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著名设计师登琨艳:唤醒文化价值打造艺术殿堂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27日15:50 中国新闻网

  

台著名设计师登琨艳:唤醒文化价值打造艺术殿堂

  资料图:在上海黄浦江畔的百年老厂房内,台湾建筑名家登琨艳为两岸“登迷”签名赠书。这次出版的丛书主题为“登琨艳的‘心眼’”。十多年来,作者“用心”去看大陆的建筑。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上海打拼的台湾人登琨艳大胆地走进了昔日“上海大亨”杜月笙留下的老仓库群,并宣布要以保护性开发的方式,“捍卫”上海的“建筑记忆”,为此登琨艳被誉为“保护性开发上海历史建筑”之第一人,他还因此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文化遗产保护奖。中新社发 潘索菲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内容速览]他是台湾著名设计师,他为何不在台湾搞创作,却一头扎进了上海的旧厂房?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中,他又怎样将上海的旧仓库,改建成了艺术家的工作室?缘分为您讲述台湾设计师登琨艳与上海的不解情缘。

  主持人:本期节目,我们给大家介绍来自台湾的设计师登琨艳,有人把登琨艳先生称为 “建筑界的怪才”,为什么呢?因为其他建筑师忙着设计艺术作品,而登琨艳却把上海石库门时代的残砖旧瓦集中在一起,在上海的老房子中搭建了一个文化梦工厂,那么这个文化梦工厂是什么样的?登琨艳与那些老房子之间又发生了哪些故事呢?

  登琨艳是台湾高雄人,他从小就是个不听话的孩子,满脑子装着奇思异想。1971年,他毕业于台湾屏东农业专科学校农艺科。父母希望他做一个农艺师,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他却不甘于平庸,与生俱来的艺术细胞生长着叛逆的种子。

  [采访:台湾设计师登琨艳]

  我是在一个很普通的家庭长大,五个兄弟姐妹。可是因为我很小就离家。我九岁就离家到外头去补习,慢慢就离开家里,所以我跟家里人非常的不亲。父母就做普通生意,做小生意,我不喜欢那些事情,所以就没有留在家里做家里的事情,因为长的一点文艺青年的个性跟本事,所以我立志要离家,所以二十岁就跑到台北去。

  1975年,登琨艳拜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汉宝德为师,在东海大学建筑系当旁听生,并在汉宝德主持的汉光建筑事务所实习。名师出高徒。无论是建筑规划、设计工艺、室内装饰,庭园景观,登琨艳反复地琢磨,学得真谛。

  [采访:台湾设计师 登琨艳]

  我用毛笔写一手行草书,说我要来旁听,跟当时系主任,叫汉宝德先生。因为他接纳了我,改变了我的一生。

  那么这个很有趣的,我的故事就从此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一个学农的人跑去一所大学旁听,然后到最后结果帮人家掌管一个台湾的,几乎唯一的学院派事务所,那么工作十二年。

  1985年,登琨艳成立了个人设计工作室,其代表性作品“旧情绵绵”咖啡屋、现代启示录啤酒馆,用不锈钢材料营造现代时尚理念,被誉为台北最具新意的设计,赢得一片赞扬与欣赏。他与众不同,没有建筑专业学历,却拜师求艺,走上成功之路。

  [采访:台湾设计师登琨艳]

  当时考试反正就是不念书。我不喜欢读学校的书,从自然里头去体悟所谓人生哲学。花开花落,起起灭灭,那个其实帮助我蛮大的。这个跟佛经上面所讲的很多大道理,是有关系的。我现在很容易理解,这些东西可能跟我年轻的时候读过这一段农艺是很有帮助。

  在台湾的登琨艳有了名气,但他仍然很焦虑,渴望着突破自己。37岁那年,他带着简单的行囊,踏上了周游世界的旅程。他知道想要有大作为,必须有大境界,不可坐井观天。他阅读外面的世界,阅读别人的生活,阅读自己的心灵,积累着超越与突破的灵感。

  主持人:一个出色的设计师在自己最精壮的黄金时期,事业最得意的时候却选择了离开。这样的男人会有怎样的一个内心世界?登琨艳是要超越自己,要给自己更大的思想深度与广度。就这样他离开了台湾,一年多时间几乎跑了大半个世界,那段日子是登琨艳极其珍贵的艰苦旅行。

  在美国短暂停留的日子里,登琨艳惊奇地看到,美国虽然追求新奇变化,却没有把破败的旧海港拆掉,而是改造成当地居民与观光客云集的文化设施。带着上世纪初工业标志的火力发电站,如今是新潮的迪斯科舞厅,报废的大型建筑物不再是累赘,经过内部改装,增建一部分现代建筑,可以经营餐厅、酒吧或服装、艺术品。被新工业发展抛弃的港岸旧城区,营造出了浪漫的氛围。

  [1]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