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话
继6月份“富爸爸”来沪“传经”之后,下月上旬《富爸爸穷爸爸》作者之一“富妈妈”也将来上海举办为期两天的“突破观念障碍,感受财商风暴”的财商培训班,声称要“手把手”教你赚大钱。
对“富爸爸”、“富妈妈”频频来沪,你有些什么看法?对他们提出的种种投资、致富的理念和手段,你是否认同?是否适用你?
外来和尚好念经吗
《富爸爸穷爸爸》不费吹灰之力就上了畅销书排行榜,可仔细想想,外来的和尚就一定好念经吗?这本书毕竟是写在美国的经济环境中,万一来个南桔北枳,岂不亏大?况且不少人只是临时抱佛脚,指望用功几天就一夜致富,心态真是比小学生考试还侥幸。美国经济发达,确实有许多可借鉴的经验,可是借鉴也有高低之分。高明者会其意,低劣者习其技。方明“富爸爸”教我买房出租我早就看出《富爸爸穷爸爸》不是等闲之书,于是不光自己买来细细研读,还“煽动”身边的各位好友一起捧场,一时间朋友圈子里几乎人手一本。
学了书本知识,接下来的就是实践了。投资是“富爸爸”致富的重头戏,不学不行。做地产生意对我们来说是不可能的,不过,买房等增值也是可行的。刚巧那时有朋友介绍一个熟人因为出国急需一笔钱,想把淮海路附近的新商品房卖掉。
我以“富爸爸”的角度思考了一下,决定买下来。压价让我“赚”了几万元。我想装修完工之后就把它出租掉。估计租金一个月4、5千元没问题,3年后我就有盈利了。朱婷婷参考一个就够了记得《富爸爸穷爸爸》正热卖时,从同学那里借来看。看的时候心潮湃,但过后就淡化了。
如今又眼看相似的书以相似的紫封面一本本摆上书架,我越来越感到这像是某种“出书热”,同一类型的书借着势头接连推向市场。我们小老百姓看这种书只要一本就够了,否则不断地买,还没学会致富呢,倒把钱袋掏空了。将来要是再有“富爷爷”“富奶奶”……那绝对是书商在赚钱。空空致富靠自己前阵子《富爸爸穷爸爸》正热火的时候,我倒是没怎么在意这本书:不就是一本书嘛,他们怎么能写出真正适合我们的“致富经”?不过,看了前天晚上的《对话》节目后,我的看法有了些改变。其实,理论也是死的,可人是活的,关键是要选适合自己的发财之路。
书中把从业人员分成雇员、自由职业者、投资者等几种类别,其中投资者是真正能令“钱生钱”的人,而雇员很可能就得永守贫困了。看上去它们泾渭分明,可这些职业之间其实是相互渗透的。“富爸爸”以为,人不可能只有一种职业扮演一种角色,因为只有身兼多职才会在不断挣大钱的时候更有保障更有安全感,他和他的书不能让我们致富,只有我们自己才能让自己致富。
我想这就是问题的根本了!周围有很多人指望单单从这本书本身得到“发大财”的法宝,所谓“认同”就是全盘照做,所谓“不认同”就“弃之如敝履”,这种想法其实是要不得的。读书学艺,追求的应该是其中的精髓,只要吃透了大方向,具体操作谨照个人情况。否则就只能由着“富爸爸”、“富妈妈”凭这些死理论在我们身上赚得笑不动喽。辛欣这点学费都不肯付吗“富爸爸”、“富妈妈”频频来沪是件好事。虽然不排除他有挣讲演费的嫌疑,但作为有独到见解的专家学者,我相信他们更大程度上是为了传播自己的理念,博得更大范围内的认同。
也许他们所倡导的致富理念不一定完全适合于中国国情,但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美国的成功经验里总有值得我们吸收借鉴的内容。况且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趋势,与美国人做生意的机会越来越多,了解他们的投资理念和手段不仅有益,而且必须。如果我们连这点学费都吝惜付出,也未免太小家子气了吧!秦颖“富爸爸”已在我们身上赚钱了忘了是在哪里看到的一个富翁的“名言”:这个世界上永远是少部分人赚大多数人的钱。不是吗?就在我们如饥似渴地向“富爸爸”“富妈妈”请教发财秘诀时,“富妈妈”“富爸爸”已经在我们身上大大地赚了一把。我们已看到他们的一些致富门道了。古草炒作?作秀?
“富爸爸”刚走,“富妈妈”又要来了,而且要“手把手”教我们发大财,天底下还有这等好事!对此,朋友们一致表示,不是炒作就是作秀。富妈妈知道我们缺钱花,就不远万里传经送宝,我不相信两天的财商培训班就能教会我们发财。奉劝头脑发热的人要冷静。我没有本事赚大钱,但我能从实际出发,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赚些小钱贴补家用。尽管档次低,但很实在,不会因此想入非非,每天做发财梦。文美做起来两码事“富爸爸穷爸爸”系列书给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脑子里的旧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
但认同“富爸爸”的观念是一回事,真要实践就是另一回事了。没有资产,要想白手起家,谈何容易!从这个角度看,“富爸爸”的观点还是不够全面的,过分强调技巧,看看那些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哪个不是有精于常人的头脑,又恰好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也许成功的背后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经历铺垫,所以“富爸爸”的观念虽然为我提供了强大的杠杆,我暂时却还找不着可以着力的支点。张月仅是一家之言我觉得这类书跟我以前读到的“卡内基”系列书籍一样,给中国人传输不同于传统的观念,令人耳目一新,但未必要奉为经典。理财也好,走向成功人生也好,“富爸爸”“富妈妈”写在书里的只是他们自己的个人经验和心得,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
而且观念这种东西还与文化环境紧密相关。我的一个朋友看过《富爸爸穷爸爸》后说:“有道理归有道理,但一到生活中,我仍旧会用原来的思维方式,否则心里就不踏实……”看来,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不见得读了同一本书就能“九九归一”,成为富爸爸的翻版。
所以对这些书我们不必仰视,读到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以会心一笑;读到有意义的投资方法可以拿来借鉴,但记住这只是一本“参考书”,一个西方成功人士的一家之言。
朱颜
迎合激进的致富心态
我看过“富爸爸”在上海、北京的次电视专访,觉得他们的致富理念合了我们这代人激进的致富心态,一蹴而就,成为百万富翁。而我们的辈就比较欣赏李嘉诚用时间、耐心富的理念。有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每年存4万元,保证每年有20%的回率,40年后就能增至1亿多元。40年,愿意耗这么久。我们唾弃安稳的投资方法,选择狂飙突进的理财方法折腾自己,美其名曰“有高风险才有高回报”。最后,几个人能成为百万富翁?倒是“富爸爸”靠推销理念发了财。
其实,在“富爸爸”的本土美国,很多百万富翁的财富是用很多年的时间,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富爸爸”推行的,只是一种发财模式,不会适合所有的人。邱涤下期话题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