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刘志军14日委托辩护律师带话给女儿,叮嘱她“千万不要从政”。 新闻一出,引来众多非议,落马贪官劝诫子女莫为官被视为对当官、从政的污名化,暗含着对从政、当官的一种根本性否定。 [详细]
无独有偶,因不雅视频被曝光的雷政富出庭受审前,他75岁的老母也一遍遍对记者说,“做啥子官嘛。”
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都有哪些官员曾劝诫过子女不要当官。
在劝子女莫当官的官员中,落马贪官确实不少,除刘志军外,文强也在临死前给儿子留下遗训:贪图功名利禄是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以后子子孙孙再也不要从政,不要当官,远离功名利禄。
然而,并不是只有落马贪官才会告诫子女莫当官。
陆定一之子陆德曾在《我的父辈》一书中回忆自己的父亲说:“他对我们子女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为建设新社会贡献自己的能力。但他不希望我们走仕途,他在我上大学时就告诫我们:‘不要去当官。要好好学习科学技术。’”[详细]
《中国日报》创始人,与孙中山是结盟兄弟,共同创办兴中会,被尊称为“国叔”的陈少白,曾任广东军政府外交司司长、总统府顾问,然而他激流勇退,并告诫后代:“不要做官,要做实事”,其后人多从医或当记者。[详细]
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留遗嘱叮嘱子孙:我不愿儿孙为将领,也不愿儿孙为大官,只希望成为饱读诗书、明白道理的君子。自曾国藩兄弟之后,曾家再没出领兵打仗的将领。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学贯中西,成就卓著,成为教育界、科技界、 艺术界的名家大师。[详细]
或许我们可以从更人性的角度上来看,劝子女不当官,确实是一些官员曾经沧海难为水的真实心声。
自古以来,官都难当,甚至不少人后悔当官,不愿当官。
秦丞相李斯最终被腰斩于咸阳,临刑时对儿子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资治通鉴》中记载:汉武帝太初二年,太仆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他不肯接受,叩头哭泣不肯起来。汉武帝根本不理这些,仪式结束即起身离去。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公孙贺不得不接受印信,出宫后长叹一声:“我从是殆矣!”
《政府法制》2007年第12期下半月刊报道,朱镕基1998年出任国务院总理后,曾经特意把儿女召集起来作出训示:“父亲如今当了总理,对你们来说不知是福是祸,你们要好自为之。”这话对每一个官员都有积极的警示意义,朱镕基尚且认为“不知是福是祸”,何况其他官员![详细]
国外的政治家们日子也照样不好混, 美国政治剧《纸牌屋》,真实地展现了美国政治里赤裸裸的利益交换和血淋淋的背叛,受到英美观众的热烈追捧。美国《丹佛邮报》认为,这部剧“深刻地讽刺了人性和政客”,“是刺向权力和腐败的一把利剑”。
常有人说,只要身正清廉,当官又有何难?海瑞会告诉你,真的很难。
清末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六回中有段尖锐的评说,引人深思:赃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盖赃官自知有病,不敢公然为非,清官则自以为不要钱,何所不可,刚愎自用。小则杀人,大则误国,吾人亲眼所见,不知凡几矣。
官场历来是最需要智慧与谋略的地方,这不仅仅体现在官员的执政能力上,博大精深的学问还有官场显规则,浓缩成一句话:当官是一门技术,王者伐道,智者伐交,武者伐谋。
想知道当官到底多让人纠结,远有《厚黑学》,近有《2号首长》。
应当承认当官难,这份职业要求极高的职业素养和情商智慧,还要辅以严格的制度约束和监督机制,仅靠道德与情怀成就不了好官。
多少官员曾面临这样的困境,一方面是不受约束的权力真空,一方面是形形色色的诱惑,只靠他们自己“以天下为己任,摒除私心杂念”,最终结局往往是官员在苦苦挣扎后痛苦地唤上一声“臣妾做不到啊”!
应该承认当官的确高危,从事任何一种职业,其所得利益与付出都应该是成正比例关系。官员手中握有公权力,存在着权力寻租的可能性,理所当然地要受到更为严苛的监督。因此,官员高危其实是由其职业特性所决定的。简单的说,当官不高危,社会就高危。
曾有人概括过中国的官场压力:
一是工作压力。在今天的中国,当官面临的压力超过许多职业,研究发现,国家机关干部所面临的压力在社会中属于中等偏上水平。应酬多、喝酒多、吸 烟多,缺乏运动,作息无常,导致血脂异常、脂肪肝、转氨酶升高。工作多、会议多、迎检多,神经紧绷,疲于应付,导致焦虑、抑郁、失眠。
二是升迁压力。官位有限,满足不了很多人的职业追求。人际关系微妙,竞争和斗争相当复杂,说实话、做实事有时不一定得到相应的待遇,有关系、善钻营有时却顺风顺水步步高升。对仕途的担忧、未被提升、目睹腐败现象等等,都会使一些人因为感受“不公”而情绪低落,出现很多心理反应。
三是贪腐压力。毋庸讳言,当今中国官场氛围很不健康,监督机制也不健全。有贪官曾说:“我不贪,别人会骂我是异类。别人接受好处,我不接受好 处,得罪兄弟感情,同时会让更多的人疑心,是否你会去告密。”权在手,诱惑多,把持不住,容易陷入贪腐泥潭。中央高压反腐产生的巨大震慑力,又令贪腐者惶惶不可终日。[详细]
连新华社都在问:从普通科员成长为正厅局级官员需要25年。如果不能在35岁升到正处,45岁升到正厅,仕途将从此止步。看吧,公务员考试高热不退,各类官场经被反复把玩,官本位念头日益炽烈。最好的青春年华在官场排队,一辈子围绕官位羡慕嫉妒恨,难道这就是我们生命的全部吗?[详细]
在此篇专题结束时,收到最新消息,我国公务员人数连续5年增长,已达708.9万人。[详细] 亲们,你们真的已经做好准备了,是么?
从官员财产公开的推进进度可窥知,铲除“房爷”的日子还远着呢。
炒作文化概念,以此推高地价,这是“钱烧阿房宫”目的所在。
部分官员确实是“高危职业”,不是想不贪,就能不贪。
养者不抛弃,食者不虐杀,应是人类和狗狗之间最基本的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