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百家农商银行常熟共话未来,新希望金科等跨界代表参会

百家农商银行常熟共话未来,新希望金科等跨界代表参会
2022年08月03日 12:25

  7月28—29日,在银保监会指导支持下,中国农金30人论坛·农商银行20年改革发展年会圆满结束了两天的议程,在农商银行改革的发源地之一——江苏常熟正式落幕。

  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原中国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原中国银监会副主席史纪良,中国银保监会原副部长级干部于学军等重量级嘉宾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和讲话。江苏常熟市委书记周勤第,江苏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吴万善,江苏常熟农商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薛文也作了精彩发言。

  大会现场

  两天的议程中,来自全国14家省级联社、100多家农商银行的董事长/行长以及新希望金融科技等知名企业的嘉宾汇聚一堂,围绕“农商银行改革发展20年使命担当”、“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商银行发展路径”、“城区农商银行改革发展”、“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模式”四个重要议题进行沟通交流,大会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500万次。

  大会现场,面对金融“数字化、非接触”浪潮持续升温,“农商银行数字化转型模式”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与会农信机构理事长、主任、董事长、行长等高级别嘉宾纷纷聚焦如何实现信息化赋能、数字化驱动,从而全力推进零售转型。

  在“数字化赋能普惠金融发展”专题研讨环节,作为国内农业巨头——新希望集团发起成立的数字科技企业,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执行总裁周旭强应邀参会,并就“数字化赋能普惠金融发展”进行了专题演讲。周旭强以“跳出银行看银行”的视角,结合对市场、用户、宏观政策等多方面的洞察和服务经验,分享了一些思考和数字普惠的落地路径。

  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执行总裁周旭强

  在普惠金融的使命与痛点方面,周旭强结合服务370多家银行的实际经验和市场洞察指出,农商银行作为地方普惠金融主力军,自创立起就是姓“农”为“农”,在客缘、地缘等方面具有先发优势和深厚积累,在践行普惠助力乡村振兴方面责无旁贷,但现状却是农信机构“投放难”和三农群体“贷款难”之间的矛盾。症结就在于缺乏风控的抓手,传统的线下作业审批效率低、操作风险高,在县域及以下地区存在显著的服务局限性。

  此外,周旭强还总结了农金机构数字普惠产品方面的三个问题:一是市场上缺乏有足够品牌影响力的明星产品;二是数字化风控能力不够强、营销运营体系不够健全、系统支撑能力不够完备;三是普遍对数字化转型认知不足,数字化文化氛围尚未形成,在顶层牵引、考核激励等方面存在不足。

  同时,面对全国10余家省级联社/农商行以及百余家农商银行高管,周旭强还提出了农商银行数字普惠金融的三大突破口:一是深耕本土,用全员营销打破流量依赖;二是差异化经营,用前瞻布局建立错位竞争优势;三是巧借外力,用生态合作构建敏捷能力。

  圆桌对话环节

  在随后的圆桌对话环节,新希望金融科技公司执行总裁周旭强作为主持人,与长沙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善良,新疆阜康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冬梅,常熟农商银行党委委员陆鼎昌共话数字普惠业务发展中的现状、痛点与期待。

  在数字浪潮的背景下,“科技+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是当前银行在竞争中取得先机的关键。在对话中,三位区域农商银行高管均对人才的引进和培育问题表达了关切。在大行不断下沉和人才虹吸的背景下,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区域性银行的一大难题。

  对此,周旭强表示,人才缺乏、资源有限、科技不足是掣肘农商银行等中小银行机构数字普惠发展的现实难题。目前,通过与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尤其是融合“懂科技”与“懂业务”的综合性技术服务商,来解决获客、风控、运营、系统等相关问题是一条可选路径。但是,传统的分散采购,各模块单独建设可能造成“九龙治水”的困境,在系统协同、数据对接、迭代响应等方面遇到阻碍,而新希望金融科技开创的“整装交付”模式,就是针对这一痼疾推出的创新解决方案。

  沈阳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冷晗

  在“数字化赋能普惠金融发展”专题研讨环节的最后,沈阳农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冷晗以“数据之外,模型之上”为主题,分享了中小农商行数字普惠的数字化经验。他介绍,2020年11月,在考察了32家科技公司模型技术之后,选择新希望金融科技为“辽宁省小微基地综合平台”装入“芯”,并介绍了作为一家东北中小农商行如何实现数字普惠转型,并逐步构建起系统性科技能力的落地路径。此外,他还介绍了沈阳农商银行如何创新构建智能数据服务平台、数字化业务营销平台、全渠道支付平台等三项辅助(基础)体系以保障自营类和合作类产品更健康、科学地发展。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