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专访施懿珊:用心培养更多民族舞文化传播者

专访施懿珊:用心培养更多民族舞文化传播者
2022年08月25日 11:30

  (文/杨裕)民族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根植于华夏这片沃土之中,表现民族生命力,反映人类的社会文化生活。舞者通过肢体动作表演,体现出对真、善、美的弘扬。施懿珊,民族舞艺术巨匠,编舞师,中国舞蹈家协会金牌教师,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评审,云南舞蹈家协会会员,现任云南艺术学院资深舞蹈教师,代表作有《嘎山乌春》《孔雀飞来》。她凭着对舞蹈的热爱和执着,日复一日的辛苦练习,不断成长,磨炼出顶级的舞蹈水平。多年来她参加各种比赛,登上过国内外数十个舞台表演,为舞蹈届贡献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拿到不少知名奖项,同时也积累了优秀的教学能力和艺术素养。2019年国庆70周年庆典活动上,“七彩云南”作为美丽云南的形象代表亮相天安门,独具魅力,辨识度极高,云南彩车上身穿白色孔雀的舞蹈演员施懿珊也因此被更多人熟知,并和团队获得了国庆70周年游行活动官方颁发的的最高奖项:华美奖。

  从舞蹈演员到舞蹈教师,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舞蹈梦想,施懿珊是中国民族舞蹈事业的创新者之一。运用动作捕捉技术辅助教学,人工智能自动编舞,在舞蹈届里,她的能力让很多人难以企及。如今她致力于民族舞蹈教育领域,言传身教,努力把学生们培养成未来之星,推动了民族舞蹈的传承和发展。

  著名舞蹈家潘志涛就曾对她说:“你的舞蹈事业在未来会十分精彩。”施懿珊备受鼓舞,也让她更加相信舞蹈世界是自己的心之所向,她立志用更多原创作品打动观众,对热爱舞蹈的学生们奉献爱与关怀,为民族舞蹈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今天有幸采访到施老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更深入地了解这位舞蹈精英。

  记者:您是如何跟舞蹈结缘的?

  施懿珊:我在家人的支持下4岁起就开始学习舞蹈,我热爱舞蹈,喜欢中国民族舞的本真和纯粹,也喜欢自己每次跳起中国民族舞时自信舒服的状态,考大学时没有过多犹豫,报考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舞专业。大学毕业后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加入艺术表演团,然后就是在成为专业舞者的道路上默默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记者:你是一个成熟的编舞师和优秀的舞蹈老师,创作出很多经典作品,观众很是喜欢,听说你研发的一些创新舞蹈系统经投入使用后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研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期间是怎么处理难题的?

  施懿珊:肯定有困难和局限,但我本人不喜欢找借口,只有迎难而上。我的感知比较敏锐,喜欢新鲜的事物,我参与研发工作时总是需要咨询很多电脑技术专家的专业意见,学习很多新知识,他们给了我很多帮助,然后反复试验研究,最后成功使用动作捕捉、人工智能等尖端科技来作为技术载体研发出创新舞蹈辅助系统,当时我就坚信研发成果对行业有积极的意义。

  记者:您一直致力于帮助热爱舞蹈的人实现艺术梦想,并多次曾担任过专业舞蹈大赛的评委,给予了很多学生鼓励和建议,深受学生喜爱,您作为教师对他们个人未来的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施懿珊: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必要的事情,我未来仍会坚持这么做。我看到很多人觉得跳舞很苦很累有放弃的念头,我就不由自主地想去鼓励,想方设法让她们坚持下来。在教课过程中我注重因材施教,用独特的方法教让学生掌握需要的内容、多年来的教学生涯中我培养了优秀的舞蹈尖子生,也能带领学生们不断去突破自己的界限,迅速提升她们的艺术技能、舞台经验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样做的意义不是为了我个人的成就感,而是为了国内整个民族舞蹈届的长远发展。

  记者:您对未来有什么计划?

  施懿珊:我预计今年会完成5部编舞作品的任务,担任超过10场重要民族舞蹈活动的评委,也会继续关注前沿科技创新在舞蹈教学上的使用,借助新技术的力量让我们的民族传统舞蹈走出国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云南省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