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加速指数增强领域布局,鹏华Ashares持续迭代基本面量化策略

加速指数增强领域布局,鹏华Ashares持续迭代基本面量化策略
2024年02月19日 10:15

  在市场连续震荡超过三年后,投资者的关注重点也开始不断向拥有稳健、便捷、长期等特点的产品靠拢,指数增强基金正好满足了这些需求。作为市场中的指数投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鹏华Ashares旗下的指数增强产品在四季度表现亮眼,给投资者带来了不错的投资体验。

  AI+量化策略聚焦选股,多因子模型刻画核心维度

  在鹏华基金量化及衍生品投资部总经理、基金经理苏俊杰看来,鹏华指增产品是围绕三重架构展开的,即基本面、量价信息与另类信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愈发成熟,将AI技术与以上三方面结合起来也逐渐发展成为了苏俊杰团队的一个重点研究方向。

  苏俊杰介绍说,策略始终在进化与迭代,但目前大致形成了以“基本面选股”为底层逻辑,“基本面、量价、另类”为核心维度的多因子框架。与此同时,2023年以来最大的科技风口人工智能也早在一年多以前便被苏俊杰团队纳入了量化投研过程中。相比较而言,通过AI机器挖掘出的因子在合成与特征提取的效率和维度上明显优于人工,且能够有效降低因子重合度,产生额外的Alpha效果。

  具体来看,苏俊杰团队的多因子模型属于综合型投资体系。由于加入了人工智能算法、基本面质量、基本面动量、基本面预期等信息,体系又被定义为“AI+”基本面量化体系,因此苏俊杰在内部研究时也格外注重基本面、量价与AI机器学习之间的均衡关系,将团队分组对应不同的部分,并按照市场变化各自挖掘可能存在的Alpha收益。

  首先是AI+基本面。作为公墓量化投资最根本的投资模型,现在市场上常见的基本面框架几乎都始于尤金·法玛的三因子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加入质量、投资和分析师预期等各类从上市公司财报中挖掘出的因子,继而寻找出财报数据优秀的具体公司。

  AI技术的加入让因子得到了更加高效的利用,苏俊杰介绍道:“因子合成的维度本身只是线性的加总,随着现在因子在市场上越来越有效,超额收益开始变得困难,因此在因子及特征的合成上加入机器学习的算法,比如一些树模型和神经网络的模型对其进行合成。”

  鹏华指增团队的因子库也因此出现了爆发式增长,数量迅速扩展到了数千个之多。苏俊杰及团队将这些成熟化的因子融入模型体系中,不断优化迭代,力求保证模型的相对连续性,做到渐进式变好。

  其次是AI+量价信息。其原理是基于股票成交的价格和交易量的信息去捕捉未来存在机会的股票,对数学能力要求极高,而这与苏俊杰的学科背景正好契合。

  苏俊杰硕士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数学专业,至今已经拥有12年证券从业经验及5年投资管理经验,期间管理了多只量化多冲、指数增强和主动量化产品。在他看来,公募基金虽然难以进行高频交易,但是依托AI技术,也能将挖掘量价信息升级为高频数据。

  苏俊杰举了一个例子对此进行说明。AI技术目前已经能支持端到端挖掘,也就是输入原始数据后,通过人工设计过程中的网络结构与隐含层数量等,最后得出相关性较低的Alpha,进而去实现超额收益。

  另类信息则是在基本面和量价信息之外的又一复杂增量,在鹏华基金的量化投资之中,这一部分主要包括ESG评级、舆情和专利等数据,其中较为重要的是舆情信息。

  在苏俊杰看来,舆情信息属于文本的一类,本身就极难处理,但是在AI技术的支持下,量化分析师拥有了通过算法理解文本正负面导向的能力,这无异于给指数增强投资配备了更全面的“武器库”,让投资过程能够更加全面和顺利。

  均衡理念应对市场变化,创新布局把握投资机会

  除此之外,量化投资近年来受投资者青睐的又一原因是其拥有纪律性、系统性以及覆盖面广等特点。苏俊杰表示,量化投资相对而言更加客观,从数据出发建立模型,很少会受到人的情绪及外界波动的干扰,但在鹏华量化团队中有一个一致的观念,模型本身并没有那么重要,坚持持续进化和迭代的理念并不断去优化、迭代这套体系让它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市场环境才是最重要的。

  因此,苏俊杰团队在市场牛熊切换和风格轮换中养成了相对均衡的模型构建理念。苏俊杰表示,均衡的好处是风格切换时能够相对市场保持比较小的回撤,通过有效的那一部分模型确保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同时,团队还会不断拓展新的阿尔法来源,来替换在市场效率提升中失效的因子,并努力认识到因子波动的原因,在能够接受的风险维度下去使用这些因子。例如价值因子就是因为兼具周期波动性和风险补偿两个特点被纳入了模型之中,通过对权重的调整来获取长期条件下的Alpha,继而去追求更加稳定的超额收益。

  以鹏华沪深300指数增强A为例,根据基金四季报数据,截至2023年末,过去五年产品实现了41.56%的净值增长,超越业绩比较基准18.99%,创造了明显的历史超额收益。同期其它主要指数增强产品如鹏华中证500指数增强,净值增长率表现也显著优于同期业绩比较基准,由此也不难看出苏俊杰团队量化策略的操作有效性。

  除了通过主动管理的手段来获取指数的超额收益外,苏俊杰团队也十分注重对市场行业趋势的研究,以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板块为代表的科创板正是他们的研究方向之一。基于对科创板成长性的看好,团队选择推出科创50增强ETF(588460),希望通过增强的手段从科创板中寻找相对来说的中小市值股票,并从高研发、高成长和高质量的正向循环中去寻找增厚的Alpha。

  推出市场上首批科创100ETF之一的鹏华科创100ETF基金(588220)也是因为看好科创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在近期发表的2024指数投资策略中,苏俊杰表示,科创100指数目前已经具备了极佳的投资性价比,随着后期市场的企稳与恢复,指数有望再次展现出高弹性和进攻性强的特点。因此,投资者可以通过科创50增强ETF以及科创100ETF来布局科创板相关资产,把握后续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

  “只有不断去进化、不断去适应这个市场,才能够在竞争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有效的市场中,尽可能地去获得超额收益,体现出职业投资管理者的价值。”苏俊杰这样介绍自己对于量化投资的态度,鹏华指增团队也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从产品布局上来看,鹏华基金已经进入了指数增强领域持续加速发展的阶段,在已有的沪深300指数增强、中证500指数增强等产品的基础上,分别于2022年底发行了鹏华中证1000指数增强和鹏华科创50增强ETF,2023年初还发行了鹏华国证2000指数增强,基本覆盖了市场上各主要宽基指数,并且兼顾了大盘与中小盘等各类资产,能够满足投资者各类的指增产品投资需求,帮助获得更加优质的投资体验。

  作为公募基金“老十家”之一的鹏华基金,始终非常重视指数领域发展,并凭借创新的产品布局意识以及品牌化管理意识,创设了“鹏华Ashares”指数品牌,以聚合效应将指数投资的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鹏华Ashares已经囊括了宽基、策略、金融、周期、消费、医药、科技、制造及港股通等各个细分领域,打造除了一个跨市场(沪深港)多元指数产品平台,为投资者一键布局优质资产、享受经济转型时期的时代红利提供了一只强有力的抓手。

  (来源:News快报)

责任编辑:何奎良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