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CCTV《大家》专题 > 正文

中医眼科名家唐由之:曾为毛主席做白内障手术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3日09:56 央视《大家》

    央视《大家》播出五一特别节目《唐由之——我为主席做手术》,以下为节目内容。

  简介 中医眼科名家唐由之

  唐由之是我国著名的中医眼科学家,他曾多次为国内外党政领导人做眼科手术,为祖
国医学赢得声誉。1974年,毛泽东患白内障双目失明,以唐由之为首的医疗小组用“金针拨障”术为其手术,使主席重见光明。本节目中唐由之将为您揭秘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

  唐由之——我为主席做手术

  一、神秘会诊

  主持人:1974年,当人们还习惯于在新闻纪录电影里看到熟悉的毛主席时,人们并不知道毛主席因为患有白内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看不清东西了。如何为主席安全稳妥的治疗眼睛,成为党中央的一件大事。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筛选,这个任务最终落在了北京的一位中医眼科大夫身上。

  解说:1974年冬天,48岁的中医眼科医生唐由之被通知到北京的解放军305医院会诊。305医院当时是给国家领导人看病,而唐由之当时是北京广安门医院的眼科负责人。他以往也常到这里参加会诊,但是这次,当他一走进会议室就感觉到了气氛的特别。

  主持人:当时去的时候有没有告诉您是进行什么科的会诊?

  唐由之:请我总是眼科,但是我不知道具体情况,一进去感觉到情况有些特异,怎么说呢?来的医生很多,可以说有几十位,怎么有几十位呢,有皮肤科的、有心脏科的、有肺科的、还有眼科的。

  主持人:很综合的一次大会诊?这个时候您觉得?

  唐由之:这个时候我觉得有些不大一样了,那么我们当然了很认真地,我们会诊过去就讲一讲看病人,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有专门的人来报告病例,这个报告有一个特点,没有姓名,没有籍贯、没有职业。就是男性大致多少年龄这么一个情况。

  主持人:别的都不说?

  唐由之:别的都不说,一般我们会诊都要说姓名、年龄、籍贯、工作等等一套下来。它没有,就是年龄、性别完了。

  主持人:当时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些东西都没有呢?

  唐由之:当时我想这是不一般的会诊,肯定不知道,国内也不知道,国外的一位重要的领导同志吧。

  主持人:但是有没有想到过可能是毛主席?

  唐由之:没有,一点都没想到。

  主持人:只知道肯定是一个重要人物。

  唐由之:重要人物。

  主持人:但是不是毛主席,没敢想?

  唐由之:也不是没敢想,也没想到。因为为什么呢?因为在电视里边我所见到的没有发现主席有明显的眼病。这个拍新闻电影的人很技巧的,所以没给我们做眼科医生的留下什么印象。

  主持人:这是我们摄像的技术。

  唐由之:对,这个报告病例的时候呢,他不是专讲眼科了,他系统性地讲一遍。

  主持人:整个的身体状况。

  唐由之:当然讲到眼科就是关系到我这个专科了,记录了以后组织会诊了,报告病史的,同旁边有几位我不认识的领导就讲了,你们病史已经报告完了。请你们各专业分开自己去讨论一下,对这个病应该你们还要了解些什么,初步印象是什么病?你们怎么想怎么治疗?我们一讨论,组里边也讨论很明确,一听这个病史报告是老年性白内障。那么一般老年人上了年龄了,容易得这个病。那么我们感觉到这个诊断都没问题,但是他白内障已经到了什么程度了还不清楚。

  主持人:当时他有没有给您介绍他的视力到什么样的程度了呢?

  唐由之:视力他说看书困难了,只能够迷迷糊糊眼睛前面有一些出来的手指,几个大字,我们说功能也要检查一下,另外除了这个病以外,眼睛还有其它什么病没有。他说我们以后再请你,我们去准备一下,他们再去检查。那我就回来了。

  二、突然失踪

  解说:这次会诊眼科大夫来了7、8个,唐由之是惟一的一个中医。他16岁的时拜我国著名的中医大师陆南山为师,1952年又在北京医学院学习了5年西医,他是中医里为数不多的即懂中医又懂西医的眼科专家。在这次神秘会诊之后的一个月内,唐由之又参加了2、3次这样见不到病人的会诊,大家都认为患者的白内障需要手术治疗。这时有人问唐由之是否需要助手,于是他点名了广安门医院的护士高培质。1974年,当时文革的局势虽然已经临近尾声,但批斗大会仍然不时举行。在临近春节的一天,有人敲响了唐由之家的门。

  唐由之:敲我门来了个解放军,年龄大概四十多岁。说这里是不是唐由之大夫家里?我们说是,他进来了,当然面色还是和气的,因为这种时候还是文化大革命期间,进来他说你有一些事你要出去几天。

  主持人:要出去几天?

  唐由之:要出去几天,我说好,我爱人不知道呢,因为文化大革命嘛,还来贴大字报了。

  主持人:你出去几天是什么待遇什么结果还不知道呢?

  唐由之:都不知道。

  主持人:但您当时也应该不知道为什么让您出去吧?

  唐由之:叫我到哪儿去不知道,叫我出去几天呢,有一点感觉,我不敢武断。还是另外的事还是最近的事的延续。那么考虑到前一个阶段的这位病人的延续,可能要去见见病人了。但是这位来的解放军没跟我说,那么我说带些什么东西,他说你随身替换的衣服,牙刷、牙杯。那我当时还问了一句,当时是吃饭要粮票的,我说要不要带粮票,他说粮票不要带,我说好。我就提留东西跟着他走了。

  解说:走之前,唐由之只是跟妻子陆丽珠说事要出去几天。当陆丽珠往楼下看时,才感到这次跟以往的出诊的确不同。

  同期:我往楼下一看,楼下停了一辆小汽车,那个人开车门的时候还带了一个白手套,我想这么正式,所以就觉得这是不一般的会诊。

  解说:车很快到了机场。

  唐由之:到了机场里高培质就看到我了。问我到哪儿去,我说我也不知道。

  主持人:但是你们俩一见面就应该能猜到是做手术去?

  唐由之:她比我还不知道,因为我有前面一段经历。她说到哪儿去,我这会儿已经意识到是个重要的人了,我说我不知道,但是我已经有一个感觉,可能是毛主席。

  主持人:为什么有这样的感觉?

  唐由之:现在前面它走的有两架飞机,前面有一架飞机有一个人走过去汽车下来,我们也到飞机场旁边,机场飞机旁,是汪东兴。

  主持人:汪东兴。

  唐由之:我一看汪东兴呢,我就想到是主席的可能性很大。

  主持人:当时他是中办主任?

  唐由之:这样我就感觉到了,但是我没告诉她。到底到哪儿去,等我登上飞机,我就看太阳光的方向。这个飞机不是现在的飞得很高的、它是有四个螺旋桨的。我从舱里可以看到地面的,反正那时候北京是一片黄土地了,越飞地面发绿了。从阳光辨别是朝南飞。

  主持人:朝南飞。

  唐由之:我想到南方去,果然一个钟头左右,降落了,降到哪儿呢?杭州,是我的老家我杭州人啊,雷锋塔的地方。

  主持人:您在飞机上看到的?

  唐由之:我没看到,下了飞机我就问司机到哪儿了?他说我们住在雷锋塔那边。雷锋塔我从小是杭州人我就知道了。到了以后呢,还听到杭州这种派系的口号。两边高音的大喇叭都有。这个晚上告诉我们说,明天你们要见到主席了,主席请你们来替他检查一下眼睛。同去的一共五个人,包括我。我们五个人当时夜里听到了,又高兴又紧张,一听到这么一个情况都高兴得很。,

  解说:第二天一早,唐由之等人坐着红旗牌轿车来到主席休息的地方。

  唐由之:第一次我乘了主席的红旗牌轿车,现在我知道了红旗牌轿车重得不得了,现在的后备箱很容易掀起来,我那时候年纪还轻,要把东西搬进去,两个手要很用劲,这个后备箱才抬得起来。然后把东西检查一下放好,我们坐到里边一会儿就到了。

  三、第一次见到主席

  解说:医疗组的五个人医生按照年龄排着队走进到了主席的休息室,唐由之排在第四个。那时毛主席正好是在长沙游泳感冒后来到杭州休养。唐由之平生第一次见到毛主席本人,但是这一次见面却让他大为吃惊。

  唐由之:当时我们进去的时候呢,看到一位老人穿了一件毛巾衣,是补过的,旧的,穿了一双拖鞋,头发很乱,就在沙发里这么靠着,旁边有位女同志,后来才知道她就是张玉凤,她就告诉主席,主席呀,医生们来看你了,主席一听他扳着手要站起来,但是他不容易站起来,张玉凤去搀他,我们看到了就跑过去,走得很快,等于跑了,就过去说主席呀,你别起来了,我们是晚辈,你请坐,我们今天来给你检查眼睛的。我们一一通报姓名,第二个通报的是张晓楼。毛主席很幽默,一听他叫张晓楼,说那你住的房子永远大不了了,你是小楼嘛。

  主持人:小楼。

  唐由之:晓小同音嘛,这一来呢,大家情绪比较放松一些。但是我们个人的共同心理很难受,看到主席又高兴,但心里很难受。

  主持人:为什么呢?

  唐由之:因为报纸上经常讲红光满面、嗓音洪亮、神采奕奕都是这么描写的。我当时一看一个灰白的头发,蓬乱得很。两个反差太大。

  主持人:你见主席之前脑子里有没有浮现出,如果见到主席的话,他应该是什么样子。

  唐由之:当然神采奕奕了。

  主持人:还是我们看到照片那种?

  唐由之:报纸上登的那种了,所以说这个反差太大,当时很难受的。

  主持人:后来你们几位就这个问题讨论过没有?

  唐由之:也交流过,也谈过,感触很多。没想到主席这么朴素,穿的衣服是补丁的,拖鞋是破的,这个我们没想到。这种等我要检查的心情,脑子里已经转到,我要仔细看好,不能放松每一个小问题,因为给主席看病我不能像给普通病人那样看病,我还没看仔细,请你再坐过来,我再查一查,可不行的。就是这么一招,坐好、头搁好、灯光打亮,我要仔仔细细查,就是全神贯注,一切集中在这个方面。一检查好很快,主席还想站起来,我们就扶他坐下,主席你千万别起来,给我的印象,这么重的病,他对我们晚辈还是很尊重的,对医生还是很尊重的。出来了以后我们五个人就讨论,大家讨论说主席的白内障已经到膨胀期,用药物肯定没有效了,只有手术了。现在就是讨论哪一种手术,是西医的手术,还是当时用我们中医的、中西医结合的手术,哪一种比较合适。

  解说:通过与主席这次面对面的检查之后,唐由之预感到,手术的任务很可能落到他的身上。

  唐由之:为什么呢?我们同时发现,在病史里讨论的时候,主席有一个咳嗽,相当厉害的咳嗽,同时伴有一个吞咽部没有感觉。他咳嗽的痰很多,他吐不出来。主席的旁边有个痰盂。他要这样趴着,靠地心引力让痰流出来。如果翻翻过去主席接待外宾的资料,你会看到,比如说你是外宾,我们之间有一张桌子,他旁边有一摞这么大的毛巾,这么高,摆那儿,地上有一个痰盂。张玉凤有一个技术。她人很瘦小,手指很长,她把毛巾裹着手里,可以从嗓子眼儿里把痰抠出来。但是这个动作你们电视里看不到,只看到一摞毛巾,有个痰盂。但是我们这么进去检查以后就发现他这个咳嗽,这个咳嗽对于手术就不得了。

  主持人:算是比较严重的?

  唐由之:主席的具体情况可以说是非常之厉害,他这个手术一般我们都是缝五针。他个时候你咳嗽得厉害,这五针容易裂开。哪怕你只裂开一针两针,不得了的事,眼睛里边的其它组织,像虹膜、玻璃体呀都要往外跑,更严重的说不定会造成其它的问题,所以这个风险很大的。

 [1] [2] [3] [下一页]

  相关专题:CCTV《大家》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