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光铭艺术:数字藏品的发展,不为投机只为艺术

光铭艺术:数字藏品的发展,不为投机只为艺术
2022年06月30日 16:41

  对比时下火爆的元宇宙和Web3.0赛道,海外NFT结合以太坊等开放公链的核心优势,去年迎来“破圈”之年便随即进入起飞阶段;博物馆、原创艺术家、流量IP等众多领域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凭借NFT在各自领域拔得头筹。

  与此用时,国内也逐渐认识到NFT激起的加密艺术浪潮,或打开数字艺术全新想象空间;由于国情特色原因,国内更多的是以数字藏品形式出现。不少用户被海外NFT金融属性深深吸引,在暴力诱惑驱使下转身投入数字藏品领域期望一夜暴富,然而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

  公开数据显示,截止今年上半年,国内数字藏品平台总数量超过500家,仅5月份一周工作日平均藏品发行量便超过10万件;另外根据NFTGO平台数据计算:NFT市场总市值已由今年2月366亿美元的高点跌至226亿美元,跌幅超过38%,NFT单日交易额由33.94亿美元的高点跌至1.5亿美元左右,下降了95.5%。甚至近段时间连“亚洲天王”周杰伦亲自站台的Phanta Bear项目地板价一度暴跌96.6%,昔日的明星效应加持一去不复返,这不禁让大家深刻反思:数字藏品的发展,到底何去何从?

  其实对行业了解的朋友或许察觉数字藏品已经严重偏离“收藏”的本质,早已变得没有那么纯粹;现如今数字藏品在大量资本和“职业玩家”的无序涌入下,不仅成就了一条灰色产业链,而且还鼓吹起一个隐形且巨大的泡沫。

  身为数藏行业一份子,光铭艺术始终认为数字藏品的核心价值是以虚促实,赋能实体经济的发展;随着行情遇冷以及国家指导政策逐步落地,早期投机现象必将不复存在;结合区块链技术在数字化领域所有权确权、流通方面的核心优势,数字藏品未来更多发挥的是艺术价值和收藏属性。

  众所周知,数字藏品作为融合了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艺术的全新展示形式,其通过区块链技术验证其唯一性和所有权;加上数字藏品与艺术品在属性上都具有非同质化的特征,这一点从本质上就解决了艺术创作和所担忧的作品版权问题,使用户收藏数字艺术作品概率大大增加。

  当数字藏品艺术价值被进一步认可,便会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藏家的融入,激发艺术创作者热情;当然除艺术创作者之外,类似音乐家、作曲家、时尚媒体工作者等各行各业创造型人才的加入也会不断为数字藏品注入新鲜力量。

  数字藏品一方面在具备艺术价值,满足创作者和藏家多元化藏品需求之时;另一方面数字藏品本身也是IP的强化剂,通过与实体经济融合,能够有效推动产业模式、产业业态创新、赋能产业和商业变革。

  例如新华社与乡村振兴结合的数藏类型,上海与文旅产业结合的数藏类型,光铭艺术与传统影视产业结合的数藏类型,都是数字藏品赋能实体产业的初步探索和尝试。诚然,数字藏品IP为实体产业消费赋能,主要基于供需双方本身;对于数字藏品供给方而言,通过打造数字藏品IP主,为品牌赋能继而推动发展;对于需求方而言,创新消费体验也是扩大需求群体,建立稳定成熟市场的关键因素。

  在数字藏品IP为实体赋能打造的过程中,无论基于数字藏品供给方视角还是需求方视角,关键还是需要从IP本身的艺术文化基因里下功夫。纵使前期种种拉高价格炒作行为,但带来的只是短暂的热闹,毕竟炒作是无法持续的,最终数字藏品的核心价值还是要归于IP艺术价值本身,例如CBA、冰墩墩、热门影视动漫品类等。

  纵观行业当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将目光聚焦于数字藏品花式玩法,花样频出的噱头、光怪陆离的产品,逐渐偏离了数字藏品本身的意义内涵。究其本质,数字藏品并非等于投机炒作,数字藏品的核心意义在于“藏”,在于三年五载之约的珍藏,在于深厚情感维系的典藏;从这个角度看一本经典书籍、一段值得纪念的影视片段、一件极具代表性的物品,都可以衍生为一份值得长期珍惜的数字藏品。

  综合来看,数字藏品领域花式炒作的命运终将昙花一现,正如光铭艺术CEO所描述的那样:未来数字藏品行业发展趋势必将回归艺术价值本身,那些倾向于投机炒作的数藏平台必然被数字化浪潮所淹没。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于安绪

NFT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