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岸的潮水与钟声在岸边回荡,上海作为全球国际城市的经济活力在霓虹中逐渐复苏,时代挟带着所有人的期待向前奔涌。
和城市活力一起躁动的,还有上海年度最大规模土拍 —— 第三批次集中供地热况:名单横跨浦东新区、静安、徐汇、普陀等12个区,而许久没有声音的华漕终于出让MHPO-1403单元53-01新住宅地块,以超高势能的配套环境和溢价率成为整场的点睛之笔。
后疫情时代的更多样、更国际、更开放的生活功能需求,考验着每个区域的创造力,而土拍市场如此关注闵行华漕的原因,就隐藏在上海2035战略的字里行间。
part1 一场向CAZ区域进阶的对话,在上海开启
从2000年GaWC机构发布第一版报告开始,作为世界级城市影响力最高等级的Alpha++级序列就雷打不动,只有伦敦和纽约两个城市上榜,从未有第三个城市进入到这个阵营。
在最新的榜单中,Alpha+等级的上海位列第五,仅次于国际城市香港之后。
其实无论是繁忙的 【伦敦金融城】还是【纽约曼哈顿区】,这些城市都经历了新城人口流失、老城活力衰落等挑战,而从传统CBD升级而来的“CAZ中央活动区”,重新改写了板块乃至城市的命运与格局。
CAZ到底是什么?在《伦敦规划2004》中首次正式提出CAZ概念:中央活动区(Central Activity Zone, CAZ)是通过规划政策促进金融、零售、旅游和文化功能及活动复合发展的边界形态。
同时这种模式具有三大特性:首先是产业类型多元,CAZ比CBD多出了科研、教育、文化、娱乐等功能。其次是服务人群多元,CAZ不仅包含了商务人群,聚集了科研、教育等多行业从业人群,复合的功能还带来了旅游人群、居住人群。而活动时间多元是最具颠覆性的特性,CAZ从CBD的工作日8小时覆盖成为24小时活动覆盖,利用夜经济给中心城区带来全新活力。
CBD向CAZ的发展,体现了城市规划理念的发展,从单一功能分区向多功能混合使用,从重视物质建成环境转向强调生活品质,从强调总量增长转向提升生活质量,无论过去还是未来,都将是成就世界级城市发展的关键。
上海敏锐地嗅到这份机遇,早在2016年同样提出建设全球级CAZ区域的目标。
目前上海已成熟的CAZ区域基本紧邻着“一江一河”的黄金水带,占地仅约上海总面积的1.2%,却贡献了全年25%以上的GDP,预计在未来将突破45%。
最典型的案例,便是承载了大量跨国企业与金融总部的前滩,以多个商业中心打破传统商场格局,高级酒店与生态公园也很好地承接了从浦东大区乃至长三角的商旅需求,在这里生活正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对于而言,想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要在商业模式和布局体系上进行创新,更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吸引更多跨国企业与品牌,将这份势能辐射至长三角, 带动一片城市群的崛起与改变。
让城市中心更多元,是探索CAZ之路的起跑线,带着下一个世代的城市生长的价值机遇,天赋异禀的大虹桥枢纽,正上演这种新型的城市生长形态。
part2 从虹桥背后,前湾走向世界舞台前侧
短短十年,虹桥商务区就出了两版规划,光是草案就长达126页,而奠定上海未来十几年发展前景的2035上海总体规划,也就186页。
打开地图便会知道,虹桥是承载CAZ落地的绝佳选择;长三角乃至全国的人口都从西侧过来,现在和未来,无数人将从G2、G50和G60高速公路和即将开通的上海西站进入上海,江苏与长三角的年轻人踏入上海的第一站就是虹桥。
虹桥的核心区依旧是机场西侧,但区域内写字楼早已全部竣工,空置率进入稳定期,为了与长三角总部企业、跨国公司加强联系交流,必须要出现新的增量区域。
时代的风向标,转向了当下最具潜力、也受到多人关注的区域:华漕前湾。
前湾区域的前身名为华漕镇,早在宋元年间便已是南粮北运的要津之地,商业贸易往来繁盛。
在改革开放的后数十年中,华漕镇先后迎来了城市功能、产业园分区等综合大动迁与周边乡镇并入,47平方公里的土地成就了虹桥枢纽最初的发展底盘。
这成片的空地就像白纸一样,对依赖规划发展的大虹桥具有致命的吸引力,白纸一张,便于创作新画;地方越大,越有利于统一规划,前湾规划得以出炉。
而作为潜力板块,谁距离虹桥交通枢纽更近,谁能调动的资源优先级就更高,华漕的城市界面征迁与人口导入便是时至运归。
前湾的交通优势也非常具体:轨道交通2、10、17号线三线环绕,即将建设的轨交13号线西延伸和规划25号线直达中心城区。京沪、沈海等高速公路,京沪、沪杭等高铁线路,快速联通长三角城市群,可以30分钟到达上海市中心,60分钟到达长三角主要节点城市。
这片北青公路以北的区域,在2035规划中早已明确,前湾未来将打造成为国际开放枢纽、建设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和国际贸易中心新平台的核心承载区,更是放下豪言状语:至2035年,前湾世界500强企业总部不少于50家,长三角企业总部不少于500家,培育本土跨国公司不低于30家。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上海国际新文创电竞中心项目和生物医药全球研发中心两大特色产业总部基地在前湾集中开工,招商引资势头强劲,逐渐成为长三角总部经济首选。
所以真正令人心潮澎湃的,不是高铁站与飞机场,而是游客、人才,信息与技术,更是产业发展所带来的高薪购买力导入:北欧创新可持续中心作为跨国企业总部集群,吸引了越来越多拥有海外就业、留学背景的菁英们纷纷进驻,这些“国际新居民”作为高新财智人群的丰厚程度,又将反哺着区域的内生长。
作为国家第一个正式批准的“国际”中央商务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庞大势能将成为点燃一切陈旧的引火索,重新颠覆上海在国际城市的站位与印象。
part3 比邻世界的生态空间战略,充满想象
前湾区域的规划发展与大虹桥商务区的发展息息相关,虹桥商务区在未来建设规划中,偏向于商业、办公,而在居住、生态方面是有所欠缺的。
作为苏州河进入上海的第一道湾,从“C”字形苏河前湾到城市空间,虹桥前湾都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由于空间上采取整体动迁、整体开发模式,前湾也是虹桥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可开发区域;而本身受虹桥机场净空限高影响小,这为后续打造城市地标、形成宜人的城市天际线、塑造上海西部城市门户提供了无限可能。
从“C”字形苏州河前湾到城市空间,以C型水系为主要脉络,充分沟通区域内水系绿化,形成1000亩以上水域、2500亩以上绿地,30个社区公园,总计超过3500亩的蓝绿空间;
再联通吴淞江的生态廊道,整个蓝绿空间比将达到50%,同时结合蓝绿空间形成9公里的滨水慢行道、10公里的内圈慢跑道和18公里的外环骑行道。
标志性的摩天楼、中央城市公园、核心商务区、人文生态网络合力共生,虹桥前湾将水景渗入城市每个角落,将城市的时尚风貌映入每一处水面。
part4 未来城市的质感生活,从前湾开启
为了留住宝贵的国际人才资源,前湾区域将在未来5年,加快建设超百万方新一代国际社区与社区综合服务体和文体中心建设,以多元的居住环境容纳更多国际背景、开放理念的“国际新居民”。
而TA们所享受到的,正如所有人所期待的那样,极具CAZ特征的交通+生态+活力的生活方式将成为区域内居住、出行、消费的丰盛底色,成为未来上海发展的模型。
围绕轨道交通13号线西延伸纪翟路站、芳乐路站以及25号线前湾公园站(暂名)形成三大组团,近200万方的每一个地块都会有轨交站点出入口,每一个组团地上和地下将实现轨交站点与开发地块的无缝对接。
轨道交通,打破空间壁垒,重组时间进程,川流不息的人群在此集散,形成一个个繁华多元的城市中心,而这种模式带来的商业更新,是提升生活质量的钥匙。
而位于前湾核心区域的前湾印象城与人气旺盛的开市客Costco坐落为邻,一座是集自然生态与商业人文交融的国际地标综合商业体,一个是“超级家庭超市”,涵盖了未来区域内的种种消费需求,也奠定了未来区域内消费的标杆地位。
光是从Costco的选址角度来分析,就能明白前湾如此受青睐的原因:区域内汇集了众多国际学校,国际氛围浓厚,未来将拥有各种国际家庭;而大量的基础建设让高架匝道通途四方,完美辐射30分钟通勤圈内有钱有闲的高消费人群。
而总投资约30亿、融合“商、体、文、旅、会”的前湾印象城MEGA(万科印力与富士康共同投资开发商业项目)正在开工建设,这将是上海第二家“印象城MEGA”,除了丰富的商业空间,项目北边还有约11万方带可售独栋的办公创意园区,让区域形成消费内循环。
随着进博效应的放大,未来前湾的居民们在区域中心体验一站式购物的狂欢,可以感知科技智慧的创造,可以享受花园式的办公氛围,可以领略艺术般的空间格调,可以邂逅理想的宜居生活.....理想的高级城市生活精致感扑面而来。
上海永未建成,下一个五年,上海已准备好迎接前湾与国际新居民们的时代,因为他们从未离开上海的拥抱,也从未停止对世界的怀想。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