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共同富裕理论中的经济体制理论探索—— 第十二讲: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微观传导(1)宏观计划平衡

共同富裕理论中的经济体制理论探索—— 第十二讲: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微观传导(1)宏观计划平衡
2022年09月26日 16:09

  文/潘之凯:《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作者

  计划-市场经济体制通过宏观计划平衡层,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完全的计划平衡,确保新体制经济运行始终协调、稳定、有序。

  (一)宏观计划平衡中的几个概念

  宏观计划平衡会用到不少概念,这些概念在宏观计划平衡中有特定的内涵。

  1.消费总量

  消费总量是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范围内,所有有消费能力的国民消费量总和,在内涵明确的地方简称为消费。其中,既包括国民中被抚养儿童的消费总量,也包括处在养老年龄的国民消费总量,还包括偶然发生消费支出计划化所产生的消费总量。消费总量是实行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和地区,域内所有使用劳动者收入进行消费的消费量总和。

  从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平衡原理上说,宏观平衡是境内劳动力获得的收入总量与使用这些收入总量完成消费总量之间的宏观平衡。因此,进行宏观计划平衡的消费总量,一定是用域内劳动收入进行消费的那部分消费。这其中至少包含三方面的内涵:

  (1)国际收支平衡下的消费总量。在国际收支中,如果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汇入大于支出,是国际收支中的盈余国,那么,由国际收支盈余发生的消费总量就应该单独计算,因为这部分消费总量需要用宏观平衡计划外的生产供给和劳动供给。由于计划-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整体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经济体制,因此在实际运行中会简化得多。在国际总收支平衡的前提下,国内消费总量已经包括了国际收支平衡构建的消费总量。

  (2)儿童抚养消费总量和退休职员消费总量。参加工作前的非成年阶段抚养性消费总量和职工退休后的养老消费总量,虽然不是由儿童和退休人员直接用自己收入实施的,但却是劳动者在劳动工作期间通过负担系数储备的收入支付的,因此仍然视为由劳动收入产生的消费,计入消费总量中。这相当于由上一代劳动者分担劳动者自身在非成年阶段的消费支出,又由劳动者以相同数量储备下一代人在非成年阶段的消费支出和储备将来自己退休养老阶段的消费支出。

  (3)偶然发生消费支出计划化产生的消费总量。不可控的偶然支出,比如天灾、不可预见的事故等,都可能发生计划外的消费。这其中,天灾、不可预见的事故等事件发生的费用支出,是一种不一定发生但可能发生的偶然事件。这些对于域内个人而言的偶然事件,对域内整体而言却是一种有统计概率的必然事件。换言之,通过对每一种可能发生偶然事件的科学统计,可以精算出每个偶然事件的整体发生概率。当计划-市场经济体制按每个偶然事件的概率,计划并实施每个社会成员在偶然事件上的消费支出时,实际上已经实现了偶然消费总量的计划化消费转换。现在的商业保险就是这种偶然事件计划化的成功案例。比如,投保人投保的意外灾害保险,灾害对投保人来说是个偶然事件,但商业性保险投保却是可以计划的经济行为。投保人可以通过有计划对偶然事件的商业投保,解决无法预见的偶然事件消费。如果把这种偶然事件计划化模式扩大到所有可能的偶然发生消费支出的领域,那么不可预见的偶然事件消费就成为可以计划的必然经济行为。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将这种经济措施称为偶然事件消费支出计划化措施。

  长期以来,人类解决天灾、意外等偶然事件支出,主要途径还是通过储蓄财富作为“备用”来解决的。但这种办法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看来,并不是最好的。原因至少有三点:

  第一,储蓄财富的经济行为绕过了宏观层面的计划平衡,减少了应该实现的消费总量,继而引发生产总量、劳动力供给总量的计划失衡。当劳动者将自身很大一部分收入(财富)储蓄在银行或其他地方以“备”偶发事件支出之“用”时,宏观平衡中的消费总量就减少了,而储蓄中一部分往往又会投入生产领域,结果会加剧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间的不平衡。

  第二,对于一个具体劳动者来说,储蓄多少财富才能应对可能的“偶然”?是一个无论如何都无法预见的。储蓄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因为任何人都无法预见可能出现的偶然事件支出有多大,只能根据能力无限储蓄。这显然不是宏观计划平衡体制所需要的。

  第三,由于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偶然支出无法预见,因此储蓄解决“偶然事件支出需要”永远是不保险的。比如,有一个非洲国家的货币开始比美元还要值钱,但经贬值曾到175 千万亿元该货币才能换5 美元,出现过有14 个零的货币。估计如果遇上这样的偶然事件,再富有的储蓄也会无能为力。

  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将通过政府保证的偶然事件支出计划化措施,解决国民对偶然事件支出的后顾之忧。

  (4)由劳动者劳动收入支付产生的公共社会消费总量。

  2.生产总量

  生产总量是宏观生活消费品总量和生产消费品总量所的供给侧。它不仅包括消费总量的生产供给总量,而且还包括生产消费总量过程中,对生产自身消费的生产供给总量。其中包括生产设备、厂房、原材料等生产资料的生产供给总量。简单说,生产总量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其目的任务是生产出满足消费总量的产品和服务,但要完成这个任务,还必须先完成生产这些消费总量产品和服务时自身需要的生产资料供给。在内涵明确的地方将生产总量简称为生产。

  3.就业总量

  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生产总量是通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提供劳动实现的。而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首先要“就业”——找到劳动岗位,才能从事生产劳动。因此,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把“就业总量”作为劳动力供给的计划平衡指标。同时,就业总量中的劳动者应该是能够在劳动中“尽能”的劳动者,还应该是尽可能就近就业的劳动者。如果其中有部分劳动者不能“尽能”劳动,计划平衡就会有“水分”;如果其中大量的劳动者不是就近就业,就会产生大量劳动力在就业转移中产生新的生产量和消费量,这就需要新的计划平衡。就业总量是宏观计划平衡中完成全部生产总量所需要的能够尽能的劳动力供给总量。在内涵明确的地方就业总量简称为就业。

  按照就业总量的定义,在适龄劳动者中,就业总量并不是适龄劳动者的全部。参考现实社会,在适龄劳动者中,有城市失业劳动者,有农村未被充分发挥作用的劳动者,还有不能就近就业、背井离乡肩负沉重社会压力的劳动者等。这其中,有不在就业岗位上的劳动者,还有在就业岗位上却无法充分“尽能”的劳动者。计划-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计划性平衡安排,可以确保适龄劳动者普遍就近就业,可以大大简化计划平衡过程。

  4.劳动收入总量

  劳动收入总量是就业总量的劳动者在生产出生产总量中获得收入的总和。它是在平衡条件下产生消费总量的全部劳动收入总和。劳动收入总量至少还包括以下部分收入:

  第一,劳动者就业提供劳动后,按劳配酬中用于支付抚养未成年阶段支出的那部分收入。

  第二,劳动者就业提供劳动后,按劳配酬中用于支付自身养老阶段支出的那部分收入。

  第三,用于支付公共社会支出的那部分收入。其中包括用于国防支出、国家公务员支出、社会公共事业支出等的那部分收入。

  5.“量”的量纲

  前面在给出消费总量、生产总量、就业总量定义时,都用泛指的“量”为统一的量纲,显然需要进一步明确。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中,所有被定义的量均是用于计划平衡的,因此,所有的“量纲”都要有利于计划平衡和互相间的换算,也要有利于找到计划平衡时的切入点。

  (1)平衡量的切入点。在消费总量、生产总量、就业总量中劳动者是其中的计划平衡基础,自然也是计划平衡的切入点,原因在于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着“人”的幸福服务的。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计划平衡总是以劳动力普遍就业作为计划平衡的出发点和归宿地。

  (2)计划平衡中的量纲选择。以这个劳动者为基础进行计划平衡的量纲首先想得到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因为无论就业总量、生产总量还是消费总量,都可以与之挂钩。但也需要看到,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量”的量化还没有成熟经验。自商品经济诞生起,商品交换价值已经应用十分成熟,而货币作为交换权的契约被广泛使用。因此,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在无新的量纲取代前,计划平衡均以货币单位为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的量纲,而就业总量则以“人·时”(平均每个就业劳动者工作1 小时)为量纲,并用“人·时/单位产值”量纲进行就业总量与生产总量、消费总量之间的计划平衡。

  6.环境承载能力

  环境承载能力是指纳入宏观计划平衡的环境保护措施总量。它将反映计划计算期在环境保护上的社会总投入。环境保护本身既包含生产,也包含消费,还涉及劳动者的就业,是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计划平衡的重要领域。

  7.资源持续供给

  资源若无法持续供给必然会影响已经编制计划的实施,因此资源持续供给措施需要和消费总量、生产总量、就业总量同步计划。当宏观计划平衡需要兼顾未来的持续供给时,会增加生产供给、劳动力供给,同时也产生消费总量的增加量。它是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计划平衡的重要领域。

  (二)进行消费、生产、就业的宏观计划平衡

  1.宏观计划平衡

  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层面的计划平衡性,首先实现消费总量、生产总量和就业总量的计划平衡。也就是在宏观上,由生产者生产的全部产品(包括服务产品)总量,在理论上应该正好等于被消费者消费掉的产品总量。换言之,社会生产总量在理论上等于社会消费总量。与此同时,宏观消费总量在理论上正好等于全部生产者劳动所获得的总收入量。这其中,劳动力人口总量在理论上始终正好满足生产环节对劳动力人口的需要。进而保证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生产、就业计划在宏观层面是完全平衡的。

  2.宏观层面以劳动力人口为基点的计划平衡

  按照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设计,在宏观层面,全国信息中心会根据现代大数据系统的处理、统计、分析、计算,比较精准地提供计划计算期中的下述动态数据:

  (1)劳动力人口预测数据。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是人类的幸福。自然,构成人类社会的“人”总是一切计划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毫无疑问,“人口”特别是其中的劳动力人口始终是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进行宏观计划平衡的基础和出发点。

  (2)提供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劳动收入预测数据。劳动力人口的劳动收入是一个竞争的结果量,是一个变化量。但从宏观层面看,从总的均值看,将是一个相对平稳的计划预测量。

  根据上述预测数据,可以计算出未来一个计划计算期内宏观劳动力人口的以收入计量单位计算的总收入量。

  3.持续进行动态计划平衡

  宏观计划平衡是一个持续的动态平衡过程。经济运行过程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宏观层面的计划平衡过程也应该是一个不断修正和调整的过程。修正和调整的频度主要决定于计划计算期的长短。计划-市场经济体制通过这种持续的动态计划平衡,将宏观层面的计划性与实际经济运行的经济性、效率性统一起来。

  (三)宏观消费、生产、就业与环境承载能力的计划平衡

  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层面,不仅持续地进行消费、生产、就业的计划平衡,而且会持续将环境承载能力纳入到宏观计划平衡中,统一规划,精准计算,全面实施。

  1.环境和宏观平衡是一个互相影响的量

  消费、生产、就业过程的所有经济活动,不仅会外向影响人类生存的环境,而且同时会受到来自环境恶化的影响。比如,增加对人类的粮食供应就需要开荒种地,从而减少自然林地;生产钢铁就会产生废渣、废气,必然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劳动人口普遍就业构成的集中居住,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这些都是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构成的影响。另一角度看,环境恶化造成土壤变质,威胁耕种;水资源污染,导致不能饮用,环境变化反过来也同样影响正常的消费、生产和就业。

  2.区分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正反影响

  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人类大量使用汽车,其尾气排放对环境的影响是负面的;大规模的造林工程、人类有意识的治污工程则是改善环境的正面经济活动,可以使环境更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

  3.依据环境影响的程度对经济活动进行分类

  宏观计划平衡需要按经济活动对环境影响程度进行分类。为了在宏观层面将环境保护纳入计划平衡的任务内,根据产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将产业进行等级分类:

  第一等级对环境无影响或者基本无影响的产业。比如太阳能利用产业,拥有严格环保措施的加工产业,具备自我修复的有计划轮耕种植,等等。

  第二等级对环境有损害影响,但通过投入治污劳动(或者说投入治污费用)可将影响降低至人类可接受程度的产业。比如,钢铁、水泥制造业通过已有的治污技术,可以将这些产业的排污达到合格的排放标准。换言之,这个等级类别产业的经济活动可以通过支付治污费用和采取治污措施达到基本无污染影响的目标。

  第三等级是人类暂时还没有技术手段可以排除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产业。这类产业有经济价值,但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而且暂时没有技术手段可以消除。

  4.按照分类分别进行宏观平衡

  按照计划-市场经济体制的设计,在宏观层面会根据现代大数据系统的统计、分析、计算,比较精准地提供计划计算期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动态数据,具体如下:

  第一,对第一等级类别的产业,即对环境不构成有害影响的经济活动,直接进行消费、生产和就业的计划平衡作业。

  第二,对需要支付治污费用后才能达到环境影响标准的产业生产,进行细分。细分后,建立起动态的分类治污费用数据库,再通过宏观计划,计算出细分经济活动在计划计算期内,需要投入的治污费用总量。治污费用总量从宏观层面看,既是一种生产,也是一种消费,同样也需要劳动力资源的消耗。因此,在宏观计划平衡时,应将治污费用总量作为消费、生产、就业宏观计划平衡的包括量值,重新平衡计划。比如,根据大数据分析,某国家生产1吨钢要投入100 货币单位的治污费用,如果计划计算期生产1000 万吨钢,需要宏观层安排10 亿货币单位的治污费用。这个治污费用必然会引起关联治污产品生产及相对应的劳动力安排——这些将纳入到总的平衡计划安排中。

  第三,对人类暂时还没有技术手段可以排除其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经济活动,宏观计划则停止安排。当必须安排时,也仅从宏观层面安排对该类经济活动的研究和对该类产业活动的污染治理研究,而不是批量生产和消费。

  (四)消费、生产、就业与资源持续利用的计划平衡

  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供给的总和。其中包含空气、阳光、水、矿等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信息、规则等社会资源,还包括发展观念、开拓精神等软资产资源。在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宏观平衡上,更多是针对物态资源的计划平衡。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层面,不仅持续地进行消费、生产、就业的计划平衡,而且还将持续地将资源供给纳入到宏观计划平衡之中进行计划。

  1.消费、生产、就业和资源持续供给的计划平衡

  每一次消费、生产、就业的计划平衡,实际上都存在资源供给的计划平衡。从这一点意义上说,只要计划是平衡的,资源供给在该计划期中都是有保障的。而在“资源持续供给”这个命题内要解决的问题是:本次计划平衡中资源供应有保障,是否在今后的持续供应中仍然有保障。

  资源持续供给的计划平衡本质上是现在和未来在该资源上的计划平衡,是用计划的方式把未来的资源供给安排好。

  2.资源持续供给中的资源替代计划平衡

  资源,特别是物态资源,总存在枯竭的可能。资源替代是解决资源持续供给的出路所在。比如,石油资源是一种能源,是一种有可能枯竭的资源,而太阳能、风能、核能都可以成为石油资源在能源领域的替代资源。但这些石油的替代产品,由于技术、成本、使用方便性等原因,目前还不能全面替代石油产品。资源持续供给中的资源替代计划平衡,正是要以计划的方式提前进行“替代”计划安排,最终实现有预见的、可持续的资源供应。

  3.资源持续供给中的效率计划平衡

  资源的可持续供给计划不仅仅是供给和使用问题,还有资源的供给效率和使用效率的问题。在现实社会中,有大量资源在供给环节被浪费掉了,比如开矿过程中的浪费,人力资源被闲置的浪费,等等;也有大量资源在使用环节中被低效率的浪费,比如,城市交通系统不合理导致劳动力资源大量被浪费在路上等。计划-市场经济体制在宏观计划平衡中,也将资源持续供给中的高效率纳入其中,以资源利用效率计划开创资源持续供给平衡的新途径。

  转载自《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论》(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第三章,部分文字有删减和调整。

  作者简介:

  潘之凯,1948年8月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郊区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遥控遥测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全国电工仪器仪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4/SC1)委员、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专业委员会高级顾问,《计划-市场经济体制论》(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作者,定制出行交通专利发明人,有着长期在国有大型企业及科研机构担任相关领导的工作经历。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曹蕊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2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