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建投租赁: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格局与融资租赁业务机会

中建投租赁:锂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格局与融资租赁业务机会
2023年02月07日 15:23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除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电站外,以各类锂电池为核心设备的储能电站、新能源汽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正极材料更是决定电池性能指标的核心组件。对于融资租赁公司而言,研究好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路线和市场格局,对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能源结构改革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一、技术路线愈发清晰,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一马当先”

  在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正极起到提供锂离子的作用,是电池的核心组件,正极材料占总成本比例的50%以上,其性能对电池的整体表现至关重要。

  当前技术体系下,根据材料不同,正极可分为磷酸铁锂(LFP)、锰酸锂(LMO)、钴酸锂(LCO)和以镍钴锰酸锂(NCM)为代表的三元材料等类型。正极材料的主要指标受镍、钴、锰三种材料影响最大,它们分别决定着电池的能量密度、倍率性能和结构稳定性。厂商在设计和生产时,会根据下游需求和原料成本调整三种材料的比例,制成应用于各种场景的产品。如磷酸铁锂电池成本适中且稳定性好,在乘用车动力电池中应用较广。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约为53%,处于优势地位。三元正极材料尽管价格较高,但能量密度优势明显。采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电池能量密度可达磷酸铁锂电池的1.7倍,在动力电池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广泛搭载于中高端电动车辆内。钴酸锂因寿命较短,主要用于消费电子及便携式通讯设备中。锰酸锂价格较低、安全性高,但能量密度有限,主要应用于低速电动车、电动自行车及电动工具领域。

  二、政策与市场双向驱动,行业发展前景可期

  正极属于锂电池产业链中游的起始环节,源头材料为锂矿、镍钴锰矿等矿物,经提取后的锂盐与锰、钴、镍等化合物烧结后形成正极材料,再供给中游企业,制成锂电芯、电池包,并最终应用于消费电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终端设备。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需求快速扩张,为产业链上游带来了巨大的增长动力。根据已公开的审批及公告数据,2022年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设计总产能增长到约290万吨,2023年底两种正极材料总产能预计将突破410万吨。截至11月底,作为正极主要原材料的碳酸锂价格已达58.4万元/吨,远超2020年底4万-5万元/吨的水平,在政策导向和能源结构改革的双重鼓励下,正极材料展现出蓬勃的发展趋势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头部格局尚未真正形成,高端化是大势所趋

  不同于集中度较高、头部企业优势明显的锂电池行业,当前,我国正极材料行业尚处在集中度相对较低、头部企业快速成长的发展阶段。其中较为成熟的磷酸铁锂正极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2021年排名前三的企业合计占据约51%的市场,而三元正极行业因技术迭代较快、衍生路线众多导致竞争激烈,不断有新的参与者进入,前十名企业市场占有率接近,且排名变动明显。截至2021年末,三元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前五的企业,合计市场占有率约为55%。

  得益于快速增长的需求,以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为代表的锂电池正极在过去一年中需求量显著增长,且增长趋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或将更加明显。2022年上半年,我国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分别出货38.47万吨和26.38万吨,分别同比增长72.02%和45.90%,即使面对疫情反复和全球地缘政治紧张等不利因素,仍表现出强大的增长性。磷酸铁锂因较好的稳定性和较低的成本,目前已成为储能电池的主流技术路线;而动力电池领域,三元材料因能量密度较高,则具备更广的发展前景。

  无论采取何种技术路线,高效、安全、成本可控都将是锂电池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作为锂电池核心组件的正极材料,必然追随市场需求,向高端化发展,而中低端产品亦不可避免出现产能过剩、竞争力下降等情况。因此,能够通过持续技术迭代,实现盈利与技术更新正向循环的企业,则更容易与头部电池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从而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四、超四百亿潜在市场,三大方向值得融资租赁关注

  通过2022年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新增项目数据可看,目前正极材料生产线单位投资额约为8万-10.5万元/吨,这意味着到2023年底,预计将产生880亿-1155亿元新增投资需求。按照50%的融资租赁比例计算,对融资租赁企业而言,将产生超过440亿元的潜在市场,而烧结炉、混料机、叠片机等生产设备均可作为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的标的。正极材料作为方兴未艾的产业,给租赁企业融入其中提供了新的机会,这三个方向值得关注。

  首先,密切关注正极材料行业动向和技术路线。正极材料技术迭代快、衍生路线多,涉及材料、加工、化学等多方面技术,对业务人员的专业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只有长期跟踪行业,才能不断更新认知,抓住符合未来产业要求的业务机会。

  其次,着力开发领军企业,不放弃跟踪新建企业。目前正极材料市场占有率有明显的向头部集中的倾向,行业领军企业拥有技术、市场双重优势,且未来新增产能资金需求大,是可以着力重点开发的优质合作对象。随着钠离子、固态电池等新技术不断走向成熟,部分新建企业可能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实现弯道超车,甚至具备改写行业格局的潜力。

  再次,审慎研判行业,避免盲目投资。尽管正极材料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态势,但生产企业的大量扩产,在未来仍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融资租赁公司在开展业务时,应采取稳健审慎的态度,客观研判企业生产情况,避免激进投资或短贷长投,从而控制潜在风险。

  本文来源于中建投租赁作者王政超

  (来源:新视线)

责任编辑:孙青扬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