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乌兰察布要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5日10:52 内蒙古晨报
乌兰察布要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

美丽的乌兰察布 内蒙古晨报记者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李爱平)盛夏七月,山城集宁。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社科院、内蒙古社科院、内蒙古大学等单位的数十名专家学者汇聚于此,就察哈尔文化的诸多问题进行探讨。

  在诸多专家的真知灼见中,乌兰察布市的领导,面对国内、区内的多家媒体郑重表示,乌兰察布市要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察哈尔文化成为乌兰察布市的文化品牌当之无愧,
也是最有希望叫得响,打得出的品牌。

  ★察哈尔文化渊源

  察哈尔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什么呢?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博士生导师王雄教授在7月27日召开的首届察哈尔文化研讨会上作了精彩讲解。

  据王雄介绍,察哈尔是一个很有影响的蒙古部落,它以为蒙古大汗所统而辉煌,它的名称很早就见于史籍,15世纪中叶,蒙古中兴之主达延汗统一蒙古,分蒙古为六万户,大汗直接统领的就是察哈尔万户,为左翼三万户之首。

  “初时驻牧在宣大边外,到打来逊汗时,东迁至辽河边外的辽东地区,与哈拉哈万户的内哈拉哈五部联手,吞并了泰宁卫故地,成为当时与明朝、女真鼎足而立的民族政权。当时察哈尔万户属下有不少部落,称鄂托克,主要有敖汉、奈曼、克什克腾、乌珠穆沁、浩齐特、苏尼特等,划地而牧。明代末期,女真崛起,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称汗,建立了后金政权。为了实现其政治目标,展开了对蒙古的攻势。”

  努尔哈赤采取武力打击与政治拉拢的手段,对蒙古诸部进行分化瓦解。察哈尔万户的敖汉、奈曼先后归附了后金,其他蒙古部落亦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面对蒙古诸部渐趋分裂,势力日衰的局面,蒙古大汗察哈尔部主林丹汗实施“先处里,后处外”的策略,于1627年举众西进,欲以武力征服控制全蒙古,而后集中力量与明朝、后金争雄。这次西进,很快地攻败了右翼的哈刺镇、土默特、奥儿都司诸部,控制了蒙古的广大地区。但军事上的胜利,并没有达到他统一全蒙古的目的,反而加剧了蒙古诸部的众叛亲离。1632年,后金天聪汗发起了对林丹汗的攻剿。1634年,林丹汗兵败,死于甘肃大草滩。次年,其子额尔克孔果尔额哲在后金的围困下率部投降。

  “在清代,察哈尔蒙古是蒙古诸部中地位较低的一部分。清代蒙古就政治地位而言,有三个层次,即八旗蒙古、札萨克蒙古和内属蒙古,八旗蒙古是较早归附清朝的蒙古部众,清廷据满洲旗制将他们编为八旗,在清廷的统一指挥下与满洲八旗并肩作战,在建立清朝的过程中立了很大的功劳,入关后,取得了较高的政治地位,仅亚于满洲八旗,被安排在内地驻防,成为清廷重要的依靠力量。凡是满洲八旗贵族所能享有的基本权利,八旗蒙古贵族也基本上都能有。札萨克蒙古是指内、外蒙古领有旗属的王公贵族,他们有自己的领地、属民,爵位世袭,对内事务也有一定的自主特权。内属蒙古是指在历史的变迁中,由于种种原因,丧失了自己的固有权利的蒙古贵族及其所部。清廷视其人数之多少,编为旗、佐,由清朝派官管理,称总管,旗也称为总管旗。总管旗既无八旗蒙古的政治地位,也无札萨克蒙古的世袭、自主权利。察哈尔蒙古就属这一类。”

  ★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的十大理由

  事实上,乌兰察布欲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的想法由来已久。乌兰察布市有关官员告诉记者,在2004年乌兰察布撤盟设市前夕,乌兰察布市有关领导曾酝酿过很长一段时间,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之后还曾召集乌兰察布当地的专家学者进行过探讨,而真正将此想法落实到行动上则是2005年的盛夏七月。

  与会专家学者们认为,乌兰察布市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时机已成熟,主要的理由有如下十条。

  ★理由一:察哈尔土语为蒙古族标准音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斯钦朝克图认为,“正因为察哈尔从明朝以来成为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语言上察哈尔土语也成为中心。该部较晚形成,并有各方面的人员组成,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比较中心地区,所以操察哈尔土语很容易被蒙古族操东南西北各方言土语的人所理解。于是中国蒙古语定为以中部方言的正蓝旗为代表的察哈尔土语为标准音。

  ★理由二:乌兰察布地区现存西方元国书印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照那斯图认为,乌兰察布博物馆所藏西方元国书官印的学术价值,经查,这两颗印没有见于重要历史文献《元史》,如果其它汉籍文献也未记载,这当属补充汉籍文献的遗漏,尤为珍贵。它们的文字内容,对元史研究,对汉语音韵史研究,对元国书——八思巴字本身的研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

  据介绍,在乌兰察布地区发现并存的这两方元国书印:一为“管女直侍卫亲军万户府印”,一为“淮海等处义兵千户所之印。”

  ★理由三:发掘研究察哈尔史诗

  北京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陈岗龙认为,自从20世纪初著名蒙古学家札姆察拉诺搜集察哈尔史诗以来,涅克留多夫、海西希和仁钦道尔吉等国内外蒙古史诗专家都认可了察哈尔有英雄史诗流传,并在各自的著作中使用“察哈尔英雄歌”“察哈尔史诗”等概念来指示流传于察哈尔的部落史诗。在蒙古史诗研究进一步深入的今天,陈岗龙认为,应该使用“察哈尔史诗”这个概念,它同“鄂尔多斯史诗”“阿巴嘎史诗”“乌拉特史诗”等概念是同等的。

  ★理由四:我区中南部地区发掘面积最大遗址——庙子沟

  位于察右前旗乌拉哈乌拉乡庙子沟村南的山坡上的庙子沟遗址,是目前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发掘面积最大,出土遗物最为丰富,考古学研究亦较深入的遗址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教授魏坚认为,庙子沟原始聚落遗址所反映的情况表明,地处黄河流域以北的黄旗海地区,在仰韶晚期阶段进入了文化发展的繁荣时期。

  阴山脚下的黄旗海地区,早在距今约五千年之际,就同中原文化一道,开始跨入了中华文明门槛。

  ★理由五:满都麦与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

  2002年,满都麦以其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短篇小说集《满都麦小说选》荣获了由中国作协和国家民委共同举办的全国第七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这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最高奖,充分证明了满都麦近三十年文学创作所取得的成就。

  ★理由六:血脉相承的民俗之根

  从哲学意义讲,察哈尔文化是乌兰察布的民俗之根,也是乌兰察布与生俱来不可抹去的生命记忆。

  乌兰察布市委党校副教授郝永洁认为,察哈尔地域文化,一方面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在中华民族大文化体系中,更多体现出的地方性,这既是乌兰察布文化发展重大策略,也是珍惜我们的家底,保护我们的民俗财富和我们血脉相承的“根”,只有民族的,也才是世界的;另一方面也是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构建新的文化现象和社会组成,展开我们的想象力,让察哈尔文化发扬光大,与世界文明汇合,与中华民族的整体文明对接。

  ★理由七:察哈尔的英雄主义精神

  察哈尔的历史文化中,渗透着英雄主义的精神。

  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潘照东认为,察哈尔在蒙古各部落中,应该说是一个十分特殊的部分,她始于成吉思汗创立怯薛,建立常备的护卫军,它兴于北元达延汗中兴,建立大汗护卫军,衰于林丹汗抗清失败,部众离散……成吉思汗的怯薛,是蒙古民族的精华所聚,这是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从万户长、千户长、百户长和百身人(自由人)的儿子中挑选的品行端正、武艺高强、相貌端庄的人组成的大汗护卫亲军,在战争中,怯薛军具有超强的战斗力,在战场上,怯薛军是成吉思汗大军的中流砥柱,披坚执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西征花剌子模,南征西夏、金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怯薛军的英雄主义精神,成为蒙古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怯薛军的英雄主义精神,在达延汗建立的大汗护卫军身上得到继承和弘扬。

  ★理由八:察哈尔是蒙古宫廷音乐的创造者

  内师大集宁学院马列部教授欧军认为,公元1675年,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孙布尔尼因反叛清廷而被革去王爵,察哈尔至此失去王爵王统,但其自北元时期形成的宫廷文化与其宫廷乐手散落民间,汇入蒙古族民间音乐,被人们继承了下来。

  现已确证保留较为完整的察哈尔《阿斯尔》和情歌《冀州城》等音乐审美形式,不仅从其共性特征可以确证其时代的一般审美风格特征,而且使人们了解北元时期宫廷音乐的审美本质内涵及其外延。

  ★理由九:草原岩画

  在风光秀丽的乌兰察布草原深处,至今保留着草原先民们以其古朴的艺术风格,独特的艺术形式创作的艺术珍品——乌兰察布草原岩画。据史学家考证,乌兰察布市境内的草原岩画,最早创作于一万年以前,最近的也有数百年的历史。

  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张涛认为,察哈尔地区从元代开始藏传佛教传入,到明代中晚期蒙古俺答汗和彻辰洪台吉汗大力扶持藏传佛教,在草原发展喇嘛,藏传佛教在草原兴起后,岩画、岩文就主要是藏传佛教方面的内容了,这也充分表明察哈尔草原山岩、洞窟的岩文正是这一历史过程的见证。

  ★理由十:“罕乌拉敖包祭祀圣典”

  1997年11月,内蒙古文化厅、博物馆扶贫工作队在四子王旗红格尔苏木忽拉嘎查以南10公里的罕乌拉山顶,发现一处高6米、底径25米,分为底座、甬道、包顶三层,全部用黑色石片、石块垒成的规模巨大的元代敖包。敖包上部饰有许多宗教饰物和彩带,周围还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敖包100多个。

  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潘照东、刘俊宝认为,如此形制巨大的敖包组合众多的敖包群,堪称世界之最,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是十分深厚丰富的,首先应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提高知名度。

  ★打造察哈尔文化品牌我们还需做什么?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化学教研室教授徐平认为,传统凝结着我们的经验、情感和智慧。要从传统和创造的结合中看待未来,创造一个新的文化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过分被消费主义所左右,尤其是对物欲的无限追求,文化变得越来越娱乐化,越来越远离人真实的精神生活。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汹涌而入,带来强烈的文化眩晕。要防止文化自信的丧失,必须重新认识和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在理性基础上积极吸收外来文化,提防文化入侵,正确处理好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社会人类学博士包路芳认为,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经济一体化”提高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在世界越来越小的今天,文化的碰撞使得文化的多样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提倡国内外不同文化的相互尊重和借鉴。

  中国社科院民族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色音认为,保护察哈尔文明遗产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解决。

  (一)应尽早成立鉴定和评估察哈尔文化遗产的审查委员会和专委员会,其中适当地吸收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研究工作者。

  (二)应建立一个专管察哈尔遗产保护工作的专门机构。

  (三)开发和保护并重,尽量减少和避免开发活动对察哈尔文化遗产的破坏。

  (四)建立相关的博物馆、民俗资料馆等设施,对出土的文物和流布在民间的察哈尔文化遗产进行严格保存和保管。

  (五)利用现代化手段,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察哈尔文化遗产。打造察哈尔文化产业

  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文化学教研室教授徐平在会上提出乌兰察布市是离北京最近的草原概念,让与会专家学者无不惊讶。他认为这是打造察哈尔文化产业的有益尝试。

  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潘照东认为要重塑察哈尔草原文化品牌,乌兰察布以更名察哈尔市为宜。首先,从行政区划角度分析,现在的乌兰察布市行政区域与历史上的乌兰察布盟已大相径庭,至2003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乌兰察布盟正式撤盟设市时,原属乌兰察布盟的乌拉特三旗已于1958年划归巴彦淖尔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已于1996年划归包头市,仅有四子王旗一旗留在乌兰察布市,因此,乌兰察布市的行政区划已非历史上的乌兰察布盟,其次,察哈尔的民族历史文化内涵与革命传统内涵均是“乌兰察布”所难以包容的。第三,地方品牌与文化建设难以摆脱“错位”的困扰。

  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潘照东认为建设察哈尔文化重点工程,是开发察哈尔文化资源、塑造察哈尔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文化兴市”战略的关键。近期应出重点,抓精品,抓在国内外能够产生重大影响的项目,如:以达延汗为题材的文艺作品;以民主革命时期察哈尔革命斗争史为背景的文艺作品;整理、编排察哈尔宫廷乐舞,推出“罕乌拉敖包祭祀圣典”……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