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黄石公:官员政绩民众心里最清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30日08:51  汉网-长江日报

  作者:黄石公(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近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统计法》,将对统计违法行为加大处罚力度,其中规定政府假造统计数据将被通报。这将使国家统计工作走上更为科学的轨道,同时也促使各级政府和官员在工作中更加勤政务实。

  然而,仅仅靠这部《统计法》还很难杜绝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数据造假行为。在我国,数据与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是紧密相关的。其潜在规律是:反映成绩的数字越高,官员的政绩越大;一个夸大的数据不仅是原产地官员的政绩,同时也是上级和上上级官员的政绩;数据统计常常不只是统计学问题,而是一个政治立场问题,夸大数据往往被视为是一种先进的体现。这样,被夸大的数据,就是一种政绩,就是一种换取“乌纱帽”的筹码。于是乎,一些地方官员们对数字造假游戏乐此不疲。远的不谈,仅2008年,全国立案查处统计违法案件就达1.73万起。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说,从近年来全国统计执法检查的情况看,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约占全部统计违法行为的60%。

  中央政府和民众近年来一直在寻找统计数据造假产生的原因,并希望能够切实改变这一状况。对于这些情况,社会上比较一致的解读是:我们过去在工作中过于看重经济增长指标,将其作为评价考核地方各级政府和主要领导干部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些领导干部要想得到上级肯定,要想升迁,免不了造假;有些地方甚至推行经济增长“末位淘汰”,迫使少数干部在考核的重压下,为保住自己的“乌纱帽”,不得不寻求作假。这一解读也许不完全准确,但却找到了“数据与乌纱帽”的内在联系。

  它们的这种内在联系告诉我们,要想彻底解决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数据造假问题,在《统计法》等相关法律制约的基础上,还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官员政绩评价体系。这个官员政绩评价体系的内容包括经济建设、社会和谐、民众口碑等各项指标的综合;而考核核心因素要从“经济增长指标”转向“民众口碑”,考核方式要从“依数据由上级定政绩”转向“靠民心由民众定政绩”。政府和官员的工作任务和意义,都是为了人民更好地生活。政府和官员的政绩如何,从统计数据中有时不能完全看出,而在人民心里最清楚。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更多关于 官员政绩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