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必易微BMS新品亮相!3-18串锂电池高精度监控和保护器强势出击

必易微BMS新品亮相!3-18串锂电池高精度监控和保护器强势出击
2022年08月18日 14:16

  近年来,随着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革新,锂基化学电池应用已经从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设备普及到工业、医疗、智能家居、汽车等更广泛的领域;同时,在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得到快速发展,储能电源也逐渐兴起。在此背景下,高可靠性、高采样精度的多串电池监控芯片成为实现锂电池安全应用和发挥电池潜力的电池管理系统要件。

  相关研报指出,电池管理系统(BMS)是所有电子设备的电能供应中枢和纽带,负责所需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等管控功能,实现电池单元的智能化管理及维护,使得电压和电流应保持在设备可以承受的规定范围内,让电池的使用更加安全、高效、长寿命。

  在刚刚闭幕的2022国际集成电路展览会暨研讨会(IIC)上,必易微电源管理总经理王轶为大家带来了公司BMS新品——多串锂电池的高精度监控和保护器,率先实现国内支持18串锂离子电池组的高可靠性、高集成度、高精度监控、带全保护功能的产品突破,助力锂电池的工业应用。据了解,该系列产品是由王轶带领的一支优秀团队开发设计,其本人曾就职于德州仪器,任产品线总经理。会上必易微(688045)还斩获“2022中国IC设计成就奖之年度创新IC设计公司”,并入选China Fabless100排行榜Top10 PMIC公司。

  (必易微电源管理总经理王轶)

  高集成度、高延展性BMS芯片,助力工业锂电增效降本

  作为国内高性能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供应商,为紧跟市场需求、助力多串锂电池工业应用,必易微此次推出了内置均衡功能、保护齐全的多串电池监控芯片,分别为支持3-10串电池组的KP62010,以及支持3-18串电池组的KP62030。在“独特创新、易于使用”的研发理念下,必易微的多节电池监控KP620X0系列具备较优异的可靠性、延展性。

  首先,在可靠性上,必易微的电池保护和监控方案包含了多种失效检测机制,除了常见的过欠压、过温、过流、短路以外,还集成了断线检测、负载检测、充电器检测等来保证系统可靠运行。为了应对较大功率的应用,必易微强化了充放电的驱动能力、增加了预充预放功能。110V的高耐压,设计上减少热插拔时候的浪涌电流应力,更好地提高电池系统工作的耐受力和延长电池系统使用寿命。

  其次,在产品延展性上,多节电池监控KP620X0系列内部集成16-BIT高精度电池组电流检测和14-BIT高精度电压检测,支持3-18串电池电压采样、6个温度采样、1个电流采样的BMS应用。终端客户只需要使用统一的软硬件便可实现不同串数的需求,减少开发的难度和成本。基本可覆盖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应用,如锂电储能、动力电源、电动工具、智能家居等场景。

  与此同时,该系列产品多项技术做到国内领先,如,可实现低浪涌应力的系统启停、支持电池接线乱序连接、电池连接线负压耐受、保护功能完备等,且系统方案简单易用,可靠稳定,设计导入快捷,产品的技术先进性显著。

  自主品牌BMS迎来利好,必易微创新产品逐渐多元化

  电源管理芯片作为模拟集成电路最大的细分领域,同时伴随着物联网、新能源、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伴随下游市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到2026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565亿美元,2018-2026年复合增长率为10.73%。

  必易微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电源管理芯片的研发和销售,并于今年5月正式登陆科创板。可以看到,必易微由LED驱动芯片起家,随着研发能力的持续精进以及对市场的不断探索,已全面布局AC-DC、DC-DC、驱动 IC、线性稳压等产品领域,此次新品推出,意味着必易微再添电池管理业务版图,在扎实的研发技术的带动下,必易微自研矩阵带来的规模效应逐步展现出来,凭借核心技术、领先产品与优良服务,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完整电源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

  安信证券指出,中国具备电子产品终端整机及电池产业链优势,在发展自主品牌BMS方面具有较强话语权,且国内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强劲需求成为全球锂电池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政策积极扶持,国产替代进程加速,自主芯片行业有望更上一层楼。

  随着技术的积累与市场的逐步开拓,必易微在消费电子、工业控制领域已经建立起较大的品牌影响力,下一阶段的发展将持续地把产品推向研发和认证周期更长、性能及可靠性要求更高的通信及计算机、汽车电子领域,积极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向成为全球卓越的芯片设计公司迈进。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