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祈福双卯首次亮相北京汉服文化节,传统节日文化市场又增一员“福将”

祈福双卯首次亮相北京汉服文化节,传统节日文化市场又增一员“福将”
2022年09月13日 18:49

  2022中国·北京第五届汉服文化节9月10日在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开启,本次汉服节持续了整个中秋节假期三天,融入包括传统文化演出、古风市集、展览讲座、互动体验和赏花游园等五大类近百项活动。北京双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参与赞助汉服文化节,而祈福双卯首次现身,让传统节日文化市场又增一员“福将”,丰富了中秋文化市场,开创了多个“第一”。

  (汉服节参赛人员合影)
  (汉服节参赛人员合影)

  一鸣惊人:祈福双卯第一次携手北京汉服文化节

  此次汉服文化节,由祈福双卯参与赞助,节包含十二汉服形象大使大赛、汉舞大赛、国风歌曲大赛、摄影大赛四大赛事。比赛前是别开生面的“双卯吟咏活动”,参赛选手们轮番上场,合力为双卯献上了一首大气磅礴的《双卯赋》,引得游人阵阵赞赏。“曷以报我,当以刚卯”,双卯一般成双成对出现,与中秋团圆共庆佳节、互送心意的习俗完美契合。

  (花神吟咏《双卯赋》)
  (花神吟咏《双卯赋》)

  “双卯吟咏活动”后,是人气超高的十二汉服形象大使大赛。选手们穿上华美服饰,戴上双卯,变身“花神”,时而梦回千年,吟咏传奇;时而穿着香云纱,扮作古卷中的人物倾醉时光,为大家献上了一场明丽动人的花神之赛。祈福双卯项目是近现代以来,双卯文化第一次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普及,而双卯在汉服节上与传统汉服的邂逅,让汉服找到了传统配饰的灵魂,传统文化的复兴也变得纯粹而真实。

   一见如故:双卯文化第一次现场普及

  祈福双卯制作仪式十分严格,需在新年正岁卯月卯日制作,时间一过即停止。本次汉服节,祈福双卯项目组精选了12对双卯,有猛犸牙双卯材质与和田玉材质。古法制作的双卯以其精致的做工,独特的形制,一亮相就惊艳众人,不少游客第一次见到就对它“一见如故”,围绕着它,现场的双卯文化普及工作一刻不停地进行着,对游客来说,新鲜有趣。更有甚者,夸赞之余,认真地研究起上面的卯辞,古代双卯的佩戴风俗,在工作人员讲解之后仍不停地追问:“殳书是什么书?哪个朝代的?”在得知双卯的相关知识后,许多人都会惊叹:“原来我们古代还有这么优秀的双卯文化,真是令人惊喜!惊叹!”

  (双卯包装盒一)

  (双卯包装盒二)

  (汉服节文创市集上的双卯)

  (给游客讲解双卯卯辞)
  (给游客讲解双卯卯辞)

  连续三天,双卯文创摊位累计迎接游客数万人,工作人员给不同年龄层面的游客普及了双卯文化相关知识。第三天颁奖典礼上,北京双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晓明先生上台普及双卯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双卯的独特魅力。祈福双卯项目为了保证原汁原味的双卯文化,开创了文创产品司法公证的先河,同时,为了贯彻“让文物活起来”的理念,积极开发双卯Ip及文创周边,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激活了双卯文化的魅力。

  (中国双卯文化推广第一人王晓明先生)
  (中国双卯文化推广第一人王晓明先生)

   一拥而上:双卯及其周边文创第一次亮相中秋

  今年是祈福双卯项目创立以来经历的第一个中秋节,也是双卯及其周边文创第一次亮相中秋。双卯以其不可比拟的底蕴与价值丰富了中秋文化市场,为汉服节及北京市民带来了新奇的中秋祝福体验。

  (双卯文创周边:帆布包)
  (双卯文创周边:帆布包)

  中秋节总免不了要送礼,这是亲人朋友间互相表达情谊和思念的一种方式。古法双卯自然是炙手可热的送礼佳品。“曷以报我,当以刚卯”,它们自古便适合送礼。对汉服小姐姐们来说,双卯是礼品,也是独一无二的配饰。腰间一戴,便成了汉服节最亮的风景线。珍贵的材料经过非遗大师们的精工细琢,仪式感满满的开工与公证仪式,四种丝线讲究的配色与设计,让双卯成为非常特别的存在。有品味的游客研究者双小心翼翼地为好友佩戴双卯,笑着嘱咐:“可小心点,这可太珍贵了,摔坏了我可赔不起啊。”

  (汉服小姐姐(汉服小姐姐展示双卯)
  (汉服小姐姐(汉服小姐姐展示双卯)

  首次亮相的还有双卯文创产品,帆布包、胶带、明信片、书签、口罩等很受大家欢迎,小朋友们“一拥而上”,对文创产品上双卯可爱的Ip形象——缸卯与炎卯充满好奇:“它们叫什么呀?好萌好可爱!”有的小朋友看中了双卯胶带,要买了送给好朋友。双卯明信片则是异地情侣们表达思念的好方式,双卯文创摊位前还配了邮筒,现场就可以把心意寄给给“ta”。有老奶奶和老爷爷看上了双卯的文化衫和帆布包,要给孙女各带回去一样。甭管男女老少,都能在双卯文创摊位上找到中意的物件。

  祈福双卯项目在进行过程中始终坚持着这个方向,对双卯文化薪相传,通过应用场景和文创周边进行创新。同时热情赞助汉服节,积极丰富传统文化市场,为国人持续不断输出双卯带来的精神盛宴。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