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2022年,外有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全球能源危机,内有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疫情反复,内外因素交叠影响下A股行情波动明显,权益市场赚钱难度加大,行业轮动加快。但随着年底利好政策落地,市场回暖迹象逐步显现,投资者信心持续修复。
在此背景下,平安基金2023年度策略会“变局与新篇:权益+资产配置”专场率先开场,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携研究总监张晓泉、养老FOF投资总监高莺、多位基金经理何杰、黄维、丁琳、刘杰、翟森、薛冀颖、钱晶,以及资深研究员区少萍、张荫先,围绕市场关注的消费医药、“新半军”、制造业、资产配置、指数投资等主题,共同探讨新一年资本市场趋势,解析热门行业投资策略,研判中长期投资脉络与机遇。
张晓泉:市场预计迎来底部回升,科技成长有望长期领跑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平安基金研究总监张晓泉用一首诗总结了自己对于2023年宏观经济及A股趋势的展望。
张晓泉认为2022年是内外部风险反复冲击的一年,海外加息、国际关系紧张、国内地产持续下行、疫情反复这四大风险持续压制着权益市场的表现,但随着二十大会议重磅定调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工作安排,都为市场注入一针强心剂。他强调,疫情带来的冲击已经基本见底,国内经济形势最差的阶段已经过去,在政策发力、经济好转的背景下,越往后系统性风险对股市的扰动越小。
谈及具体的投资策略,张晓泉认为,2023年市场预计迎来底部回升。盈利方面,在地产政策支持及疫情防控优化背景下,明年A股市场盈利有望迎来修复;估值方面,目前市场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具有较高的性价比;流动性方面,国内流动性预计仍将持续宽松,海外紧缩步入尾声。明年市场将进入“更无柳絮因风起”的状态,从底部区域缓慢修复。
在行业配置上,张晓泉认为应该沿着两个方向寻找投资机会,一个方向是政策持续鼓励的高景气度方向,另一个方向是短期政策有明显纠偏的困境反转方向。具体来看,高景气度方向主要体现在科技成长行业,如新能源汽车、风光储行业以及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军工领域,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代表未来最先进的科技成长方向具备更大的阿尔法及弹性,未来具有高速增长的潜力。
针对困境反转方向,张晓泉看好政策纠偏下泛地产链和大消费板块的投资机会。首先,在消费方面,随着防控优化政策的逐步落地及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疫情对于出行消费的影响后续有望进一步减轻,消费领域有望演绎困境反转,建议关注消费领域中景气韧性高、有望演绎困境反转的细分行业,如旅游、酒店、家电、国潮等。其次,近期稳地产政策利好信号不断,央行、银保监会在保交楼和盘活房企资金流方面继续加码,当前地产正处于磨底阶段,楼市在方向上是逐步恢复的,建议关注优质民企信用修复以及行业见底复苏带来的β行情等泛地产链修复机会。
区少萍:消费恢复核心在于放松场景限制并提升收入预期
谈及消费医药行业,平安基金资深研究员区少萍表示,虽然过去两年消费及医药行业相对大盘表现欠佳,但仔细剖析后却可以发现,股价波动主要来自估值,部分行业的业绩依然实现了良好增长。
针对消费行业,区少萍认为,消费不仅仅只是出行复苏,其核心更在于出行放松将带来消费场景复苏,推动经济增长,进而提升居民收入增长预期。具体来看,社服行业前期受损越大,弹性越好,大部分社服龙头股价已超过疫情前,目前行业估值仍处于相对较低阶段,在短期波动中寻找中长期优质标的是未来重点;此外,得益于出行放松和穏地产政策预期,白酒业绩确定性依旧稳健,次高端、中端消费升级延续,价格空间依然存在,而啤酒行业2023年则有望迎来“量、利、价”齐升。其它消费行业,如家电家居、纺织服装、化妆品等则应积极布局顺周期与底部反转。
而在医药行业,区少萍认为投资则应侧重自主可控,中药、医疗设备及创新药政策风口正劲。具体来看,交易型机会重点关注医疗服务、新冠防治特效药等,修复型机会聚焦在创新药、仿制药、CXO等,进攻型机会则关注中药和医疗设备。
如何挖掘2023年消费医药行业的投资机会?平安基金权益投资中心执行总经理何杰,基金经理丁琳、刘杰也分别分享了各自观点。何杰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和空间还很大,只要摆脱疫情束缚,消费升级还是长期趋势;刘杰认为疫情防控优化短期内会带来股价波动,从复苏节奏来看,看好相对刚需的消费需求如商务出行、物流运输等,而复苏相对滞后的可能会是可选消费如旅游出行、免税品消费等,但整体方向是向好的。丁琳则表示防疫政策的优化对消费中长期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利好,按照时间节奏看,预计一季度左右实现高峰,二季度开始消费复苏会比较明显,而在医药板块,明年相对看好创新药产业链、消费医疗及服务、医疗器械这几个细分赛道。
翟森:“新半军”重点关注科技安全和能源安全两大领域
在A股科技成长风口,“新半军”(新能源、半导体、军工)等技术壁垒较高的赛道持续火热。站在2023年的投资节点上,平安基金基金经理翟森认为,二十大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但是当前大国博弈、逆全球化、地缘风险和经济转型的持续演绎,也使得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面对发展与安全,底层科技技术扮演了重要角色,而外围环境的持续恶化,迫使自主安全可控迫在眉睫。
在翟森看来,科技板块的投资线索主要有两条,分别是科技安全和能源安全。首先就科技安全来看,目前我国科技安全市场空间大、产业多层次发展,信创建设从党政军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行业试点,未来将向“2+8+N”行业体系渐次推进;其次,半导体领域自主可控替代加速,尤其是特种半导体将迎来持续增长期;此外,随着二十大再次强调强军建设,未来国防军工将继续迎来大发展。
谈及能源安全,翟森表示能源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目前,中国具备完备的新能源供应链条,自主化率高,生产成本具备较大优势,后续有望受益于全年的新能源装机上涨。在行业策略上,中国在光伏领域的竞争力领先全球且仍有超预期空间,重点关注头部组件或电池片公司动作,新技术迭代突破有可能带来新层次投资机会;与此同时,风电和储能2023年成长性较为确定,投资机会重点把握。
围绕“新半军”投资,平安权益投资中心执行总经理黄维、基金经理薛冀颖也分享了各自观点。黄维认为,新能源行业存在渗透率和盈利能力高位的问题,因此未来需要做聚焦,而未来还有成长空间的储能和海风领域则需要精选个股。薛冀颖则表示,半导体行业长期来看是具备持续成长性的,从整体行业来看,半导体占终端产品的价值比是在持续提升的,同时新增需求也比较快,在消费终端智能化大趋势下,各类终端的半导体用量和价值量均明显提升,对于国内半导体公司来看,行业增长和企业业绩的增速是更快的,投资机会会更大一些。
张荫先:围绕自主可控与行业景气寻找制造业投资机会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的基石,大制造始终是贯穿A股市场的投资主线。平安基金资深研究员张荫先认为,2023年制造业投资的三个关键词是“复苏、自主可控、创新”。
“复苏”首先体现在近期出台了多项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支持,包括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现实需求、提振市场信心,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随着对设备投资的政策支持持续落地,设备投资周期很有可能被拉起来。
其次,投资者可在自主可控(国产化率)、行业景气(复合增速)中寻找投资机会,重点关注通用板块包括机床刀具/数控系统、机器人/减速器等。此外,张荫先强调,虽然我国具备全球竞争优势产业,但仍需持续创新,尤其当需求端不能继续超预期时,供给侧技术创新十分必要,可重点关注光伏、锂电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投资机会。另外,制造业其它行业中还可以关注检测服务、叉车、船舶、工程机械、锂电设备等行业的机会。
在谈到新的一年制造业的投资机会时,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李化松表示,过去几年,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科技制造领域,中国企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国际竞争优势,未来几年大概率也会有不错的发展,而在传统制造领域,虽然行业增长速度不快,但是过去几年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有所提升。同时,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这会刺激国际公司进行投资,进而带来新技术、新思维,而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会减弱劳动力增速下降的负面影响,对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还是保有信心。
高莺:A股将迎来震荡筑底后的震荡向上周期 港股有望显著跑出超额收益
回顾2022年,在欧美通胀、美联储加息等因素影响下,海外市场经历了上半年的股债“双杀”到下半年的股债商“三杀”,大类资产表现上只有美元现金、部分高分红股成为少数可以获得正回报的资产。
对于2023年大类资产配置,平安基金养老投资总监高莺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顺序:对A股、港股及美债保持乐观;黄金中性偏乐观;美股中性,国债中性偏谨慎;原油则是不确定性,需要持续跟踪。
具体来看,A股将迎来震荡筑底后的震荡向上周期。随着美联储加息放缓、防疫策略实质转向、房地产托底三大政策已出现明确转向共振信号,结合疫后经济逐步复苏、流动性充裕、国内经济政策友好、指数估值分位等因素判断,预计2023年价值风格与成长风格皆有投资机会,特别是港股在美联储高利率转向后可能有重大的历史机遇。
港股方面,底部大概率已经探明,“基于港股跌幅巨大、公司回购数量创新高、内资持续买入、已经发布三季度财报的互联网公司ROE环比普遍明显改善、美国加息放缓、疫情政策、游戏版号等政策的友好等因素,我们认为港股将大概率处在反转的路径上。”高莺建议重点布局超跌反弹品种,其中恒生科技、医药、地产链预计弹性较大。
美股方面,虽然通胀数据仍显顽固,但美联储的表态还是给予市场一定希望;短期看,经过前期下跌,下一步的博弈或许是自放缓加息至经济出现实质性衰退之间的窗口期,在此期间美股或存在一定波段机会;中长期看,经济衰退的到来对股市构成压力,需要警惕。
债市方面,国内债市受经济预期改善叠加资金端波动影响,对债市形成阶段性压力;而展望美债,高莺认为美联储接下来的加息或改为小步伐,但考虑到通胀压力以及美联储的利率预期,加息在明年或更持久,利率维持在高位的时间或更久。
钱晶:新能车ETF、医药创新ETF2023年或有更好表现
在指数投资专场,平安基金指数投资副总监钱晶重点就新能车ETF、医疗创新ETF分享其投资策略。
对于新能车ETF,钱晶认为电动车产品力将全面超过燃油车,这也是渗透率持续提升的主要因素。从国内来看,主流新能源车车企在2022年下半年密集发布新车型(基本为B/C/D+级),预计明年这些车型产销将放量;海外方面,美国电动化大周期启动,预计明年全美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200万辆,而美国电动化进程提速也有望率先带动中国材料企业放量,中国电池材料企业或将充分受益。
对于医疗创新ETF,伴随着集采政策缓和,贴息贷款等政策落地,以及放开后消费医疗需求恢复,聚焦创新药、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细分领域龙头的中证医药及医疗器械创新指数或将有更好表现。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来源:新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