新性的框架与政策建议。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卡洛斯·马格里诺斯指出:“我们看到,在过去十五年里,有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引领全球经济经已经成为大势所趋——50%的全球GDP都是由新兴国家贡献的。现在,还有27%需要进一步开放市场。我们要做的打造开放型经济、促进经济增长。”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研究员亚当·瑞格在为G20建言献策过程中看到了更为具体的问题,他说:“我们要弥合男女之间的收入差距,若要在2025年要达到这一目标,全球GDP增长必须要达到1.6%。” 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张燕玲女士演讲的题目是“‘一带一路’宏伟构想与G20的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是一个造福人民的计划,在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和人民将会从中受益,这和G20“发展经济、减少贫困”的共同信念是一脉相承的。可以把OBOR融入到G20中,OBOR的愿景已经从跨大洲发展到全世界。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占全球GDP的50%,占世界能源储量探明的75%,这是处在丝绸之路中心的国家他们有很多技术的优势,对于欧洲的发展中国家、以及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次会议由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洁勉教授主持。来自阿根廷、印度、土耳其、澳大利亚、美国等10个国家的11位外国专家和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张燕玲、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魏本华、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何伟文参会并发表演讲。(原标题:G20将引领全球经济再增长)[详情]

G20智库论坛发布年度报告 建议构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
G20智库论坛发布年度报告 建议构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

   王文发布报告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雪)7月30日下午,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上,发布了2015年G20智库年度报告,今年的报告由重阳金融研究院和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两家单位共同编写。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博士就“为增长而合作:构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主题报告做了发言。 报告认为, G20的一个最重要目标就是要为增长而努力,尤其是2014年,G20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实现了巨大的共识和目标,那就是到2018年以前G20整体GDP要额外增长2%以上,这是一个巨大的目标。而每一个国家的增长战略都有它自己的特点,但是也有很多分歧。因此,在这个时候必须要设计出G20层面整体性的增长战略,以实现全球可持续性的经济增长目标。报告认为,可以把这个增长战略视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因为只有在这个全球经济协调体系下才能实现三个目标: 第一,实现G20整体政策效果外溢,避免G20国家政策的相互抵消; 第二,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点的涌现。 第三,使全球经济增长来自多个领域协调发展,保持可持续性。 报告称,要打造这样的体系其实并不容易,需要考虑到三种复杂性: 1、联合国层面已经有2015年后全球发展议程的新增长。 2、全球层面又有了碳减排的新要求。 3、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他们采取了减少赤字的政策承诺。 报告说,要实现全球增长目标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G20国家之间都能够协调合作,那么全球经济走上可持续性增长的健康轨道是非常有希望的。因此,报告认为,G20国家应该迎接这个全球化的新机遇,做三方面的努力: 第一,要以大金融引领国际货币持续的内在升级,最终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共同稳定和共同发展。 第二,要以大合作实现开放经济时代的内在增长,使每个国家的开放经济融合为一个全球统一的大市场。 第三,以大治理、融合创新浪潮的内涵驱动发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德国的“工业4.0”以及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为此报告建议,为了保证协调各国的增长战略,应该有四方面的机制建立。 1、应该设立执行秘书处。 2、应该建立共同的工具栏制。 3、应该设立政策效果的相互评价机制。 4、应该探索各个国家的奖惩机制。 报告认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应该像中国的五年规划那样,提出截至到2021年的五年期量化目标。如在金融与投资层面上,我们的目标可不可以是2021年全球GDP总量达到95万亿美元,全球基础设施建设基金融资能够达到6000亿美金,在劳动与就业上,我们目标可否是2021年G20整体能新创造7000万个就业岗位等等。报告认为,要建成全球经济协调体系还需要有四点: 1、维护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续存与发展,应该成为G20的根本价值观。 2、让全球创新体系成为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根本动力来源。 3、各国应该共同合作,设立国际就业市场计划,促进全球化社会的发展。 4、让绿色经济上升到全球生态文明的高度。 1 与会嘉宾合影 与会嘉宾触动“小球” (原标题:G20智库论坛发布年度报告 建议构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详情]

西班牙前首相:G20使全球合作真正成为可能
西班牙前首相:G20使全球合作真正成为可能

  G20正在推动全球新型合作。G20对于保障经济稳定性、减贫、金融稳定性、经济融合性至关重要。 G20以一系列国际协议为基础,并非一个国际机构。即便如此,它仍然吸引多国积极参与。G20国家团结了所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它代表着全世界85%的GDP,所有的政治、金融、区域一体化组织均参与其中,它的存在使全球协调合作成为可能。 摄影:杨欢 现在,经贸壁垒逐渐减少,如果能够消除信息壁垒从而使各国更加深入沟通交流,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将会更好。我们现在要进行经济发展,必须要将经济合作作为发展各国关系的主要动力。21世纪,国际社会取得的巨大发展,均将得益于我们的合作。 今年9月,气候变化大会将在巴黎举行,G20也应该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实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各国必须投入史无前例的力量、必须要有世界性的、稳定的经济目标。 构建稳定的经济环境对世界经济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G20发挥作为多边贸易机构的关键性作用。初创于2008年11月的这一机构将对解决全球问题发挥自身巨大的影响力。 为实现这一共同目标,G20做了很多工作: 第一,团结新兴国家和新兴经济体采取统一一致的行动,绘制新的发展路线图; 第二,领导各国共同面对金融危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 第三,促进了IMF管理的改革,打击贸易保护主义。 现在,G20需要采取进一步行动强化协调能力,以促进其有效性,从而回应国际金融机构所遇到的挑战。G20应该成为全球治理中心。为此,应该实现5个目标。 第一,要改变现有金融系统,必须要世界各经济体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不管是新机构还是旧机构都是如此; 第二,加强G20成员国的关系,要设立永久性的秘书长,并与联合国建立密切关系; 第三,研究如何便利推动国际贸易协议,在法律指导下建立良好的金融制度; 第四,应该把主要关注放在一些关键国际经济问题上,并协调成员国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第五,在全球治理方面,应包含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问题。 中国明年将主持G20峰会,这非常值得期待——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自己,也带动了世界经济。 2015年9月的联合国可持续经济会议以及在巴黎举行的气候变化路线图会议都将是G20发挥作用的重要机遇,G20定能不负众望。(何塞-路易斯-萨帕特罗 西班牙前首相)(原标题:西班牙前首相:G20使全球合作真正成为可能)[详情]

张军:以中国为新起点,G20会走得更稳、更远
张军:以中国为新起点,G20会走得更稳、更远

   毫无疑问,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完善全球治理,进一步提高G20在世界经济事务当中的协调和引领作用是当今世界所面临的突出而紧迫的问题。 当今的世界经济十分得复杂,也带给人们太多的疑问,太多的挑战:首先,经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世界经济在金融危机之后展示出复苏的势头和较好的前景;其次,世界经济的复苏之路仍不平坦——增长乏力、需求疲弱、政策分散,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新常态,固有的结构性问题还远未解决,新的危机和风险依然存在;第三,主要经济体之间的协调仍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全球治理的举措尚未完全到位,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平衡、可持续增长的目标仍需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 我们应该充分地肯定和赞赏G20所发挥的重要引领作用,从华盛顿到伦敦、从布里斯班到安塔利亚,作为国际经济合作重要的协调机制,G20一直在朝着恢复增长、促进贸易、扩大投资、完善治理的方向进行不断地探索,致力于打造强有力的伙伴关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2016年中国将挑起G20主席国重任。中国是G20机制的积极建设者,同时也是受益者。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国际事务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世界经济面临诸多挑战、G20处于从危机应对向危机后的长效治理机制转变的关键时期,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G20、对世界而言,2016年的G20峰会都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正因为如此,G20成员对中方主办峰会也给予了慷慨的支持并抱有非常高的期待。 目前中国政府已经开始G20峰会的全面筹备工作,有两个工作重点:第一,全力支持土耳其政府办好2015年的安塔利亚峰会,让这次峰会取得丰硕的成果;第二,中方已经开始广泛地听取G20成员、国际组织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正在对峰会的主题、议题及成果进行前期设计。 在与各方面的广泛沟通交流中,大家普通认为,2016年G20峰会应致力于提出开放型的政策理念和主张,体现出G20领导人的战略视野和政治远见,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 G20峰会应紧扣世界经济的需要,针对重大突出问题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同时,明年的峰会也应将继承与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既全面落实以往峰会的成果也提出新的合作倡议,引领世界经济的未来发展;各方面也殷切地期望,G20要带领世界——挖掘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动力、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增长、加强国际经济金融治理,进而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和合作共赢。 各方面的支持和期待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动力,同时,也带来了巨大压力。前述各问题关系到世界经济的现状与未来,事关重大,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需要中国的思考,更需要全世界的智慧和支持。 摄影:杨欢 我也愿意谈几点初步的看法。 第一,要大力推动结构性改革,创新增长模式,挖掘世界经济新的增长动力。 1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特别是恢复危机以后的增长是G20的核心任务,也是过去几届峰会的核心议题。当前,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依旧缓慢,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素十分突出,部分国家甚至可能陷入长期停滞;新兴经济体也出现整体下滑的情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次下调世界经济的增长预期,认为潜在增长能力较危机前还有较大的差距,可能出现所谓的“新平庸”。 面对复杂挑战,G20必须下定决心,创新增长模式,挖掘新的增长动力。事实已经证明,非常规和周期性的政策属于短期的需求调控,不能提高经济长期增长能力。 长远看,必须将重点转向开展符合各国实际的结构性改革,加强供给端的调整、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激发市场的活力和创造力。在这方面,目前中国以及其他一些G20国家都在开始进行新的思考和探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推动包括政策、制度、发展理念、商业模式、市场管理、科学技术等在内的大的概念上的创新。 这些创新性的举措和结构改革的措施必将有力地促进生产要素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更加有效、自由地流动,打造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G20应该在这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在创新增长方式、挖掘增长动力方面发挥更强有力的引领作用。 第二,我们要全力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增长,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这也是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历史已经反复地证明,各国经济融通则进,封闭则退。然后根据国际组织的计算,国际贸易增长已经连续多年低于世界经济的增长。就在今天早上,我们在分析世界经济形势的时候也再次显示5月份全球贸易的数据仍然低于往年的增长1.8个百分点。 国际贸易低迷阻碍着世界经济的长期活力,终将损害各方的利益。G20成员都是贸易大国,有能力也有责任担当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领军者,推动建设自由开放、普惠共赢的全球大市场。为此,我们要坚定地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同时,我们要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确保有关区域贸易安排和谈判保持开放、透明、包容的政策,最终让这些区域贸易安排融入全球贸易、多边贸易体制。我们要恪守不采取新的保护主义措施的举措的承诺,促进全球贸易投资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时,我们要大力地加强基础设施的投资,解决好制约经济增长的瓶颈问题。 第三,我们要完善世界经济金融治理体制的构架,提高治理的效益和效率。 良好的治理是世界经济增长和金融市场稳定的制度保障,G20的发展壮大历程说明,完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是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客观反映和必然结果,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共同决策代表着全球治理的必然趋势和方向。在这方面,我们要切实兑现领导人达成的共识和做出的承诺,继续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确保改革不停步,提高新兴市场和发达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 我们要加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进程,增强其资源和应对危机的能力。我们也要鼓励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的国际经济金融机构,与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既有的多边开发机构加强合作、相互促进。 我也需要指出的是,在加强全球治理方面,我们也要落实好布里斯班峰会通过的G20能源合作原则,这个能源合作原则开启了全球能源治理的新进程,我们要继续地大力向前推进,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第四,我们要大力促进包容性、联动式的发展,实现各国的合作共赢。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全球共同发展的基础,今年是国际发展年,联合国发展峰会将于9月在纽约召开,各方都期待着发展峰会的成功,也期待着G20在发展问题上做出表率。G20将发展问题置于更突出的位置,纳入到制订和实施宏观政策的各个环节中去,为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营造良条件。 我们要高度重视包容性发展,落实好2015年后的发展议政,解决好发展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不平等、不公正的问题,我们要倡导联动式发展,让处于全球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不同位置上的国家都能发挥自身的优势,共享发展机遇。 我们也要大力地促进互联互通,拉近各国之间的距离,建立更加便捷的全球贸易、能源、物流等网络,减少增长的成本。我们当然也要重视并解决好气候变化、环境保护等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各位朋友,过去七年,G20书写了国际经济合作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面向未来,G20的发展前景更加值得期待,正如习近平主席去年在布里斯班峰会上所说,中国举办G20峰会是基于为G20和世界经济做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愿望。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中国为新的起点,G20会走得更稳、更远,世界经济走得将会更加强劲,世界人民的生活我相信也将更加美好。(张军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 (原标题:张军:以中国为新起点,G20会走得更稳、更远)[详情]

陈雨露: 全球性挑战给G20平台提出更高要求
陈雨露: 全球性挑战给G20平台提出更高要求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雪)20国智库论坛在北京已经成功举办过两届,为G20机制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并且在智库层面架起了各国之间沟通与合作的桥梁,为20国集团成员国决策提出了重要的机制性的建议。通过前两次智库论坛,我们成功建立了全球首个G20智库年会机制,每年发布共同声明,凝聚与会代表的智慧和共识;并且出版了首部G20蓝皮书,为G20峰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世界政治经济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国际社会面临着许多全球性挑战,这也对G20这个重要平台提出更高要求。世界经济逐渐走出阴霾,经济增长可持续性预期在增强。然而,与此同时,其挑战仍然不可忽视,结构性矛盾和深度调整的压力依然在持续——贸易增长迟缓,年初的油价和汇率的波动引发了世界经济的震荡,各国货币政策方向性的差异也导致了诸多冲突性的政策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全球性决方案至关重要,这是G20机制所肩负的要使命。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开幕式上发言 摄影:杨欢 G20为实现增长目标需要进行真正全面有效的合作、需要改变在增长战略方面“有目标、无合作”的现状,从而构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这符合G20作为全球首要经济合作平台的定位及以合作为宗旨的要求。要想通过多方面的政策协同开展综合增长战略、努力实现中长期增长目标,离不开G20的全方位大合作经济政策框架,这正是有必要建立全球协调体系的原因。 世界各国除了应当通力合作、互联互通。构建全球协调体系,还需要集智库之智才能共同探索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进行全球治理的有效方案。对G20机制来说,智库层面上常规化沟通协调网络的逐步形成,已经开始产生积极影响。这不仅有助于全球治理目标的实现,更有利于各国发展开放型经济、打破重重壁垒、静儿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来,也必然能为各国经济持续发展与转型注入活力。 对于G20,当前面临三大问题,非常值得我们重视。 第一,全球治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剧增。 金融改革和经济治理依然是G20最为关切的问题。后金融危机时代,G20更加有必要推动金融系统的改革和治理,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更为严重的危机。同时,落实综合增长战略、实现G20承诺的增长目标是当前全球经济政策的主题。2015年,G20主办国土耳其提出的“三一”计划——包容性、执行力和投资性增长的实施计划就体现了对综合增长的重视。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G20想要成为更加有效、负责任、有影响力的机制还需要综合考虑全球格局当中的新变化和新问题,这是G20作为真正的顶层设计平台必须要面对的。 第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性在日益凸现。 当今世界,各地区、各国之间的联系的确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应当培育全球大市场、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维护全球贸易体制、构建互利共赢的全球价值链。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应该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的全球性机遇和挑战,这符合正在形成的新全球秩序的趋势。 第三,创新发展与有效指引不可忽视。 在全球经济走出危机之后我们还要防止全球经济走向平庸的泥沼。G20正在为全球经济增长探索良方,创新的发展方式可以适应不同国家的国情,解决世界经济新形势下的问题。G20要为这样的发展方式提供国际上的机制保障和支持,同时,确保政策有效执行也是G20发挥影响力的重要途径。 2015年,即将在土耳其举办的G20峰会非常重视这一点,中国作为明年G20的主办国也一定会协力地推进。在此,我们给出这样几点建议。 首先,构建新的经济增长框架。G20要在历年峰会成功基础之上提出整体性的,更加具有可持续性的新的增长框架,以此应对低增长、高债务、高失业的全球难题,这既需要扎实的经济金融和国际政治理论作为基石,也需要有广泛的国际合作来作为支撑。 其次,制定全球经济协调体系。真正有效地全球治理方案,决不仅仅是各国政策的一个集合,而是运用全面协调的战略,融合竞争与合作,能够产生综合效力的成果。这要求G20各成员国增进互信,深入了解,集思广益,这是一个1+1大于2效果的方案。 最后,完善多元治理合作机制。以G20为基础发展起来的B20、T20、C20以及W20等等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都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G20需要常设的秘书处,这样才能使多元合作机制能够为G20提供更多,更全面,更合理的政策建议,以有力地促进全球治理机制更加扎扎实实地发展。 中国古人曾把“平天下”作为最高的理想。而我们认为,现阶段“治天下”应当是所有国家共同的理想。中国与G20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这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一步,希望来自G20各国智库的学者和专家能够为加强国际合作、推进全球金融治理体系的变革、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提出更加智慧的、有建设性的意见。(根据陈雨露发言整理)(原标题:陈雨露: 全球性挑战给G20平台提出更高要求)[详情]

智库呼吁在中国设立G20执行秘书处
智库呼吁在中国设立G20执行秘书处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雪)2015年7月30日,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第三届G20智库论坛”在北京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联合具体承办,目标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本次论坛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G20国家智库论坛,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全球最重要20个大国顶级智库代表、部分政要及500多位听众参会,为今年年底的土耳其G20峰会和2016年即将在中国召开的G20峰会献计献策。 论坛开幕式发布了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负责起草的G20智库2015年年度报告——《为增长而合作:塑造全球经济协调体系》。报告提出:“为保证协调各国的增长战略,应设立G20执行秘书处。全面经济协调战略的执行秘书处应为常设机构,由G20各成员方派代表组成,职能是不断与各自国内联络并共同起草文件。执行秘书处可设立在中国,并在多个国际组织设立代表处”。 对此,韩国京畿道政府外交部部长高级特别顾问車斗鉉认为,“中国足以成为G20中的权力协调者”。巴西圣保罗商业管理学院教授蕾吉雅?莫拉?科斯塔认为,“G20执行秘书处将加强对相关协调政策的约束力,促使G20国家履行承诺。”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G20研究小组联合负责人约翰?柯顿则指出:“G20必将加强本身的制度化,以中国为中心设立具有全面授权的G20固定秘书处是完全可能的。” 年度报告进一步指出,设计G20的“全面经济协调战略”,应由一个顶层机制、三张机构网络、十方面合作平台构成。一个顶层机制是“长期愿景机制”,负责制定并修订G20经济目标,以指导增长战略的实施。“长期愿景机制”的操作方式可以是先形成一份“G20经济发展愿景”文件,确立五年期发展目标,在G20峰会上发布。此后,在领导人峰会、协调人(Sherpa)会议、部长及副部长级会议都可以作为一项议程,经常予以修订并讨论如何实现。 三张机构网络分别是G20与联合国各机构协调网络、G20相互协调网络、G20与各国际组织协调网络。建立常态化的协调网络,形成一个全球“发展规划”的执行网。 十方面合作平台是十个方面的G20各成员方产业政策沟通与协调平台,综合考虑G2O现有机制及未来发展要求,参考中国与日本的案例,建议为金融与投资、劳动与就业、商务与贸易、工业与创新、农业、基础设施、资源与环境、能源、发展、旅游十个方面。 开幕式上,与会者普遍认为,本届G20智库论坛是2016年中国G20峰会筹备的起点,标志着第一次由中国筹备的关于全球治理顶层设计的峰会正式拉开帷幕。 报告的发布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全球唯一连续承办了三届G20智库论坛(T20)的智库。T20是G20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外围影响力机制之一,除此之外,还有B20(20国商业论坛)、Y20(20国青年论坛)和W20(20国妇女论坛)等。论坛闭幕式还将通过第三届G20智库共同声明。 (原标题:智库呼吁在中国设立G20执行秘书处)[详情]

史上最强G20智库峰会开幕 彰显全球号召力
史上最强G20智库峰会开幕 彰显全球号召力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李雪)2015年7月30日,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全球最重要20个大国顶级智库代表、部分政要及500多位听众汇聚北京,参加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G20国家智库论坛(T20),就“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主题展开讨论,探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T20起源于2012年墨西哥G20领导人峰会期间进行的智库会议,对G20的政策决定和实施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四年来,各大国的著名智库界专家不定期地举行会晤,对G20各项议题进行深度讨论,提出可行性政策建议后,交给G20部长会议及领导人峰会,帮助G20更好地完善全球治理政策。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G20研究中心主任约翰?科顿教授说,曾参加过10多次T20论坛,但没有一次T20像今年在北京这么隆重,充分体现了中国智库号召力、国际影响力以及背后的国家软实力。这也是自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以来中国智库的重大进步。 此次会议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第三次承办的重要论坛。2013年以来,人大重阳每年承办二十国智库峰会,出版了两部蓝皮书级的G20著作及数份智库报告。2014年11月,人大重阳参与承办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G20峰会的官方预热会,这对于中国智库参与G20国际会议的承办历史中尚属首次,也是积极响应“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提升国际化探索的一次成功尝试和创新。之后的12月中旬,人大重阳受土耳其G20官方邀请参加了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二十国商业领袖会议(Business 20,B20)、二十国智库会议(Think 20,T20)、2015年G20协调人会议,得到了土耳其官方的公开推介,也成为土耳其G20的唯一中国合作智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开幕式上发言 摄影:杨欢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开幕式上表示:“对于G20机制来说,智库层面上常规化沟通协调网络的逐步形成已经开始产生积极影响,这不仅有助于全球治理目标的实现,也有利于各国发展开放型经济,融入到全球化的进程中,打破重重壁垒,增进相互往来,这也必然能为各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陈校长还强调:“应完善多元治理合作机制。以G20为基础发展起来的B20、T20、C20、Y20以及W20等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都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平台。多元合作机制可以为G20提供更多、更全面、更合理的政策建议,有力地促进全球治理机制的发展。”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致辞 摄影:杨欢 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在致辞中说:“2016年,中方将挑起G20主席国的重任。中国是G20机制的积极建设者,也是受益者。”“在G20处于从危机应对向长效治理机制转型的关键期,无论于中国,还是于G20而言,2016年峰会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此时,中国智库正在展示出“战略眼光和国际视野”。 国际商会主席、奥巴马总统经贸顾问麦格劳三世说,中国正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精彩,中国智库也正向世界发出的讯号,告诉各国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些的。 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是过去两个月第二次参加中国智库的论坛,在他看来,中国思想深深吸引了他。他愿意与中国智库合作,成为中国与欧洲交往的沟通者。 此次G20智库论坛开幕式还举行了二十国智库中国官方网站T20china.org启动仪式,T20官方网站由人大重阳负责运营。 本次由中国智库召集的全球G20智库论坛经过反复磋商,最终形成“共同声明”,智库代表们希望G20继续创造更多渠道,使智库界能够全面参与“大金融”治理,监管改革对话和多边谈判,助力完善国际金融治理架构、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原标题:史上最强G20智库峰会开幕 彰显全球号召力)[详情]

G20智库论坛开幕,中国主持全球治理顶层设计
G20智库论坛开幕,中国主持全球治理顶层设计

   国际在线7月30日消息(记者 李雪)2015年7月30日,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G20国家智库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全球最重要20个大国顶级智库代表、部分政要及500多位听众参会,为今年年底的土耳其G20峰会和2016年即将在中国召开G20峰会献计献策。 摄影:杨欢 本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第三届G20智库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联合具体承办,目标是为了更好地研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2016年主办G20峰会,是中国首次主持全球治理顶层设计。”连续三届参加G20智库论坛的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全球中小企业联盟主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外籍高级研究员卡洛斯?马格里诺斯告诉记者。这位本国史上第一位兼任中国智库高级研究员的阿根廷人还说:“智库为塑造中国的全球影响力立下汗马功劳。” 西班牙前首相萨帕特罗在开幕式中表示,中国智库近些年来相当活跃,在“一带一路”、G20领域体现出了极强的冲击力和影响力。这是中国正在主导全球进程的重要折射。这是一个伟大的进程,西班牙人愿意积极参与。 在开幕式上,与会者普遍认为,本届G20智库论坛是中国公开筹备2016年G20峰会的起点。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在开幕式上表示:“作为中国古人曾把‘平天下’作为最高的理想,如今我们认为‘治天下’应当是所有国家的共同理想。中国与G20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密切,这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迈出的一大步。” 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张军表示,“作为首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平等决策的国际经济合作机制,G20的发展壮大是国际经济格局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的积极进展。……中国是G20机制的积极建设者,也是受益者。中国将在2016年挑起主席国的重担,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论坛开幕式上发布了G20智库2015年年度报告——《为增长而合作:塑造全球经济协调体系》。报告指出:“中国是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的主席国。当前,如何带领全球经济走出金融危机后持续多年的低增长泥潭,实现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是G20面临的首要课题。”。 目前,诸多全球性的新机遇正在涌现,为全球经济真正走出危机带来希望,而中国与G20其它成员国需要为迎接全球化新机遇做出了努力——以“大金融”引领国际货币秩序的内在升级,以大合作实现开放经济时代的内生增长,以大治理配合创新驱动浪潮的内涵发展,进而构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 报告强调说,2016年中国G20峰会应提出截止到2021年的五年期量化目标。作为长期愿景,还可考虑提出“G20中长期发展愿景(2030)”和“G20长期发展愿景(2050)”。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二十国智库中国官方网站T20china.org启动仪式,网站的建立将进一步通过加强智库合作为2015年土耳其G20峰会及2016年中国G20峰会献计献策,以便更好地服务于G20机制,并推进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不断取得进步。 网站的运营者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是全球唯一连续承办了三届G20智库论坛(T20)的智库。T20是G20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外围影响力机制之一,除此之外,还有B20(20国商业论坛)、Y20(20国青年论坛)和W20(20国妇女论坛)等。论坛闭幕式还将通过第三届G20智库共同声明。(原标题:G20智库论坛开幕,中国主持全球治理顶层设计)[详情]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将召开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将召开

  为了更好地研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增进G20智库间就全球治理问题的交流与研究合作,现以“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为主题举行国际智库研讨 会,邀请G20成员国的智库代表参加,共同探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的平衡增长实现之道,为各国领导人建言献策。这是由中国人民大学第三次主办的20国智 库论坛,此次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联合承办。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国际研讨会―― G20智库论坛(2015) 2015年7月30日-8月1日 中国•北京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承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 会议议程 (工作语言:中文、英文)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将于2015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包容性、执行力及投资驱动经济增长将成为峰会主要议 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增进G20智库间就全球治理问题的交流与研究合作,现以“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为主题举行国际智库研 讨会,邀请G20成员国的智库代表参加,共同探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的平衡增长实现之道,为各国领导人建言献策。2013年8月及2014年9月分别举 办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一届及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对此后俄罗斯与澳大利亚举办的G20首脑峰会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通过的《20国智库共同声明》为G20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7月30日(星期四) 15:00 – 17:00   开幕式(对媒体公开) 主持人:伊志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开场致辞: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主旨演讲: - 张军,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 - 哈罗德•麦格劳三世,国际商会主席,美国 - 何塞•路易斯•萨帕特罗,西班牙前首相,西班牙 - 卡洛斯•马格里诺斯,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阿根廷 - 杨洁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 古温•萨克,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TEPAV)执行董事,土耳其 16:30 – 16:40     G20智库年度报告发布 发布人: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16:40 – 16:50    t20china.org网站启动仪式 7月31日(星期五)  09:00–10:50     【论坛I:G20与全球经济再增长】 落实“综合增长战略”、实现G20承诺的增长目标是当前全球经济政策面临的主要课题。2015年的G20主办国土耳其为此提出了“三个I”的实施计 划。然而从2015年度全球增长预期被下调,以及包括希腊局势在内的一系列经济事件来看,未来3年要实现全球增长目标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如何办好今明两年 的G20峰会,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风险、加强政策协调,需要更具创新性的框架与政策建议。 主持人: 杨洁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嘉  宾: 卡洛斯•马格里诺斯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阿根廷 谢尔盖•德罗贝舍夫斯基    盖达尔经济政策研究院学术主任、俄罗斯G20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俄罗斯 约翰•拉特里奇            Safanad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高级研究教授,美国 亚当•瑞格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研究员,澳大利亚 保罗•马戈理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执行副总裁兼主任,意大利 文卡塔查拉姆•安布莫之    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ERIA)高级经济学家,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 拉姆•乌彭德拉•戴斯      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与信息系统教授,印度 尤素福•伊苏克            土耳其共和人民党(CHP)主席顾问,土耳其 约瑟•路易斯•什可马      墨西哥伊索思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墨西哥 李月芬                    南方中心经济和发展金融特别顾问,瑞士 尤科赛尔•戈迈兹          土耳其中央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土耳其 张燕玲                    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魏本华                    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何伟文                    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11:00–12:50     【论坛II: G20、金融改革与全球治理】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7年,但并没有真正结束,而是向更深的层次发展。G20一向将金融系统的改革与治理作为首要议程,然而在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IMF)的结构改革遇阻之后,大量的G20金融改革议程陷入停滞。与此同时,全球金融正在出现许多带有根本性、结构性意义的新现象与新趋势,尚未纳 入到G20的讨论范围中。如何在新的全球经济形势中克服全球金融治理中的障碍,并推进G2O的金融改革议程,已成G20机制面对的最大课题之一。 主持人:古温•萨克,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TEPAV)执行董事,土耳其 嘉  宾: 宝拉•苏帕奇             英国伦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部主任,英国 伊曼纽尔•莫伦•德洛尔   布鲁盖尔研究所访问学者、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商学院研究员,欧盟 博兹库尔特•阿朗         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多边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土耳其 哈姆扎•阿里•马利克     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宏观经济政策与分析部主管,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 卡德克•阿尔塔           印度尼西亚大学经济学与商学院经济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印度尼西亚 安东尼诺•维拉弗兰卡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欧洲项目主管、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意大利 马尼什•古普塔           新德里国家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印度 孙振宇                   前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前中国驻WTO大使 周强武                   中国财政部亚太中心执行副主任 徐洪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殷仲义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涂永红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刘志勤                   前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首席代表、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赵昌会                   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国家风险分析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14:10–16:00     【论坛III: 新形势下G20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在2015年这个战后70周年的世界,“后2015议程”的关键之年,全球格局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例如大国关系的新状况以及伊核协议的签署等, 直接给G20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例如G20的结构与功能是否需要改革,是否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调整议程设置等。在全球秩序的新格局中,G20应扮演怎样的 角色?需要有顶层设计高度的新思考。 主持人:姚枝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嘉  宾: 卡尔•达尔曼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展中心全球发展研究部主任,经合组织 罗杰•费希尔              德国联邦经济合作发展部G7/G20部门主任,德国 托马斯•伯恩斯            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加拿大 雅克布斯卡•西利亚斯      南非安全问题研究所执行理事、非洲未来与创新部主任,南非 尼尔•赫斯特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研究所高级政策研究员,英国 阿道夫•科勒克-莱希       德国可持续发展方案联盟执行董事,德国 成帅华                    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及亚洲事务董事总经理,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 谢尔盖•阿凡特谢夫        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学系主任、世界经济研究和教育中心联席主任,俄罗斯 费尔南多•斯特法斯        阿根廷促进公平与增长公共政策实施中心(CIPPEC)执行主任,阿根廷 蕾吉雅•莫拉•科斯塔      巴西圣保罗商业管理学院(FGV-EAESP)教授,巴西 戴彤                      丹麦诺维信公司亚太区总裁,丹麦 赵锡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丁一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16:10–18:00    【论坛IV:G20与中国】 2016年G20将由中国来主办,现在中国已在G20“三驾马车”机制中开展工作。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7年中,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GDP总量的 43%,起到了全球增长的“火车头”与“稳定器”作用。在未来的一年中,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将可能有怎样的变化?世界对2016年中国G20的期待是什 么?需要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主持人:张成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兼货币金融系主任 嘉  宾: 约翰•科顿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G8 & G20 研究项目主任、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加拿大 杰弗瑞•哈迪                国际商会二十国集团首席执行官咨询委员会负责人,国际商会 崔斯特瑞姆•塞恩斯伯里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G20研究中心研究员,澳大利亚 阿斯特丽德•斯卡拉-库梅恩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全球伙伴关系与新兴经济体部主任,德国 田中直毅                    日本国际公共政策研究中心(CIPPS)理事长,日本 車斗鉉                      京畿道政府外交部部长高级特别顾问,韩国 范文丽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国 阿克谢•马瑟                印度智库Gateway House地缘经济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印度 让-盖•卡里埃               瑞士CWI战略公司总裁、国际商会前秘书长,瑞士 汉娜•沃夫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G20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澳大利亚 史欧夫                      挪威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挪威 黄  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 王  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贾晋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 7月31日平行分论坛(闭门会) 分论坛1:G20绿色金融研究组讨论会 (由中国人民银行、英格兰中央银行、联合国环境署、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承办) 分论坛2:全球治理与中国海外投资(由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 8月1日(星期六)  09:00–10:30     【讨论G20共同声明】 主持人: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10:30–11:30     【发布G20共同声明的讨论结果、媒体采访】(对媒体公开) 主持人: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报名方式: 1.电话报名:010-62516025-8038/801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 2.邮件报名:发送“G20智库论坛2015-姓名-单位/职务-电话”至rdcy-baoming@ruc.edu.cn[详情]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即将举行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即将举行

   “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 G20智库论坛(2015) 2015年7月30日-8月1日 中国·北京 会议议程 (工作语言:中文、英文)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将于2015年11月15日至16日在土耳其安塔利亚举行,包容性、执行力及投资驱动经济增长将成为峰会主要议题。为了更好地研究全球经济增长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增进G20智库间就全球治理问题的交流与研究合作,现以“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为主题举行国际智库研讨会,邀请G20成员国的智库代表参加,共同探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的平衡增长实现之道,为各国领导人建言献策。2013年8月及2014年9月分别举办了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第一届及第二届20国智库论坛,对此后俄罗斯与澳大利亚举办的G20首脑峰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的《20国智库共同声明》为G20的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承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 7月30日(星期四) 15:00 – 17:00 开幕式(对媒体公开) 主持人:伊志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开场致辞:陈雨露,中国人民大学校长 主旨演讲: - 张军,中国外交部国际经济司司长 - 哈罗德·麦格劳三世,国际商会主席,美国 - 何塞·路易斯·萨帕特罗,西班牙前首相,西班牙 - 卡洛斯·马格里诺斯,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阿根廷 - 杨洁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 古温·萨克,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TEPAV)执行董事,土耳其 16:30 – 16:40 G20智库年度报告发布 发布人: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16:40 – 16:50 t20china.org网站启动仪式 7月31日(星期五) 09:00–10:50 【论坛I:G20与全球经济再增长】 落实“综合增长战略”、实现G20承诺的增长目标是当前全球经济政策面临的主要课题。2015年的G20主办国土耳其为此提出了“三个I”的实施计划。然而从2015年度全球增长预期被下调,以及包括希腊局势在内的一系列经济事件来看,未来3年要实现全球增长目标存在巨大不确定性。如何办好今明两年的G20峰会,更好地应对不确定性与系统性风险、加强政策协调,需要更具创新性的框架与政策建议。 主持人: 杨洁勉,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嘉 宾: 卡洛斯·马格里诺斯 全球中小企业联盟全球主席、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前总干事、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阿根廷 谢尔盖·德罗贝舍夫斯基 盖达尔经济政策研究院学术主任、俄罗斯G20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俄罗斯 约翰·拉特里奇 Safanad公司首席投资策略师、克莱蒙特研究生大学高级研究教授,美国 亚当·瑞格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克劳福德公共政策学院研究员,澳大利亚 保罗·马戈理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执行副总裁兼主任,意大利 文卡塔查拉姆·安布莫之 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ERIA)高级经济学家,东亚东盟经济研究中心 拉姆·乌彭德拉·戴斯 印度发展中国家研究与信息系统教授,印度 尤素福·伊苏克 土耳其共和人民党(CHP)主席顾问,土耳其 约瑟·路易斯·什可马 墨西哥伊索思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墨西哥 李月芬 南方中心经济和发展金融特别顾问,瑞士 尤科赛尔·戈迈兹 土耳其中央银行高级经济学家、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土耳其 张燕玲 前中国银行副行长、国际商会执行董事、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魏本华 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何伟文 前驻旧金山、纽约总领馆经济商务参赞、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11:00–12:50 【论坛II: G20、金融改革与全球治理】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至今已7年,但并没有真正结束,而是向更深的层次发展。G20一向将金融系统的改革与治理作为首要议程,然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结构改革遇阻之后,大量的G20金融改革议程陷入停滞。与此同时,全球金融正在出现许多带有根本性、结构性意义的新现象与新趋势,尚未纳入到G20的讨论范围中。如何在新的全球经济形势中克服全球金融治理中的障碍,并推进G2O的金融改革议程,已成G20机制面对的最大课题之一。 主持人:古温·萨克,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TEPAV)执行董事,土耳其 嘉 宾: 宝拉·苏帕奇 英国伦敦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国际经济研究部主任,英国 伊曼纽尔·莫伦·德洛尔 布鲁盖尔研究所访问学者、英国格拉斯哥大学亚当·斯密商学院研究员,欧盟 博兹库尔特·阿朗 土耳其经济政策研究基金会多边贸易研究中心主任,土耳其 哈姆扎·阿里·马利克 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宏观经济政策与分析部主管,联合国亚太经济与社会委员会 卡德克·阿尔塔 印度尼西亚大学经济学与商学院经济与社会研究所所长,印度尼西亚 安东尼诺·维拉弗兰卡 意大利国际政治研究所欧洲项目主管、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意大利 马尼什·古普塔 新德里国家公共财政与政策研究所助理教授,印度 孙振宇 前中国外经贸部副部长、前中国驻WTO大使 周强武 中国财政部亚太中心执行副主任 徐洪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部长、研究员 殷仲义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涂永红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 刘志勤 前瑞士苏黎世州银行北京首席代表、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赵昌会 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席国家风险分析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14:10–16:00 【论坛III: 新形势下G20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在2015年这个战后70周年的世界,“后2015议程”的关键之年,全球格局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例如大国关系的新状况以及伊核协议的签署等,直接给G20提出了很多新的课题,例如G20的结构与功能是否需要改革,是否需要根据形势变化调整议程设置等。在全球秩序的新格局中,G20应扮演怎样的角色?需要有顶层设计高度的新思考。 主持人:姚枝仲,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嘉 宾: 卡尔·达尔曼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展中心全球发展研究部主任,经合组织 罗杰·费希尔 德国联邦经济合作发展部G7/G20部门主任,德国 托马斯·伯恩斯 加拿大国际治理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加拿大 雅克布斯卡·西利亚斯 南非安全问题研究所执行理事、非洲未来与创新部主任,南非 尼尔·赫斯特 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格兰瑟姆气候变化研究所高级政策研究员,英国 阿道夫·科勒克-莱希 德国可持续发展方案联盟执行董事,德国 成帅华 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中国及亚洲事务董事总经理,国际贸易和可持续发展中心 谢尔盖·阿凡特谢夫 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经济学系主任、世界经济研究和教育中心联席主任,俄罗斯 费尔南多·斯特法斯 阿根廷促进公平与增长公共政策实施中心(CIPPEC)执行主任,阿根廷 蕾吉雅·莫拉·科斯塔 巴西圣保罗商业管理学院(FGV-EAESP)教授,巴西 戴彤 丹麦诺维信公司亚太区总裁,丹麦 赵锡军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丁一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时殷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 16:10–18:00 【论坛IV:G20与中国】 2016年G20将由中国来主办,现在中国已在G20“三驾马车”机制中开展工作。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7年中,中国贡献了全球新增GDP总量的43%,起到了全球增长的“火车头”与“稳定器”作用。在未来的一年中,全球经济与中国经济将可能有怎样的变化?世界对2016年中国G20的期待是什么?需要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主持人:张成思,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助理兼货币金融系主任 嘉 宾: 约翰·科顿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 G8 & G20 研究项目主任、人大重阳外籍高级研究员,加拿大 杰弗瑞·哈迪 国际商会二十国集团首席执行官咨询委员会负责人,国际商会 崔斯特瑞姆·塞恩斯伯里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G20研究中心研究员,澳大利亚 阿斯特丽德·斯卡拉-库梅恩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全球伙伴关系与新兴经济体部主任,德国 田中直毅 日本国际公共政策研究中心(CIPPS)理事长,日本 車斗鉉 京畿道政府外交部部长高级特别顾问,韩国 范文丽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法国 阿克谢·马瑟 印度智库Gateway House地缘经济研究部主任、研究员,印度 让-盖·卡里埃 瑞士CWI战略公司总裁、国际商会前秘书长,瑞士 汉娜·沃夫 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G20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澳大利亚 史欧夫 挪威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挪威 黄 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 王 勇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 贾晋京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 7月31日平行分论坛(闭门会) 分论坛1:G20绿色金融研究组讨论会 (由中国人民银行、英格兰中央银行、联合国环境署、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承办) 分论坛2:全球治理与中国海外投资(由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 8月1日(星期六) 09:00–10:30 【讨论G20共同声明】 主持人: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10:30–11:30 【发布G20共同声明的讨论结果、媒体采访】(对媒体公开) 主持人:王文,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报名方式: 1.电话报名:010-62516025-8038/8018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 2.邮件报名:发送“G20智库论坛2015-姓名-单位/职务-电话”至rdcy-baoming@ruc.edu.cn(原标题:“全球治理与开放型经济”G20智库论坛即将举行)[详情]

伦齐与普京会谈 表示将在G20会议期间与普京会晤
伦齐与普京会谈 表示将在G20会议期间与普京会晤

  资料图:意大利总理伦齐。 中新网6月10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意大利总理伦齐于当地时间10日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园区内举行会谈。伦齐表示,其将在11月于G20土耳其峰会期间与普京进行会晤。 报道称,此前,俄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指出,双方将就包括发展双边关系在内的广泛议题交换意见。 此外,伦齐还与普京探讨了乌克兰局势,并指出应执行明斯克协议,这是解决乌克兰局势问题的参照点。 普京与伦齐在探讨延期对俄制裁的七国集团峰会后举行会谈。论坛通过的公报中称,只有在明斯克协议得到执行的情况下,方会取消对俄制裁,与此同时,如果乌克 兰局势恶化,集团各方准备好加强限制措施。俄罗斯曾多次重申,其不是乌克兰国内冲突的参与方。克宫指出,西方应加大力度要求基辅执行明斯克协议。(原标题:伦齐与普京会谈 表示将在G20会议期间与普京会晤)[详情]

伦齐与普京会谈 表示将在G20会议期间与普京会晤
伦齐与普京会谈 表示将在G20会议期间与普京会晤

  资料图:意大利总理伦齐。 中新网6月10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与意大利总理伦齐于当地时间10日在意大利米兰世博会园区内举行会谈。伦齐表示,其将在11月于G20土耳其峰会期间与普京进行会晤。 报道称,此前,俄总统助理尤里·乌沙科夫指出,双方将就包括发展双边关系在内的广泛议题交换意见。 普京与伦齐在探讨延期对俄制裁的七国集团峰会后举行会谈。论坛通过的公报中称,只有在明斯克协议得到执行的情况下,方会取消对俄制裁,与此同时,如果乌克 兰局势恶化,集团各方准备好加强限制措施。俄罗斯曾多次重申,其不是乌克兰国内冲突的参与方。克宫指出,西方应加大力度要求基辅执行明斯克协议。(原标题:伦齐与普京会谈 表示将在G20会议期间与普京会晤)[详情]

外媒:亚投行成G20会议焦点 美日不断提出质疑
外媒:亚投行成G20会议焦点 美日不断提出质疑

   参考消息网4月19日报道 外媒称,由中国主导、正在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成为16日开幕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关注的焦点。新兴国家代表强调建立亚投行的意义,尚未表示加入的日本和美国对亚投行融资和组织运行提出疑问,双方的较量十分激烈。 《日本经济新闻》4月18日报道,“如果这个机构能真正满足需求并推动经济发展,那么我们可以提供合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拉加德日前在IMF会议上对建立亚投行表示欢迎。IMF第一副总裁、美国人利普顿呼应说:“这是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作贡献的积极举动。” G20会议与IMF和世界银行的会议同期举行,会议前后是各国和各地区代表以各种形式会面的良机。亚洲、非洲和拉美新兴经济体的代表16日举行会议,发表了欢迎建立亚投行的声明。 在G20会议上,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进行投资是重要议题之一。中国似乎瞄准了这一可提高对亚投行期待的时机。有报道说,中国还计划在华盛顿举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会议。 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与美国财长雅各布·卢16日在会谈中讨论了亚投行问题。双方一致认为,基于公正管理、债务可持续性和保护环境这些“国际标准”来运行至关重要。 日本感到不安的是,亚投行可能顾及融资对象而在审查融资上不严。日本财务省干部说:“与亚洲开发银行等现有国际机构相比,亚投行理事会的权限不大,容易反映行长的意向。” 日本《朝日新闻》4月18日报道,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6日在华盛顿开幕。在国际金融的“大本营”成为话题的是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现有金融秩序的成员对已有57个国家加入的这个新银行感到困惑,不得不采取对策。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两大国际金融机构的领导人16日都对建立亚投行的尝试表示欢迎。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期待地说:“可以进行合作的项目很多。”IMF总裁拉加德说:“焦点对准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机构具有魅力。” 拉加德说:“世界经济持续回升,但经济增长力度不够。”人们期待通过需求巨大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来提升经济增长率。 日美两国担心,中国会在建立亚投行机制和决定融资方面轻视现有的国际规则。日美两国与谋求亚投行独立运行的中方之间的分歧很大。 美联社4月17日报道,中国一位高级官员今天说,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对美国和日本占主导地位的现有机构来说是“补充”而非“取代”。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在G20会议后说,中国倡议建立亚投行,是为了帮助填补该地区数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 朱光耀说,中国支持IMF和世界银行,并向其提供资金,在现有的国际金融体系中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他在大西洋理事会发表演讲时说,中国希望改善和加强这种能力,而不是推翻现有的金融体系。 共同社4月18日报道,中国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7日在华盛顿发表演讲。关于中国主导的亚投行,他强调无论是不是亚洲国家,都向其敞开大门。对于没有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的日本和美国,他表示若将来有意加入的话也将“欢迎”。 日美担心中国会在亚投行的贷款及组织运营等方面采取只利于本国的行为,朱光耀对此表示将会遵循国际高标准。 (原标题:外媒:亚投行成G20会议焦点 美日不断提出质疑)  [详情]

G20财长会议开幕 探讨基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G20财长会议开幕 探讨基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中新网4月17日电 据日媒报道,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16日在美国华盛顿开幕。此次G20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扩大公路和铁路等基建投资以促使全球经济强劲发展。 G20会期2天,17日将发布共同声明后闭幕。第一天的议程是分析全球经济现状,检验整个G20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约2%的去年发展目标的进展,确认有必要扩大基础设施投资。 会议还将讨论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包括美国计划年内加息的影响等。分析原油价格走低等动荡因素,讨论是否有必要采取新措施。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改革也是议题。 出席G20的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对记者表示,全球经济正以发达国家为中心日渐复苏,“前景看好”。(原标题:G20财长会议开幕 探讨基建投资促进经济发展)[详情]

微博推荐

更多

新浪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通行证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17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