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脊柱外科田伟教授及其团队使用骨科机器人辅助系统,成功为一位复杂上颈椎畸形患者实施了世界首例寰枢椎经关节突螺钉内固定手术,这是世界范围内医用机器人首次征服上颈椎畸形这一脊柱外科领域最为复杂的手术。而就在6天前,也是借助这套系统,团队还成功完成世界首例脊柱胸腰段骨折的微创内固定手术。
这种新的机器人辅助系统与传统的骨科手术相比有哪些优势?能为患者带来怎样的便利?
名词解释
机器人辅助系统:骨科手术新帮手
记者了解到,这套手术机器人系统由医生从临床视角主导设计,仿生构型保证了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全面的安全保护机制可确保机器人安全手术,不仅可以帮助医生完成手术路径的规划,更能精确引导内植物的植入,减少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幅减少术中的放射线暴露。同时,这一机器人系统还是一个多适应症的骨科手术平台。
■ 优势
1智能导航突破人工极限
记者了解到,接受上颈椎手术的患者先天畸形严重,因发育不良产生错位,骨头压迫脊髓,患者已经产生感觉功能障碍。另一方面,上颈椎有其特殊性。田伟介绍,上颈椎手术难度极大,从解剖学来看,在人体的发育过程中,上颈椎会发生一些变化,头与颈椎连接的地方就是比较容易发生变化的。上颈椎手术的最大挑战在于,既要找到上颈椎复杂结构的规律,同时又不能损害患者的中枢神经和周围血管。“因为这一部位有较粗的血管直接供应大脑。”
田伟介绍,之所以使用机器人,也是因为借助机器人的导航,精准度会更高。“可以说,借助人工智能设备的辅助,这台手术几乎已经超越人工极限。”
2在皮肤表面精准定位病变区域
记者了解到,接受胸腰段骨折手术的患者,术后第二天患者即恢复了正常下地行走。
田伟介绍,腰椎段的手术,传统方法也可开展,“手术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患者创伤会比较大,以这位患者为例,传统方法伤口会在30厘米左右。”另外,记者了解到,利用传统方法,人工打螺钉,虽然也有固定性,但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存在松动的可能,这也是国际上一直没有解决的问题。正因为如此,“术后也不敢让病人尽早下地。过去最长时间要术后三个月才能下地,现在三周左右,软组织愈合后即可下地。”
田伟告诉记者,这一辅助系统的利用,可以在患者胸椎段精准定位,实现手术微创,“这在过去是一个难题。”利用这一套机器人系统,结合影像设备,可以在患者皮肤表面即可精准定位病变区域,创伤减小,手术准确性提高。
3手术误差可控制在1毫米
机器人系统的另一个优势在于降低了手术误差。田伟表示,在借助机器人之前,胸腰段手术能够将误差控制在2毫米左右,“如果不借助影响设备,单纯靠解剖学知识,误差在2毫米以内的概率在60%左右。在影像设备的辅助下,误差在2毫米内的概率在80%左右,如果要将误差控制在10%以内,就需借助导航技术。”
而机器人的最大特点便是精准定位,借助导航设备可以看到人体内部的三维影像结构,给医生手术进行指导,机器人可以精确控制动作,术中自动寻找位置,将误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而国外的误差水平一般在1-2毫米之间。
伤口长度
传统手术伤口在30厘米左右,机器人手术只有微创伤口。
恢复时间
传统方法3个月后才能下地,机器人手术3周左右即可下地。
手术误差
传统方法:胸腰段手术误差在2毫米左右。
机器人手术:误差控制在1毫米之内。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张秀兰 通讯员 刘亚军
新京报制图/许英剑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