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20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二〇三五年,我国要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深入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关于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要求,持续推动中国政法工作服务化、智能化、现代化和创新化发展,提升各级政法机关(含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系统)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APP等政法服务平台引导力和服务力,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中国信息化研究与促进网(以下简称:促进网)联合国衡智慧移动大数据联盟、太昊国际智库(太昊国际互联网评估评级)等权威机构于今年8月正式启动“2022年中国优秀‘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综合影响力评估”工作,这是我们坚持21年开展中国优秀政务平台推荐及综合影响力评估(含三年政法专项)的基础上,连续第七年组织开展全国“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综合评估。本次评估所覆盖的“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范围主要包括中央和地方各级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厅(局)、司法厅(局)、信访局(办)等政法部门网站及微博、微信、头条号、短视频等政法新媒体以及部分在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政法服务、社会管理工作有突出影响力的国家中央级重点媒体。今年我们通过网络采集、单位自荐、专家推荐、综合评估等方法评选和推荐出2022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包括但不限于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信访系统网站,微博、微信、头条号、短视频等新媒体)、2022年度中国创新型“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2022年度中国智慧政法典型案例(含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2022年度中国优秀政法网站、2022年度中国优秀政法新媒体等领先成果,依次为:
第一系列 2022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
2022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政法网站
2022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政法新媒体
第二系列 2022年度中国创新型“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
2022年度中国智慧政法典型案例
2022年度中国创新型政法网站
2022年度中国创新型政法新媒体
第三系列 2022年度中国优秀政法网站
第四系列 2022年度中国优秀政法新媒体
第一系列 2022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
评估要点:2022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包括最具影响力政法网站和最具影响力政法新媒体(含微博、微信、头条号、短视频等),主要依据Tahaoo互联网+影响力指数结合互联网+政法服务评估指标综合评定。
推荐理由: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我们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砥砺前行,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应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成果丰硕,改革开放全面深化,就业物价基本平稳,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人民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保持了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上述各级政法网站、政法新媒体始终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牢牢把握政法意识形态工作主导权,把握互联网成为信息传播主渠道、舆论斗争主战场的总体趋势,继续深化权威信息发布工作,及时遏制谣言传播,始终让正确的信息占据我国舆论的主动权。他们以切实服务人民群众为第一目标,结合自身业务职能,依托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继续深化政法服务工作,提升政法服务能力建设,助推政法机关“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同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多维立体积极发声,综合影响力持续增强,为法治中国、法治社会、法治政府建设保驾护航。
经评估专家组评议推荐以上“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为2022年度中国最具影响力“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政法网站和政法新媒体)!
第二系列 2022年度中国创新型“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
评估要点:2022年中国创新型“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包括智慧政法典型案例、创新型政法网站和创新型政法新媒体(含微博、微信、头条号、短视频等),主要依据Tahaoo互联网+创新力指数结合互联网+政法服务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评定。
推荐理由:
在2022年中,我国各级政法机关加强智慧政法建设工作,从法院、检察院、公安以及司法具体业务出发不断探索,围绕政法业务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发展,运用大数据提升防控风险,运用“互联网+政法服务”提高服务群众能力,运用智慧法院检察院信息系统和智能化服务提高司法办案质量,涌现出一批极具有创新力和服务力的智慧政法平台,为我国智慧政法建设进行了创新示范和有益探索。上述政法网站和政法新媒体在2022年中从政法服务度、政法引导力、政法专业度、社交网络度、智慧创新力以及网络影响力等多方面多维度入手,不断开拓服务创新思维和服务意识,创新政法新媒体运营模式、表达方式、传播范式,借助新兴网络平台的技术和渠道优势,运用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推动新闻选题、信息采集、内容生产、智能分发、智能标签等流程再造,以图文、视频、直播等方式大力向全社会普法宣法、提供法律服务、塑造先进典型、引导社会风气、宣传政法感人事迹,进一步唱响政法主旋律,弘扬社会正能量,增强政法工作创新力。
评估组推荐上述智慧政法平台、政法网站和政法新媒体分别为2022年度中国智慧政法典型案例、2022年度中国创新型政法网站和2022年度中国创新型政法新媒体!
第三系列 2022年度中国优秀政法网站
评估要点:2022年中国优秀政法网站依据全国政法网站评估指标,结合Tahaoo互联网+政法服务评级指数及信息发布、政法服务、互动交流、网民体验、创新发展以及综合影响力等指标评定。
第四系列 2022年度中国优秀政法新媒体
评估要点:优秀政法新媒体(含微博、微信、头条号、短视频等,同一单位同时开通并运营多个新媒体平台账号统一命名为“新媒体矩阵”,单个平台账号上榜标注平台名称)是根据Tahaoo互联网+政法服务评级指数结合政法服务度指数、政法引导力指数、政法专业度指数、社交网络度指数、综合影响力指数以及智慧创新力指数等指标综合评定。
评估专家组通过对2022年我国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以及全国政法系统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工作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全国各级政法网站、政法新媒体等“互联网+政法服务”平台综合测评,归纳出全国政法机关2022年重要会议及信息化、数字化工作安排主要呈现出以下八大特征:
一、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战略部署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为法治中国、法治政法和法治社会提出了新的任务和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扎实推进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和组织结构,提高行政效率和公信力,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快建设法治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11月28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近期决策部署。会议强调,政法机关要以有力举措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2022年11月28日中央政法委书记陈文清主持召开中央政法委员会全体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近期决策部署。会议强调,政法机关要以有力举措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会议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涉政法工作部署要求,研究政法机关今后一个时期贯彻落实的任务目标、具体举措,要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底线思维和斗争精神,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以政法工作现代化保障中国式现代化。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要及时疏导化解矛盾纠纷,帮助解决人民群众实际困难。要坚决依法打击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坚决依法打击扰乱社会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会议研究了安全生产工作,强调要推动各地区各职能部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10月24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主持召开秘书长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陈一新指出:“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扎实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
10月24日,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主持召开秘书长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会议指出,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树起了“五座丰碑”: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起了中国化时代化的丰碑,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树起了全面从严治党的丰碑,在新中国发展史上树起了强起来的丰碑,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树起了中国特色的丰碑,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树起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碑。
会议强调,要把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的首要政治任务,力求学在深处,深刻领会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更好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深刻领会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把握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基本原则和重大举措;深刻领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部署,履行好新时代政法工作职责使命;深刻领会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深刻领会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诸成效。力求谋在新处,聚焦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化政法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等职责任务,聚焦明年政法工作的重点、难点、着力点,组织开展大调研,谋划好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思路举措。力求干在实处,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照今年各项目标任务,持续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深改革、强队伍、促发展上出实招见实效,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四、党的二十大报告描绘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蓝图新愿景,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其中重要的篇章。“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要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部署要求,把改善营商环境举措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推动法治成为我国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在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实践中,我们总结出5个方面的经验:一是坚持法治安商,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实现法治思维与市场思维、法律规则与市场规则、法律价值与市场价值有机统一。二是坚持平等亲商,持续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充分保障内资与外资、本地与外地、公有与非公、大企与中小微企等各类市场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权利保护平等和发展机会平等。三是坚持自治尊商,认真实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对民商事权利的意思自治,保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让市场主体更加省心、舒心、放心。四是坚持服务暖商,依托数字政法建设成效,加强数字赋能,与时俱进创新执法司法便民利民服务机制,打造现代化政务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市场主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坚持稳定护商,充分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严厉打击损害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社会安定稳定,促进市场主体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总之,建设高质量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我国各级政法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以高质量立法为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石,要以规范文明执法为营商环境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要以严格公正司法为营商环境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要以全民尊法守法为营商环境提供良好的法治氛围。
最高法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司法,破除在投资、市场准入等领域对民营企业设置的门槛,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依法制裁恶意诉讼阻碍创新行为和“碰瓷式维权”,强化商业秘密司法保护,保障和促进市场主体诚信经营。公安部与全国工商联会签出台《关于建立健全沟通联系合作机制的意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依法平等保护力度;开展公安机关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清理整治,重点清理整治降费政策落实不到位、借疫情防控名义违规收费、收取明令取消的费用等问题,坚决纠正公安机关涉企乱收费行为。司法部在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过程中,全面加强党政机关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工作,推动全国13万家党政机关配备法律顾问,在2.8万家党政机关发展公职律师8.2万多人,有效规范了党政机关涉企立法执法活动,维护了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中央依法治国办连续3年把优化营商环境情况纳入法治政府建设督察重点内容,开展了“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发展”专项督察,确保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落实落地。保安全、稳预期、提信心、促增长……全国政法机关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进一步发挥法治稳预期、利长远、固根本的保障作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五、市县法治工作能力和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基于网格化的市域、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加快,打造出精准治理、高效监管、多方协作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新模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几年来,各地坚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部署要求,尤其是在2020年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确定以来,各个城市在构建市域社会治理体制上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市域社会治理的成果显著。通过调研发现,全国各地方政法委在2022年中,充分利用网格化建设的基础成果,推动现代科技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建设了一批市域治理大数据智能化平台,全面提升了深化风险预警监测、大数据分析研判能力,不断拓展社会治理场景应用,推进智辅科学决策、智防风险挑战、智助管理服务、构建“智治”深度应用体系,初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治理难点问题逐步破解、社会治理基层基础更加坚实,打造出精准治理、高效监管、多方协作的数字化社会治理新模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2022年8月12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提出,力争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党领导市县法治建设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更加完善,市级立法质量明显提高,市县政府行为全面纳入法治轨道。制定实施《意见》,对于提升市县法治工作能力和保障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在法治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夯实全面依法治国基层基础,促进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六、2022年我国政法机关网站建设水平得到显著提升,集成式、联动式建设成为主要趋势,互联网+政法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显著加强。
2022年通过对全国政法网站,包括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以及信访网站进行测评和分析发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网站平均得分率进一步提高,网站栏目设计更加合理,超过80%的政法网站能够保障信息及时更新,更加注重内容保障工作,其中新闻动态、机构职能等更新及时,综合政法业务信息栏目建设更加完善;二是在测评中发现政法网站更加注重网站群的集成式建设,例如长安网群、检察院、法院等已经开始形成了上下级统一系统、统一规范、数据联通、上下联动的网站共建共享格局,同时,政法委长安网进一步深度整合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机构信息和数据资源,真正朝着集成式、联动式网站发展格局深入迈进;三是网站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和加强,打开政法网站可以发现,各级政法网站全面建设政法服务专栏,其中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等网站一方面深化与国家级政法服务平台融合和对接,同时也充分融合和联动“一网通办”服务平台,让政法服务能力快速得到加强,网民获取服务的便捷度和精准度进一步提升;四是全国各级政法网站依然存在着需要不断加强的地方,包括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网站水平依然存在较大差距,断链错链、空白栏目等影响网站用户体验的问题依然存在。
七、全国各级政法网络新媒体认清时代发展大势,遵循新媒体发展规律,始终坚持主动发声、正面引导,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让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
2022年评估,通过对全国政法新媒体,包括政法委、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以及信访等政法新媒体进行综合测评,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政法机关对政法新媒体的建设和发展重视程度还在继续加强,政法新媒体数量持续增多,全国政法系统新媒体数量逾14万个,尤其是抖音号、快手号等短视频账户新增迅速,为宣传政法中心工作、改善政法舆论生态、壮大主流意识形态注入了强大动能,成为近些年来宣传舆论领域成长最快、影响最大的网络新媒体矩阵之一;二是集群式、矩阵式发展依然是重要发展趋势,各政法单位致力于优化账号入驻,着力构建覆盖更广、功能更全、受众更多的整体布局,从一个单位的单一新媒体平台账号正在快速向微博、微信、头条号、抖音、快手等全方位立体式发展,从之前独立为战向由上级单位为牵引下级单位为基础的集群式发展,进一步完善龙头引领、骨干集聚、链条紧密的新媒体矩阵;三是政法新媒体内容原创力和创新力进一步加强,各政法新媒体把执法司法现场作为新闻现场,善于捕捉热点话题,以“当事人视角”讲好一线故事,策划重大政法主题宣传,打造拳头精品,尤其是大量政法短视频持续网上热搜,让政法权威声音响彻网络每个角落;四是政法新媒体服务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除了在加强权威发布、舆论引导以外,各微信账号利用微信特点,进一步分析用户需求,坚持受众导向,把握规律,精准施策,加强政法服务功能和应用建设,打造政法服务、智能客服、数字人等,为群众提供更加方便、智能、精准的政法服务,进一步提升政法新媒体的生命力。
八、元宇宙、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新应用正在加速迭代,智慧政法建设进一步提速,数字化、智能化将越来越成为引领政法机关建设的改革点、发力点。
十九大以来,我国各级政法机关为落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高度重视政法业务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随着元宇宙、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新的数字技术不断涌现,当前已经快速应用于我国智慧法院、智慧检察、智慧公安等建设中,一系列创新的智能化应用不断涌现。例如:上海二中院利用机器人技术打造集自动刻录、检测、深度利用等功能的机器人—电子光磁舱,实现全流程网上办案的闭环,建立全国法院首家智慧档案数字资源中心;湖南公安服务平台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基于可信身份认证安全保障,公众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号、小程序、警务自助终端等方式,体验湖南公安提供的智能感知、主动推送、自动审批、个性化的全渠道服务等。
与此同时,在2022年中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关于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推进政法系统顽瘴痼疾常治长效的指导意见》等文件基础上相继印发了《关于加强区块链司法应用的意见》和《关于规范和加强人工智能司法应用的意见》,文件中分别对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慧政法的应用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提出“到2025年,形成较为完备的区块链司法领域应用标准体系,数据核验、可信操作、智能合约、跨链协同等基础支持能力大幅提升;区块链在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审判执行和司法管理工作中得到全面应用,有效促进司法公信,提升司法效率,强化廉洁司法;司法区块链跨链联盟融入经济社会运行体系,实现与政法、工商、金融、环保、征信等多个领域跨链信息共享和协同,主动服务营商环境优化、经济社会治理、风险防范化解和产业创新发展,助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数字中国和诚信中国建设,形成中国特色、世界领先的区块链司法领域应用模式,为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基本建成较为完备的司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体系,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供全方位智能辅助支持,显著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有效保障廉洁司法,提高司法管理水平,创新服务社会治理。到2030年,建成具有规则引领和应用示范效应的司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和理论体系,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提供全流程高水平智能辅助支持,应用规范原则得到社会普遍认可,大幅减轻法官事务性工作负担,高效保障廉洁司法,精准服务社会治理,应用效能充分彰显。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