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为了研究怎么让国产大米更好吃,全国最会种水稻的人在申城聚在了一起

为了研究怎么让国产大米更好吃,全国最会种水稻的人在申城聚在了一起
2019年09月23日 18:14 新民晚报作者:新民
原标题:为了研究怎么让国产大米更好吃,全国最会种水稻的人在申城聚在了一起

来源/东方IC

新民晚报讯 (记者 马亚宁)蛋白质,这个人们心目中的“营养品”,到了稻米身上却可能是拉低“好吃度”的祸首。上周在上海举行的第333届东方科技论坛聚焦“绿色种源创新与生态农业发展”,来自国内的30多位水稻育种专家纷纷建议寻找水稻中的“绿色基因”,通过减少田间化肥使用量,将有助于提高中国大米的好吃指数。

  不少中国人去日本旅游,乐意背点大米回来,理由是日本大米好吃,国内卖得有点贵。以日本“越光米”为例,国内售价约为100元4斤米。日本大米到底好吃在哪里呢?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启发院士带领团队研究发现,中国稻米的蛋白质含量普遍比日本大米高2个百分点以上。他的团队利用人力品尝和仪器测量等方法,鉴别国内外数百个品种的稻米后得出结论:稻米中的蛋白质含量和口感之间存在直接的负相关,也就是说大米中的蛋白质含量越高,口感会越差,吃上去越少米香味。“检测数据显示,日本越光米的蛋白质含量小于6%,而中国大米的蛋白质含量却普遍超过了8%。”

  可惜的是,在稻米的国家标准中,事关好吃不好吃的蛋白质含量,却是一直被忽视的指标。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不是越多越好吗?张启发解释说,稻米并不是人类获得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夸张点算,每人每天吃一斤米饭,其2%的蛋白质含量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微乎其微,但却严重拉低了米饭的“好吃度”。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国稻米的高蛋白质含量与化肥特别是氮肥的使用高度正相关。张启发在研究中发现,即使是以好吃著称的日本大米,一旦蛋白质含量增高,口感风味也立刻“变脸”。

  田间少施氮肥,降低稻米蛋白质含量,才是种出好吃大米的关键。发掘、研究和利用水稻中的绿色基因资源,成为与会科学家们的共识。在过去的几十年,我国农业生产以“高产和超高产”为目标,成功地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了庞大的人口。但这种资源密集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严重消耗水资源、劳动力,化肥、农药持续高投入,导致了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严重矛盾。例如,我国水稻生产消耗了50%以上的淡水资源,过量施用的化肥农药加重了农民负担,还带来土壤退化、水体富营养化、高碳排放以及磷等矿产资源的枯竭等负效应……与此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一日三餐吃得饱更要吃得好,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成为“民以食为天”的重点。

近年来,许多国家针对重要的作物先后开展了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旨在获得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和种质资源,从而抢占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和种源农业竞争的制高点。我国科学家在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作物绿色基因资源挖掘与利用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绿色超级稻新品种选育”项目大力推进了水稻绿色基因的利用,创制了大量的绿色水稻种质资源;上海原创的节水抗旱稻,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大面积推广……这些科研储备与技术上的进步,都为培育少施或者不施肥的“绿色水稻”提供了良好基础,更成为种植中国“好吃稻米”点亮了指明灯。

 

我要爆料

联系电话:021-22899999

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新浪新闻公众号
新浪新闻公众号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左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图片故事

新浪新闻意见反馈留言板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2675637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1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