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从数字“冷漠”到数字“温暖” 数字包容让更多人感受到科技的温度

从数字“冷漠”到数字“温暖” 数字包容让更多人感受到科技的温度
2022年09月20日 08:57

  2022年服贸会上,“一款可以看见声音的眼镜”吸引了很多观众的注意,只要戴上它,面对面说的话能瞬间以文字形式在眼前显示,它还支持方言、多种语言的同声传译。这不仅为听障人士解决了实际问题,也为更多人跨地区、跨国交流带来了很大方便。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迅速,但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和帮助还不够,社会和企业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不落下每一个人。利用好数字技术提升社会发展的公平性、均等性与包容性,应该是社会各界和科技企业关注的关键问题。我国从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到关注信息无障碍、科技适老化、健康码的长辈模式,这些举措无一不在强调科技体验可以突破障碍,使得科技体验不受年龄、身体、经济等条件限制,让全社会中每一个人都能平等地享受科技产品。

  数字经济的繁荣中不应有数字鸿沟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2021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在数字经济繁荣的背后,却是数字技术在地区和人群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源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不同地区、群体之间对于信息、数字技术的拥有程度、应用程度的差异,导致了数字鸿沟的不断增大,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种现象也可以被称为“数字冷漠”。具体来说,在我国偏远地区的学生们无法享受到发达城市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科技支持;残障人士无法享受便利的出行,无法体验智能穿戴设备;心理疾病的患者不能得到科技的温暖而感受到社会的冷漠;操作复杂、概念新颖的移动互联网APP使得老人“百思不得其解”。

  近几年,我国推出了一系列举措着力解决数字鸿沟的问题。在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更好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此方案的目标是在政策引导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有效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广大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和中国残联于2020年9月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信息无障碍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底,在我国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信息无障碍产品服务体系和标准体系。建成信息无障碍评价体系,信息无障碍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服务全社会的水平显著提升。从加强信息无障碍法规制度建设;加快推广便利普惠的电信服务;扩大信息无障碍终端产品供给;加快推动互联网无障碍化普及;提升信息技术无障碍服务水平;完善信息无障碍规范与标准体系建设;营造良好信息无障碍发展环境六大方面来确保消除信息消费资费、终端设备、服务与应用等三方面障碍,增强产品服务供给,补齐信息普惠短板,使各类社会群体都能平等方便地获取、使用信息。

  在工信部2021年4月7日发布的《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中,明确提出在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弹窗,并启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助力老年人、残疾人等重点受益群体平等便捷地获取、使用互联网应用信息。在国际上,联合国发布《全球信息社会冲绳宪章》,提出“信息社会包容”原则,即“任何人、任何地方都应该受益于信息社会,任何人不应该被排除在外。”

  弥合数字鸿沟  数字技术大有可为

  “我原来是一名互联网公司的员工,现在是一名互联网上的网络视频博主。通过对互联网行业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之后,我真的深深地感受到,残障群体是科技发展进步的一个非常大的受益者,受益的程度是远远高于大众的。”一位残障人士举例说,行动不便的她在智能家居的帮助下,节省了很多时间,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她的生活。扫地机器人、洗碗机、电动窗帘、智能AI小助理等一系列智能声控家居使得她原本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只要十几分钟就能做完了。互联网打破了现实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物理界限的接触要求,所以很多障碍一下子就消失了。此外,网络订餐平台、网约车平台、网络购物平台的出现和完善,都极大地便利了残障群体的生活,让残障人士独立生活成为了可能。

  在科技助老方面,为解决老龄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2021年,华为联合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开展了“百千万智慧助老”公益行动。双方联合开发“鹤颜学堂”由北京智能生活馆的资深学堂讲师,通过“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老年人讲解智能手机的基础功能和使用方法。内容分为了智能手机基本功能和实用场景两大类;基本功能的教学包括有如何调节字体大小、连接WIFI和蓝牙、拨打和接受电话短信等;实用场景教学则有包括查询健康码、线上缴纳水电费、购物买菜,打车出行等常用功能。针对老年人的兴趣爱好,“鹤颜学堂”还开设了“进阶”知识班,比如手机摄影、视频剪辑的技巧,让老年人不再为数字科技而发愁,从而享受数字科技赋予日常生活的便利。

  对于残障人士,华为与果不其然无障碍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共同为聋哑人打造了“译语”手语智能翻译软件,助力残障人士读写。

  在广西、青海等地,当地运营商联合华为打造千兆光网,推动农业数字化,帮助偏远农村地区的农民提升收入,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当今,数字技术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推手之一,也是满足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一种手段。在当今社会不断加速数字化的同时,我们需要确保弱势群体能够拿到这张“数字船票”以赶上数字时代变化的浪潮,而不被抛弃。尊老爱幼,帮扶他人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如今政策的引领下,很多企业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对弱势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从而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使得科技对他们不再“冷漠”。

  推进数字包容  让科技温暖每一个人

  2019年世界移动大会期间的部长会议上,华为宣传推出全球数字包容计划——TECH4ALL,目标在未来的五年内,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数字技术。TECH4ALL从字面意思上看,是表示创新的数字技术服务于所有人。具体来说,华为将通过技术创新,在联接方面,持续降低成本和消除覆盖障碍。在“公平优质教育、保护脆弱环境、促进健康福祉、推进均衡发展”四大领域全面推进TECH4ALL数字包容计划,真正实现数字包容。

  过去几年来,作为ICT领域的领先企业,华为已经在四个重点方向上与政府机构、合作伙伴共同展开了广泛而又扎实的行动。

  2020年,华为通过华为云WeLink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加入了友成基金会和北师大等机构联合发起、支持乡村青年特岗教师培训这一社会公益行动--“青椒计划”,为该计划提供平台及解决方案,发挥数字化联接器的作用。一端联接北师大等机构优秀的教授和专家,一端联接最需要成长和知识养分的远在山区的乡村青年特岗教师,为特岗教师提供一个智能、开放、协同的学习平台,帮助特岗教师、助教、教育专家在学习和培训中更加畅快的沟通、交流和互动,让更多的乡村青年特岗教师得以“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在科技促进健康福祉领域,合作伙伴基于华为云开发的“译语”手语智能翻译软件,帮助听障群体有效地接收外部信息。该课件已在泰州、芜湖、南昌等城市的聋校开展授课试点,未来将在更多聋校免费推广。

  在均衡发展、乡村振兴领域,华为助力中国电信在广西城乡区域实现千兆光网全覆盖,助力广西隆安金福农业火龙果基地实现农业生产的全面数字化转型。2021年,当地村集体增收1500多万元,累计惠及4万多低收入人群。

  残障人士、老年人、乡村特岗教师等相对弱势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数字化时代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科技要有温度,并要让其惠及至每一个人。我们有理由相信数字技术不仅会推动经济增长,还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包容、环境更美好,让科技的春风吹到每一个角落,温暖每一个人。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数字技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