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如今的上海人,正眼花缭乱地看着身边冒出一家家“崭新”的特色医院:帮困救助医院;民营医院;临终关怀医院;一批引进外资做后勤保障的医院等等。
有人说,这么多特色医院的出现,其实证明了申城医院分工更细致、更趋向专业化; 而老百姓看毛病,无疑也有了更多的选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特色医院”。
浦南医院:外资管理后勤
大厅里居然办了一家小超市,货架上毛巾、牙刷、各色食品陈列待售。据说,要看浦南医院后勤的变化,这里就是一个“起点”。
浦南医院的后勤改革是被“逼”出来的。去年开始新千年,又赶上中国的龙年,许多父母都希望赶在春节前后生下“龙子”“龙女”。当时,浦南医院有6位准妈妈几乎同时要求剖腹产,一个妈妈两张床,3个陪客4顿饭,保洁、运送等样样要全。保洁员们只好时刻准备着,见缝插针地进行洗地、拖地,有时为防止产妇吹风,经常在密闭的房间及走廊中大汗淋漓。
“没有人力、物力、技术的支持,也没有合理有效的工作安排,有时员工刚扫完地连手也来不及洗就被安排去送饭。服务质量不高,还要被病人埋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于是,在去年3月,浦南医院将后勤社会化了。接受委托的是一家美国公司(SERVICEMASTER服务大师)。运送、配餐、护工、保洁、设备运行与维护、绿化、保安7个方面,医院全面“放手”。浦南医院院长刘卫东说:“后勤社会化,也就是为医院脱下了厚重累赘的‘外套’,现在我们可以集中时间、精力投入到医疗、研究等中心工作上。”
据了解,目前像浦南医院这样把后勤推向社会的医院还有不少家,如卢湾区中心医院、市第六人民医院、长宁区中心医院等,既促进了自身完善发展,也解决了一部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
宁养医院:关怀临终生命
被病痛折磨得瘦骨嶙峋的赵桂英老太太,躺在床上看到白衣服的医生、护士进来,伸出细细的双臂,喑哑的声音痛惜地说:“下这么大的雨,你们怎么还来?”宁养院29岁的护士尚扬清拿出药,活泼地说:“约好的嘛,当然要来了!”
这家人,子女有的在外地,有的下岗,像棚户一样的房子里几乎没什么像样的家具。可偏偏老夫妻俩双双患了肿瘤。赵老太患的是晚期肠癌;李林老汉患了前列腺癌。6月20日,新华宁养院开了,他们拨通了热线电话,请求帮助。
新华宁养院是香港李嘉诚基金会在全国创办的20家同类宁养院中的一家,也是目前上海唯一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免费服务的机构。“晚期癌症病人一般医院都不收,建议回家休养的,可他们的病还在痛,还有其他病理反应。宁养院上门向晚期癌症病人发放止痛药物,观察病人的情况,让他们知道,他们还是被人关心的。”
宁养院医生沈伟介绍,宁养医疗服务也称为舒缓医学或善终医学,是近年来国际上非常流行的医疗服务。其目标是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止痛药解决的只是患者躯体上的疼痛,对长期辗转在生死线上的癌症患者来说,更为痛楚的是他们的内心———贫困、家庭前途、家人未来。我们上门送药,同时也倾听病人们的需要,帮他们完成未竟的心愿,使他们走的时候尽量不留遗憾。”而这也正是宁养院“宁静、安养”的本意。
沈医生告诉记者,香港宁养院有一个病人,毕生的心愿是开个人演奏会。工作人员知道后,想方设法帮他组织了一场“最后的演奏”,病人含笑离开了人世。一名医生、一名护士、一名司机,宁养院的巡访小组在一周内有4天奔波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每天最多只能去5家,有个病人住金山,去看他一次就要花一天时间。”
对于连司机和内勤在内只有6个工作人员的宁养院来说,人手实在捉襟见肘。“我们现在有140多个病人,重病人一周探望一次;病情稳定的只能一个月一次了。有几次,因为没赶上去病人家,他们临走的时候也念着,怎么宁养院的医生还没来?”沈医生黯然,“还要帮病人完成心愿,现在只有一个义工,有时实在忙不过来。”在赵老太家坐了半个多小时,沈医生、尚护士又要从金沙江路赶到杨浦区政立路。雨下得很大,可李大伯执意要送出来。走很远再回头,他还淋着雨向“宁养使者”挥手。
公惠医院:帮困救助病人
公惠医院正在修房子。一边修房子,一边在营业。这家“藏”在石门一路一条弄堂里的本市首家福利型医院,行人匆匆走过不留心就会错过,所以来的都是一些“老顾客”。
上午8时多,记者来到这家医院时,已经有几十个病人排队、挂号、等候,秩序井然得可以听到轻微的装修声。据导医员王爱琴介绍,医院现在一边营业一边修葺4、5、6层,等全部完工之后,病房床位就可以增加一倍,容纳更多有需要的人。
一位40多岁的王女士坐在大厅的椅子里,已经看完病,正等着抓药。“我住在梅陇,已经第三次来这里看病了。”王女士半年前得了一次小中风,身体状况急转直下。为了求医问药,花了7000多元。这对下岗在家、孩子还在读书、家庭经济本来就不好的王女士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听说公惠医院开了,原单位帮我办了张医疗帮困卡,我就到这里来看看。这里的医生服务非常好,开的药也对路,吃了两次身体就恢复了不少。”
王女士的手里攥了张粉红色的纸片——就是这张不起眼的小卡片,解决了许多病人经济上的难题。“帮困卡里有500元,可以看几十次病哩。”王女士掐着手指算了笔帐,“像我这病,看一次原本要100多元,按我的年龄医保规定是自费30%,而到这里看病,只要自费部分的30%。这样算下来,一次10元钱都不到。”
像王女士这样的病人,公惠医院里还有很多。据介绍,前身是企业医院(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下属公用医院)的“公惠”,在医保改革后,由市总工会牵头转制成立。起名“公惠”,正是“工会”的谐音,同时也蕴含了“惠及公众”的意思———它是全市乃至全国第一家用种种优惠手段为特困、就医不方便人群提供服务的医院。“除了一部分普通病人之外,我们更多接待的是那些经济上非常贫困的病人。”院长办公室主任石志伟说。
医院为特困病人服务,没有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简直寸步难行。幸亏,“公惠”握住了四面八方伸来的友善之手。据介绍,上海医药总公司今年已经向该院捐赠了价值100万的医疗设备,此后每年还将捐赠300万药品;市有关部门也承诺补贴医院因减免病人费用而产生的“赤字”。
石志伟笑着拿出一封信:“还有些公司职员说要到这里当义工,帮我们一起为困难的人服务呢!”的确,大家都帮一点,有需要的人的困难就会少一点。
博爱医院:首家转制民营
光看外表,绝对想象不到这居然是家医院——不但建筑是欧洲风格,连站在服务台前的礼仪小姐也礼貌热情得像宾馆服务员。只是她一开口才有了医院的意思:“小姐,您哪里不舒服?”
就在2年前,这家医院还叫“轻工医院”。1999年10月,医院经过痛苦的改制,成为上海第一所民营医院,而它的名字,也改成了让人一听就放心的“博爱”。“在转制前,医生只管看病,护士只管配药、打针,他们很少设身处地从病人的角度去想问题。如今,我们提倡的优质服务其实就是消除医生护士和病人之间的隔阂,追求的是零距离。”博爱医院院长彭少成说。
1999年,当时已瘫痪一年多的轻工医院接受民营资本接盘,在大刀阔斧改变经营方式的同时,还进行“换血工程”。原医院职工经招聘后留下来的,只有50来人,其他100多名医护人员,全部是从全国各地新招聘的。
上海另一家医院的院长也认为,“博爱”的经验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在某种程度,该院的服务和管理模式可以说领先于公立医院。可“博爱”却在忧心忡忡。中国即将加入WTO,国外资本进入中国医疗界是大方向,不用说建立“航母级”的医疗机构,就是一般的医院,其更新更优的管理和服务恐怕也会给诞生还不久的“博爱”以巨大的冲击。目前,博爱正筹划新的经营方式,为即将到来的“战争”争取新的“筹码”。
沪上医院改革正在悄悄地进行,申城市民正在期待着有更多更好的特色医院出现。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