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的成功不代表自媒体的胜利

2015年03月04日16:58  新浪传媒 收藏本文
柴静《穹顶之下》 柴静《穹顶之下》

  作者:郝小亮 

  柴静携《穹顶之下》回归公众视野,由其引发的讨论仍在网络上持续发酵。离职央视之后,柴静以个人名义针对雾霾问题展开调查,并最终以公开演讲和网络视频的方式将调查结果呈现在公众面前。脱离体制后的柴静,其身份转变为自由独立的媒体工作者,或者说"自媒体",《穹顶之下》的成功因此也自然而然地引发了自媒体人的一片欢呼。

  在许多自媒体人看来,《穹顶之下》甚至代表了"官媒和自媒体在影响力上的分水岭",对此我并不认同。《穹顶之下》的成功并非自媒体的胜利,而是柴静本人及其团队制造、引导舆论能力的集中体现,功劳应该归于集体,而不该过分夸大柴静个人的价值。事实上公众并非对团队的作用视而不见,而是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只有站在台前"表演"的柴静。

  任何经过事先反复斟酌和精心编排的演讲在本质上都是一场"表演",而表演者的背后则是包括策划、文案、编导在内的制作团队。从此种意义上讲,《穹顶之下》不是一起新闻调查,而是一场新闻表演。罗永浩曾在公司新品发布会上笑称自己是公司的吉祥物,这句话并非全是自嘲。对于锤子科技来说,罗永浩便是那个站在台前的表演者,幕后导演则是整个锤子团队。倘若锤子手机获得商业上的成功,你能说原因在于罗的个人魅力吗?

  当然,我并不否认柴静在此次新闻调查中的主导作用,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柴静多年的央视记者工作经历和人脉资源沉淀,才使得此次调查过程还算顺利。试想,若换做其他没有官媒从业背景和人脉资源的自媒体人,这起调查的可复制性几乎为零,即便是柴静,在采访过程中也遭遇到了种种阻力。况且所谓自媒体,不论在现行的新闻体制之下,还是在广泛的公众认知中,都仍旧是个"野路子",名不正言不顺,连基本的采访权都不具备,遑论采访和调查。

  在我看来,自媒体人完全没必要因为柴静的成功而欢欣鼓舞,甚至鼓吹自媒体较之传统媒体的种种优越,寄望改变整个传媒行业格局。《穹顶之下》的成功并非自媒体的胜利,无论从新闻体制约束还是操作难易程度上看,它都不具备普遍的可复制性,短时间内也不会新闻行业带来大的改变。它所能唤醒的只是媒体人对行业和自身的重新审视,它所能激起的只有自媒体人的满腔热血和一厢情愿。

  自媒体之所以为柴静欢呼,或许并非出于对更为独立自由的"自媒体"本身的热爱,而是对落后的充满教条主义和种种证件限制的新闻体制的不满。正如《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所言"人们似乎热爱自由,其实只是痛恨主子"。这似乎可以解释自媒体人和众多网络媒体,在视频《穹顶之下》的传播效果远超传统媒体的情况下近乎幸灾乐祸式的种种表现。

  柴静的成功引起自媒体人的集体狂欢,而集体之所以能够陷入协同一致的狂欢,原因在于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痛恨的对象,而非出于对某一项事业的热爱,当然还要有一个人来扮演领袖的角色。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别人做到了,后者就会理所当然的成为受尊敬和膜拜的英雄,这与小孩子崇拜奥特曼没有多大分别。(百度百家)

文章关键词: 自媒体 柴静 穹顶之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人大回应财政部两次借机上涨燃油税
  • 体育CBA北京加时绝杀广东进决赛 马布里38分
  • 娱乐大S产后变回杉菜!汪小菲抢镜 小S扮丑
  • 财经崔永元称转基因作物滥种已非常严重
  • 科技杭州纪委:收微信红包属变相受贿
  • 博客罗援:两会太重要不能交给明星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张国立斥艺考热:我38岁才熬出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