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手机厂商加码造车后,车企开始“逆流搞机”。
日前,蔚来、吉利等车企造手机的动作又有了新的进展:先是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在媒体访问中透露,蔚来将在不久后推出手机,和蔚来电动汽车进行配搭;紧随其后,又有消息传出吉利已完成对魅族的收购事宜,目前已经处于交割阶段。
在职场社区平台脉脉上,关于车企造车的线索也不少。有加入吉利手机业务的脉脉网友分享工作氛围和薪资待遇;也有放弃蔚来手机offer的脉友表示,薪酬结构中股票比例很大,且按每股38美元的价格计算,觉得不划算;还有不少脉友在积极寻找车企手机业务线内推的机会。
毋庸置疑,智能汽车正在成为下一个超级智能终端,手机与汽车的融合朝更深一步发展。在政策、市场等多重利好因素下,苹果、华为等实力雄厚的手机厂商入局造车,是向着新风口寻求突破。
但在手机市场呈饱和趋势下,吉利、蔚来等车企为何选择进军手机领域?这到底是战略需求还是不务正业呢?
市场变化之下,身处其中的职场人处于怎样的生存现状?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这种行业融合发展的?一场围绕车企造机的行业探讨在脉脉上展开。
01丨智能化的弄潮儿
于手机行业而言,市场已然进入存量时代。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国内手机出货量8742.5万部,同比下降30.3%。也有消息称,中国三大手机厂商小米、OPPO和vivo已通知供应商,二季度以后的订单量将比此前计划减少20%左右。
从手机出货量来看,智能手机踏入低谷期已是现实,而在手机市场流量见顶的环境下,车企投入造手机的战略立足点又在何处?
在脉脉上掀起的讨论中,大部分脉脉网友认为,车企造手机的背后是汽车与手机的智能生态联动。
“车企造手机只是一步小棋,(实际上)是要进行汽车、手机的联动”,“未来的趋势会是汽车+手机深度绑定,搭建整个智能硬件生态”,讨论如是说。
事实上,吉利汽车李书福也曾在公开场合表示:"手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带来车机更好地发展;车机更好地发展,就能够推进智能座舱水平的不断提升,从而能够帮助智能电动汽车竞争力不断地提高。"由此可见,在智能网联时代,汽车作为一大移动终端,与智能手机的界限逐渐模糊,汽车场内竞争从硬件设备转战软件生态,向车机深度融合方向发展。
不过,车企搞机背后真的只是想“联动”吗?有脉友给出不同的观点,认为车企“要的是手机团队及经验,未来手机不一定会持续存在,手机功能可能被智能手表、笔记本、车载等设备替换”。
这一观点,与宝能汽车内部人士告知媒体的观点不谋而合,智能汽车越来越“软”,越来越依赖操作系统、软件以及芯片技术,而这些技术与手机是相通的,“车企在造手机的同时,也起到了锻炼队伍、储备人才的作用”。
无论是为了更好实现汽车与手机的智能生态闭环,还是锻炼队伍能力,亦或是抢占手机市场份额,作为智能化的弄潮儿,车企造车似乎怎么看都有理由。
02丨前路在何方
车企造机的布局已然展开,下一步的棋子,将如何落下?
在脉脉上,网友们积极发表着自己的看法。作为造车新势力,蔚来的“用户思维、智能技术、硬件能力”等方面的逐步成熟,使其选择了自研手机;而就传统车企吉利而言,在“软件系统和内容生态运营”的技术短板下,“从零开始”势必将更加拉大与新势力车企的距离,“收购手机品牌”、“在体系化的开发环境下进行指导”,就成为其缩短手机业务发展链条的不二捷径。
与此同时,基于手机行业饱和的现状,不少脉友对车企手机的市场前景表示担忧,在苹果稳据高端市场,华为、OPPO、VIVO、小米等瓜分中低端市场的环境下,车企手机的未来市场方向并不明朗。此外,海信、格力等非手机厂商下场造机的“惨淡收场”也让脉友们忧心车企将重蹈覆辙。
不过站在手机市场的红海之外,消费者使用意愿也是车企造机需要跨过的一大难关。在“品牌认可度、性能、外观设计、系统体验”等种种因素影响下,消费者是否会“为了开车一个场景而买一部手机”,这不仅是对车企手机的权衡,更是对其汽车产品的考量。
对于车企造机的市场定位,也有脉友从汽车行业本体着眼,认为车企造机看中的并非手机市场,而是“汽车市场的延续”。就吉利汽车而言,收购魅族、加码手机业务,将拓展其“汽车市场的延续空间以及多元布局版图”。认证为吉利集团员工的脉友也表示,吉利布局手机板块,“主要看重的是车机交互”,手机将成为汽车的遥控器。
事实上,对于汽车厂商而言,搭建起车机互联的通道,不仅是“车钥匙”等硬件的融合,更是其构建智能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对于车企造机这步棋,更多脉友也倾向于将其看做是企业在智能化路上的加速器。就智能化发展而言,手机无疑跑在汽车前面,车企造机在一定程度上能“拉齐”技术水平,并将车机技术整合为更智能化的应用。正如脉友所说,“车是重要的智能终端,手机是更重要的智能终端,要做全场景智能体验,顶级玩家必须两个都有”。
能够确定的是,在智能化浪潮下,手机与汽车必然走向更高程度的融合,汽车生态链战争已经打响,未来智能生态链的建设将引导汽车如何发展,值得拭目以待。对于职场人而言,正如互联网造车对汽车人职业发展的路径开拓,在车企造机发展下,行业与技术的碰撞融合所产生的复合型人才缺口,也将助力众多职场人踏浪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