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体积速度新突破,Anker的氮化镓新技术会让充电器行业再次进化吗?

体积速度新突破,Anker的氮化镓新技术会让充电器行业再次进化吗?
2022年08月01日 18:13

  这是一个移动智能设备快速普及的时代,手机、平板、笔记本等各类电子设备遍布几乎每一个人的工作生活场景中。而无论这些设备的形态如何变化,充电都是最核心的需求。得益于Type C等接口的规范化,用一款充电器来满足所有智能设备充电需求的设想,变成了现实。现在,第三方充电器市场已蔚然成风,用户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充电器产品。

  随着手机等设备的进化发展,充电头产品也在逐渐变化。一方面,多口充电器更多了。相比单口,多口充电器的好处是可以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大大提升了充电效率。另一方面,充电器的功率大幅增加。多口充电器需要有更大的总功率来分配个不同充电口,同时手机行业里充电功率在疯狂内卷,也带动了第三方充电器的功率增加。现如今,市面上受欢迎的充电器以65W以上的多口产品居多。

  不过,市面上的充电器品牌虽然多,但真正做出差异化的却很少。以小雷的观察来说,通常情况下,用户在选购充电器的时候,一般考虑的因素就是功率、充电口数量和价格。无论是技术还是功能维度上,大部分品牌的充电器产品都存在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它们或许可以满足最基础的需求,但提供不了更高端更深层次的差异化价值。

  2018年,Anker安克推出了第一个氮化镓充电器 ,将氮化镓材料首次用在了充电器上,在整个行业内掀起了一股氮化镓风潮。氮化镓技术的普及,大幅降低了充电器的重量和体积。不夸张地说,这算是近年充电器行业里最大的一场技术革新。

  一直以来,Anker在市场中都是以高端和技术型的品牌形象示人,扮演着行业引领者的角色。7月26日,Anker召开2022旗舰新品发布会,并公布了最新技术成果GaNPrime™全氮化镓多口快充系统。作为充电头氮化镓首次变革的发动者,Anker这次的全氮化镓系统又能带来哪些新变化?

  Anker秀肌肉:7款旗舰新品和4项充电技术

  这次的发布会上,Anker推出了7款旗舰充电器新品,包括150W 3C 1A、120W 2C 1A、65W 2C 1A、140W单口四款充电器。新品已经在天猫小黑盒上线,还有新品优惠。

  它们基本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细分需求,比如120W充电器可以同时给轻薄本和手机充电,无论是功率还是充电口数量都足够了,150W充电器可以同时给2台笔记本电脑充电。而140W单口款则适合给支持最新PD 3.1协议的笔记本使用。4款充电器的体积都比其他品牌的小30%,而120W从电器的体积甚至和其他品牌的65W差不多大,对不喜欢大块头但又想要大功率的用户而言是个福音。

  Anker这次还发布了两款移动电源。其中24000mAh移动电源兼容PD 3.1,功率高达140W,并且是输入输出都是140W,各方面都称得上豪华。无论是给移动电源快速充电,还是给笔记本手机补充电量,这款产品都能极为高效地完成任务。另一款是移动电源和充电器二合一,在移动电源状态可以达到30W功率,充电器状态可以达到65W,远离充电焦虑。

  另外一款新品是65W插座,它可以看作是插座和充电器二合一产品,比较适合出差的酒店场景。

  但相比于产品本身,它们背后的GaNPrime™全氮化镓多口快充系统,或许更值得关注。简单来说,Anker联合5大芯片厂商,将氮化镓技术的革新提升到系统级,其中包含多项独家自研技术。具体而言,它以氮化镓材料技术为核心,辅之以自主研发PowerIQ™技术、AI智能控温技术2.0和创新堆叠技术,让落地的充电器产品整体实力和用户体验大幅提升。

  其中,Anker这次的氮化镓技术升级,作用主要体现在充电效率提升和损耗降低。以新品中的120W和150W两款大功率充电器来说,它们采用了Anker和半导体龙头企业英飞凌联合推出的HFB架构。这个架构的主要特点是将两个氮化镓集成为一个,同时还把驱动电路集成起来。极高的集成度一方面释放了宝贵的空间,让充电器体积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则大幅提升了电流端到端的效率,Anker官方提供的具体数值显示,系统充电效率高达95%,损耗降低21%。另外,这两款充电器上的功率芯片,则来自纳微半导体,同样是氮化镓材料,相比传统硅材料,损耗又大幅降低。

  而Power IQ™4.0技术的主要看点是全时功率分配技术,具体来说,搭载这项技术的Anker充电器产品,在给多台设备充电时,会实时监测设备需要的功率,然后在不同C口充电口之间动态调整。这项功能在业内还是首次实现,对用户而言,有了它就不需要手动切换充电口。考虑到现在市面上还有很多充电器不同充电口的功率是固定的,Anker这点带来的用户体验就好太多了。

  AI智能控温技术2.0从名称其实就很好理解,即充电器本身的温控和安全机制。对充电器产品而言,性能外观这些都很重要,但安全则是一切良好体验的前提。早在功能机时代,我们就听过太多因为使用山寨充电器导致安全事故的案例。Anker AI智能控温技术2.0升级了温度检测频率,每天可以监控300万次充电器温度,将安全性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Anker的创新堆叠技术最直观的好处就是让充电器的体积小到极致,但具体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为此Anker要专门定制元器件,甚至要采用榫卯技术进行搭配,还得考虑散热等因素。从最终的结果来看,此次登场的七款新品,体积基本都比同类型竞品小一圈,外观优势极为明显。

  创新科技破局行业同质化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Anker的产品优势,背后是技术领先。GaNPrime™全氮化镓多口快充系统中的每一个技术内涵,落地到每一款产品上时都能转换成实打实的产品力和用户体验升级。而要实现这些,并不容易。

  实际上,充电器行业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不同品牌都可以比较低的成本获得方案,然后推出产品、开启宣发。然而,这也产生我们前面提到的问题——同质化。如果某个品牌,想要在充电器产品的某个方面实现一点突破,大概率会发现市面上没有现成的方案或者方案成本很高。换言之,一个充电器产品可以轻松做到80%的满意度,但从80%提升到99%则会无比困难。

  Anker无疑走了一条更加困难的道路——给用户提供接近100%满意度的产品。首先,它和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巨头合作,包括英飞凌、南芯、英诺赛科等,在关键芯片技术上不惜工本。这方面,Anker远比竞争对手要更加深入,在氮化镓技术上更是把友商甩在了身后。

  其次,在自研技术上持续投入、不断优化沉淀,像Power IQ™4.0、AI智能控温技术2.0等都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离不开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迭代。当然,这离不开Anker领先行业的研发实力和2000+研发人员的努力。

  另外,在战略上,Anker坚持了长期主义。这种理念意味着要克制住短期的诱惑,不能片面追求短期的投入产出比,而能做到这点的企业,不光在充电器行业,在其他行业也都是凤毛麟角。

  幸运的是,Anker已经用成绩证明了自己道路选择的正确性。市场调研机构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Anker 2021年氮化镓充电器零售额全球第一,是毋庸置疑的第一氮化镓充电器品牌。而这距离2018年Anker推出首款氮化镓充电器、引领行业变革,不过短短几年时间。

  对用户而言,Anker GaNPrime™全氮化镓多口快充系统和旗舰新品的推出,给大家带来了更好的充电器产品、更优的体验和更高端的选择。与此同时,Anker也给行业提供了技术和产品方向指引。不难猜测,Anker这次秀肌肉后,其他充电器品牌,也会在氮化镓技术上做文章。如果Anker推动的二次氮化镓技术革新能带来全行业的变化,那无异于再次改变世界。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充电器Anker

图片新闻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