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聚焦SCI审稿流程,艾德思论文润色缩短投稿周期!

聚焦SCI审稿流程,艾德思论文润色缩短投稿周期!
2022年05月23日 10:45

  科研人员将论文投稿SCI期刊后,通常会经历四个环节:初审、同行评审、返修、终审,依次顺利通过这四个环节,论文才会见刊发表。今天就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各个过程。

  一、初审。初审包括形式审查和主编裁定。形式审查包括基础信息(题目、作者信息等)检查、重复率检查、语言检查、是否一稿多投等。然后再由主编决定论文是否值得送审,也就是进入第二环节。很多期刊在初审时就会拒掉一半的论文,拒稿理由基本是您的内容不适配我们期刊的专业需求等等。初审速度一般比较快,投稿(submit)状态后一周内便会进入编辑处理稿件(with editor)这个状态,再由编辑邀请同行专家进行稿件评审。

  这一环节最容易被忽视的就是语言问题。SCI期刊作为国际期刊,对英语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如果你的语言水平没有达到期刊发表的要求,编辑会退回你的稿件,并在邮件通知中明确告知你的论文语言需要进行母语润色。艾德思正是提供英语母语级别润色的学术机构,多年来致力于帮助非英语母语人士解决语言问题。艾德思签约的都是欧美等地区高校、研究院所的科研经验丰富的教授学者,为广大科研人士提供英语母语润色,并提供润色证明,润色证明可向期刊证明该文章已达到发表级水平。投稿前就做好润色,能够避免论文被要求修改而耽误的时间,加快投稿进程。

  二、同行评审。这是论文投稿后最重要的一关,也是决定论文投稿周期长短的一关。一般由2-3个(少数期刊是4个)审稿人针对文章内容进行审阅和专业点评,并最终决定论文是否具备发表在该期刊上的资格。审稿时长大多为1-3个月,有的期刊为半年,个别顶刊如《Nature》、《Science》,甚至长达一年。一般不建议作者催稿,实在需要催稿,也建议在同行评审(Under review)状态维持3个月以后再向编辑写信询问。

  有时形式审查会不够严格,SCI论文中如果存在较多的用词不当、表达不清、中式英语运用较多等语言问题,就会在这一环节影响审稿人阅读甚至使其被误导,这样的情况可谓是得不偿失。艾德思论文润色正是通过解决语言问题,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使作者的论文内容能够更简洁、专业、精准地传达到审稿人那里,从而提升审稿效率,缩短审稿周期,加快论文整体投稿进程!

  三、返修阶段。只要没被审稿人拒绝,文章就有被接收的可能!所以,作者只需要按照审稿人提出的意见认真修改,逐条答复审稿人的问题,在期刊要求的时间内按时返稿,被接收的概率就很大。返修分为大修和小修,大修1-3个月,小修半个月到一个月,返修期间可能涉及某些实验的补充,作者需要把握好时间进展,必要时可以向编辑写信申请推迟返修稿提交时间。艾德思优质润色服务可在作者返修向提供20%新增字数的免费润色;而全程润色和科学润色服务是一直润色至作者论文被接收为止。

  四、终审。文章返修后会再次发给审稿人审阅,编辑会根据审稿人的反馈意见做出接收还是拒绝的最终决定。当然也不排除二次、三次返修的可能。直到文章被接收,编辑会发邮件通知作者进行校对(proof):信息确认,基金号、图片格式校对等。作者校对完成并反馈后,就可以等待论文见刊啦!

  SCI论文审稿通常就是以上这些流程,在期刊编辑通知你论文被成功录取前,无论到哪个流程,论文都有可能被拒。所以作者要在投稿后及时关注稿件状态,防止遗漏重要信息。

  最后,艾德思祝各位作者投稿顺利,成功见刊!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