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艰难时期下奋力转身,汽车产业按下重启键

艰难时期下奋力转身,汽车产业按下重启键
2022年04月29日 10:29 商讯

  不久前,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指引(第一版)》,明确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有力有序有效推动汽车制造、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666家企业复工复产。在公布的第一批重点企业“白名单”中,就包括了上汽大众、特斯拉、上汽通用等整车企业,以及大陆集团、中芯国际、采埃孚、安波福等知名芯片及零部件企业。

  政策的利好,对于当前受疫封锁的汽车产业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在职场社区平台脉脉上,不少汽车职场人纷纷表示期待。然而汽车产业链条冗长复杂,整个行业正常运转需要各个环节恢复到位,因此也有人对此持保守态度,同时还有人认为行业洗牌大势无可避免,马太效应之下,汽车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将进一步加速。

  01丨被扭断的供应链

  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地区,无论是整车厂还是配套零部件都是中国最发达的地方,全球前十大汽车零部件企业有九家的中国总部位于上海。受到汽车制造复杂性的影响,汽车属于高附加值产品,一辆汽车由上千种零部件和工序组装而成,小到一颗螺丝钉的停产,最终的结果都将是无法交车,这也是为何上海按下汽车产业的暂停键后,会引发外界如此关注的原因。

  在职场社区平台脉脉中,有资深汽车人就列出了各家企业的现状。目前整车厂无一例外受到了冲击,其中特斯拉从3月底开始,已停产近20天;蔚来4月9日宣布停产,成为首家拉响“停产”警报的造车新势力;上汽集团下多个车厂均受影响,上海大众冲击最大,通用、乘用车等节奏放缓。

  除了整车厂外,被疫情扭断的供应链还可能对全国汽车市场造成影响。汽车供应链涉及八大制造系统,数万个零部件,供应链条长、管理难度高。同时,汽车行业上下游间实行严格的产品认证制度,短期切换供应商难度颇大,上海本地汽车零部件厂商生产受限,进而又对其他省市下游厂商生产造成影响。

  京投会创始人海纲在脉脉平台上表示,“如果供应链无法恢复,5月中国所有整车企业可能都要停产,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无疑是一次重创。”同时也有人也将这一次的冲击,变为对中国造车格局的重新审视。

  此外,脉脉上认证为威马汽车员工分析认为,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新品牌在这波疫情中首当其冲,这些新车型上市不久,尤其刚成立几年的造车新势力供应链能力并不强,库存和供应商布局没有传统车企成熟,在疫情的催化下汽车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或将进一步加速。

  02丨忧心忡忡是汽车人的主旋律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带来对相关专业人才需求的快速增加。脉脉近期发布的《乘势而上 人才流动与迁徙2022》报告中指出,当前主要的新经济领域人才供给均明显上涨,其中涨幅较高的行业中就包括了新能源汽车行业。

  但自今年3月疫情爆发以来,汽车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加之此前原材料价格上涨,芯片供应短缺等一系列困难,从新能源车型开始的汽车涨价潮,已经蔓延到了燃油车市场。

  车企受困于供应链危机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就是靠节流来控制成本,而人员优化或者缩编成了主要手段。

  多重因素影响下,汽车产业中的从业者们也忧心未来的职场选择。

  有不少网友在脉脉平台发起提问,“疫情当前上海是否还能去?”“刚去就被裁员?”“收入减少,年终奖泡汤”等问题成为职场人心中共同担心的问题。

  但毫无疑问的是,在政策、技术、资本等多方因素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正驶入高速路。根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预测,到203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0%。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留住企业人才,不少上市公司近期发布了员工持股计划,为新能源车大战积蓄能量。广阔的行业前景、可观的薪酬待遇之下,虽然忧心忡忡,但不少职场人还是选择押宝新能源汽车赛道。

  03丨汽车人的期盼:拐点何时真正到来?

  上海首批复工复产企业“白名单”发布一周后,已有七成企业复工复产,与4月11日公布的首批三区划分相比,目前封控区和管控区的数量有所减少,这意味着更多员工具备返厂返岗的条件。

  据脉脉网友分享,上汽、特斯拉均在4月19日正式启动复工复产工作,其中,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有8000名员工返岗进行单班封闭生产,而且每天可以领400元补贴,包吃包住,总核算下来要比以往工资高出不少。

  不过也有人表示,车间的恢复生产没有想象中那么快。据了解,根据上海当前的防疫政策,一些车厂能符合要求复工的员工不到三成,而且还得小区放人才行。现在文件还没有下达至各社区居委,出于种种流程和顾虑,实际能回厂的员工很少。

  认证为环球时报员工的脉友指出,目前上海地区的疫情防控形势仍十分严峻,此种情况下,企业只能进行小范围封闭生产,对产能的拉升作用有限。在产业配套上,部分零部件企业没有开工;在物流运输上,一些物流、仓储环境消杀等条件也需要改进。基于此,预测上海地区4月的汽车产量将会出现断崖式下滑。

  对于当前复工的企业而言,职场中的员工保障与关怀也是考验。有人对封闭式的生产作业表示担忧。对此脉脉上的相关专家表示,要加强员工关怀,尽力改善工人食宿安排,做好心理疏导,医务室医护人员定期进车间寻访,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加强对员工家属的慰问和帮助。

  当谈及汽车产业何时能全面复苏时,业内对此的表态是审慎乐观。一方面,一系列幅度更大的减税降费、扶持政策的不断落地,有助于车企纾困;另一方面,如疫情在二季度得以有效控制,市场端的消费需求有望于下半年得到释放。

  “时代的一粒尘,落在每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山”,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在时代的洪流中被裹挟着,推动着,身不由已。就如同脉脉平台上,网友分享的一样:“对于上海的复工复产,车企和零部件企业仍像是顶着8级大风攀爬的登山队员:必须全身紧绷才能站稳,一不小心就会被吹得后退几步。”

  (来源:温州视线)
  (来源:温州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汽车产业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