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江豚数量止跌回升。日前,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获悉,该单位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积极参与长江豚科学考察和保护,目前已推动我国基本形成了涵盖长江中下游的长江豚类保护网络。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期致力于长江豚类的种群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系统地开展了长江流域长江豚类种群及生境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适用于长江河流环境的截线抽样调查法和拖曳式声学考察法,该方法多次应用于流域性长江豚类的种群考察。
中科院水生所在2006年、2012年和2017牵头实施了三次长江流域范围的长江豚类考察,对长江江豚的种群动态进行了及时有效的评估,相关的考察结果成为我国长江江豚种群现状评估重要的科学依据。2022年,在农业农村部长江办的总体部署安排下,中科院水生所会同有关科研单位制定了“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
据悉,与以往一支科考队负责全流域的考察不同,此次对方案进行了改进,按照地理格局划分为几段同步开展考察,干流分为宜昌至城陵矶、城陵矶至湖口、湖口至南京和南京至长江河口四段,随后开展洞庭湖和鄱阳湖以及长江支流汉江的考察。
“这次考察还应用了新的技术手段,包括环境DNA和影像辅助监测系统以及实时被动声学监测技术,并专门研发了数据自动记录软件,以期进一步提高长江江豚的观察效率,提高种群数量调查的准确性。”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秘书长王克雄表示。
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束后,中科院水生所组织有关科研单位开展了全流域考察数据的分析,计算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并牵头编写了《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总结报告》。
中科院水生所一直以来将保护和研究工作紧密结合,在1986年首次提出了长江豚类的三大保护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及人工繁育研究。1996年开展长江江豚的人工繁育研究,2005年世界上第一头人工环境中繁育的长江江豚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顺利降生,2020年,人工环境下第二代繁殖成功。
中科院水生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推动在长江干流及两湖建立了多个豚类自然保护区,基本形成了涵盖长江中下游的长江豚类保护网络,推动建立了三个迁地保护区,迁地种群数量超过150头,为长江江豚保护筑起了一道牢靠的生命线。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