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谎能用仪器测出吗?《新闻调查》解谜测谎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1月01日08:41 CCTV-新闻调查 | ||
【内容提示】 提起"测谎仪",很多人都会感到非常神秘,与此同时,人们也都会对它产生这样一种疑问:一个人是否说谎,难道真的能用仪器测出来吗?传说中的这项技术究竟是科学还是谬误?如果科学,它究竟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如何来正确认识和评价这项技术?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领域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新闻调 【调查对象】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武伯欣 犯罪嫌疑人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 张屹 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 刘文 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卞建林 【调查过程】 一、记者体验一次模拟测试 解说:这是国产故事影片《寂静的山林》中的片段, [影片对白] 你认识这个吗?这是人类最高的发明,科学最后的成果--心理测验器,它是专门揭露说谎话的。 解说:影片中所描述的那台心理测试器正是人们通常所讲的测谎仪。多年以来,人们对于测谎仪及其测谎技术的了解,也仅仅局限于这些影视作品,而在这些影视作品中,测谎仪所扮演的,又多是骗人的、不光彩的角色,从这些影片中,不难看出长期以来我国对这项技术所持有的否定态度。然而近些年来,不少新闻媒体都相继报道了许多我国一些公安部门利用测谎技术屡破疑难案件的事例,测谎仪也从一个小丑的角色变成了破案神探和传奇英雄。那么测谎仪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仪器,它的工作原理又是怎样的呢? 武伯欣:普通人平时说的测谎仪实际上科学的讲法呢是心理测试仪。 解说:武伯欣,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主任。从1992年开始,武伯欣教授就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对心理测试技术进行研究和系统开发,并且逐步将这项技术运用于公安部门的刑事侦查工作。时至今日,已经有600多个诸如凶杀、抢劫、盗窃、强奸、贪污等刑事疑难案件在武伯欣教授的协助下顺利得到侦破。 武伯欣:实际上它的工作原理呢不是在测试谎言,它实际上是在测试真实的心理痕迹。 记者:心理痕迹? 武伯欣:对。就是经历过的事件会在人大脑当中留下比较深刻的这种印迹,那么随着时间,特殊的事件他可能终生不忘。你比如说,人们都不会忘记新婚。对于违法犯罪应该说也属于特殊事件,那么这种心理痕迹通过言语唤起以后,那么他首先有心理的反映。 记者:那你的意思是说,是用你提的问题像探测器似的问到他的心里去? 武伯欣:对。违法犯罪的经历唤起以后,这些生物指标,比如说皮肤电位、血压,也包括呼吸,甚至还有脑电(波),就会出现异常,这样呢在实测的时候肯定在他的身体上要带上一些传感器,然后这些传感器同步地、实时地通过仪器记录下来。 记者:我能不能实际地,比如说你们也测测我? 武伯欣:当然可以了,可以设计一个游戏项目。 解说: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认识这项技术,我们请武伯欣教授进行了一次模拟的心理测试。 记者现场解说:现在我马上就要亲身接受一次心理测试,一会儿我会给测试人员一组数字,其中的一个数字(2)我已经写在了这张纸上,最后看看能不能把它测出来。 解说:根据武伯欣教授介绍,记者既然在5个数字中选出了这个数字并且把它写在纸上,那么在记者的心理就会对这个数字保留下不同于其它数字的心理痕迹。在测试中,当测试者问到这个数字时,记者相应的生物指标就会产生较为独特的、不同于其它数字的变化,从而被测试者测试出来。 武伯欣:我先得说一说咱们这个测试:等一会我来问你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呢都很简单,你也可以回答,也可以不回答;如果回答呢,你就用最简单的"是"或者"不是",眼睛看着墙就行。 记者:看着墙是吧? 武伯欣:非常自然平静地。 记者:我很平静。 武伯欣:好不好? 记者:行。 解说:心理测试装置看上去比我们想象当中要简单得多,它由传感器、心理测试仪和一台电脑三部分组成。当工作人员分别在记者的手腕、手指和胸部配带了传感器之后,在电脑屏幕上,代表脉搏的兰色曲线、代表皮肤电的红色曲线以及代表呼吸的绿色曲线就立即显示了出来。 武伯欣:你的名字是叫长江吗? 记者:是。 武伯欣:你是北京人吗? 记者:是。 武伯欣:你刚才写的那个数是写的"1"吗? 记者:是。 记者:你刚才写的数是写的"2"吗? 武伯欣:是。 解说:整个测试过程中,武伯欣教授就5个数字按照顺序和倒序的方式各提问了一遍,紧接着就得出了结论。 武伯欣:(这个游戏)可以结束了。 记者:完了? 武伯欣:这已经露出来了。 记者:几呀? 武伯欣:这就"2"嘛。你等会你回来看一下你的图谱你自己就知道了。你看,这样的反应,一个是(红色曲线)在上面时间比较短。 记者:像这样的都是没什么太大的起伏。 武伯欣:没什么相关性。 记者:就是说这时候你肯定是在问我不是"2"的时候? 武伯欣:对。但是您注意这个,您这出现一个呼吸的比较特殊的变化。 记者:哦,这个大框。 武伯欣:这个绿线,这就等于是您可能对即将要问出的这个数,您可能有一个预先的防范,然后出来了。从这儿开始一直持续很长时间,就保持这种高度,这个是您显著相关的一种特征,这个比任何一个最后形成的这种波形都很特异,这是惟一的。 记者:像个"几"字。 武伯欣:对。所以这样就根据几遍(测试),最后就敢下结论。 记者:行,谢谢您。 二、谁拿了那些珠宝首饰? 记者现场解说:虽然在公安大学我自己也接受了一次心理测试,结果也是令人信服的,但我总是觉得这只是一次模拟。那么现在我们现在前往邢台,对一起珠宝行失窃案参与办案。我们将随武教授出发,对这一次的犯罪心理测试的全程进行跟踪---- 办案警察:8月12号上午个体老板在云龙大厦十六楼进行清洗珠宝,上午九点钟开始清洗。 解说:来到邢台,武伯欣教授首先请警方就珠宝行失窃案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据警方介绍,这家珠宝行是经过了一番装修后准备重新开业。案发那天上午9:00左右,珠宝行工作人员从银行取回库存的珠宝首饰,既而在16楼办公室里对珠宝首饰进行清洗和整理工作。其中,有4名女服务员负责清洗,还有3名男职工帮助剪贴商品标签。中午12:00左右吃饭,午饭后,7人继续开始工作。下午4:00左右,当清洗工作结束清点入库时,发现少了一枚钻戒、一件钻石项链和一件钻石吊坠,总价值1万元左右。由于一天的工作下来,再没有其他人进入这间办公室,因此警方认定是一起内盗案件。可是在警方调查中,在场的7人都各有说辞,很难从中找出可疑线索,加之现场又没有留下任何有价值的痕迹,因此这起案件拖了两个多月难以侦破。7人中,警方认为嫌疑最大的是其中的一名女服务员,她曾经在工作时舍近求远,从16楼到14楼上卫生间,还随身携带了自己的手提包。 武伯欣:这里边还有,是一次拿还是三次拿,应该是,清洗完的还是没清洗的?这都很难说。 解说:案情分析会开了整整两个小时,期间,武伯欣教授就他所关心的问题,详细向警方进行了询问。 记者:这案情分析想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呢? 武伯欣:就是对这个作案人他独有的这些心理痕迹进行分析。 记者:那你刚才主要是要捕捉一些什么样的信息? 武伯欣:特别侧重的你比如说时间知觉、方位知觉、作案的动机,那么只有动过手的人他会有清晰的这种心理痕迹存在。 记者:刚才我注意到您问得特别细:是一次拿走的还是分两次三次拿走的?干嘛要问得这么细? 武伯欣:比如说他拿这个东西值多少钱?那上标签多少钱?那可能更细,我们都不问这个。我们更注意他的时序性的东西,是擦拭之前还是擦拭之后?那只有他知道,其他无辜者不可能知道的。 记者:你问这么细节也是为了下一步编题,怎么具体拟这个题目做准备? 武伯欣:对。都是为了最后编题做准备。 记者:这7个人的排列当中,20岁这个小姑娘她中途上厕所,而且不在16层,在14层,我觉得这可能是第一号嫌疑人? 武伯欣:没有,我到现在对这个人吧,始终用逆向的思维使她下降。 记者:为什么呢? 武伯欣:不可能那一上午别人都没出去过,那就不是疑点,这个主测人员最忌讳的就是测前有先入为主的东西。 解说:案情分析会结束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间了,经过短暂的休息,武伯欣教授带着他的研究生,开始编拟心理测试中所需要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记者:编了多少题? 武伯欣:编了55个题,一共有9组。 记者:一组一组是什么概念? 武伯欣:实际上就等于选了9个目标问题。 记者:什么叫目标问题? 武伯欣:这就是前边我们分析的,就是(作案人)动态的一些心理的活动。这样我们捕捉到有9个,凡是涉案的人,他应该具备这些心理的痕迹。 记者:你这个目标(问题)是直接要捅到他的心理痕迹的地方去的。 武伯欣:针对地检测真实的动机是什么?真实地对作案时间他认知是什么?当时装在哪了,这个珠宝首饰现在的具体方位。 记者:您看这个题,那天上午拿的吗?中午吃饭时拿的吗?午饭以后拿的吗?这实际上不就是要问他什么时候拿的吗?干嘛要问得这么细? 武伯欣:编题当中,有一些是目标问题,有一些叫参照问题,就是不能问他说几点钟拿的,因为几点钟拿走作案人有可能当时并没有很准确的这种时间知觉,他有一个时间段的,所以呢干脆都并列地摆在这,假设这里边有一个时间段是他作案肯定就会有相应的紧张峰出现。 解说:就在武伯欣教授编拟测试题的同时,邢台警方也根据武伯欣教授的要求,布置好了一间测试室,为了不给被测人增加太多的外界影响和压力,测试室被安排在宾馆会议室的一角,而且其大小、光线、室内温度以及我们的摄像机的隐蔽等等都达到了测试要求。 记者现场解说:经过了犯罪心理动态分析和编题两个阶段后时间已经接近下午五点,测前谈话和心理测试马上就要在这间已经布置好了的工作室里进行。那么,刚才主测人员给我的感觉是,他们对这次心理测试的前景还是比较看好的,那么,我们将看到什么样的事实呢? 武伯欣:反正这事肯定有人拿走了。 被测人甲:是。 武伯欣:现在这恐怕是事实了。那么不管谁拿了,咱们常说的有句老话就是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反正你相信不管怎么做,肯定我们不会冤枉谁。 解说:由于心理测试在刑侦过程中的作用就是排除无辜和确认犯罪嫌疑人,因此,为了在测试中首先找到一个无辜曲线的比对基础,武伯欣教授要求警方把侦查过程中认为疑点相对较小的一名被测人带到了测试室。经过一番谈话和履行了必要的手续之后,测试工作正式开始。 武伯欣:你记得那天办公室有人拿走珠宝首饰的事吗? 被测人甲:不记得。 武伯欣:拿走珠宝首饰的人是和老板有矛盾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急需要用钱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为了还账吗?被测人甲:不知道。 解说:测试中,武伯欣教授就已经拟好的测试题,分别从作案人的动机、是否有预谋、几个人作案、作案时间段、偷拿珠宝首饰的顺序、当时得手后的隐藏地点、如今珠宝首饰的去向等等全部55个问题进行了提问。 武伯欣:先到这,休息一下。你有点紧张。 被测人甲:我紧张?!我觉得不紧张。 武伯欣:是吗?吃饱了吗?要不然是中午没怎么吃饱? 被测人甲:咋啦?吃饱了。 武伯欣:没有咋,我们就是说咱们休息一下,喝点热水。 解说:正式测试已经是吃晚饭的时间了,由于经过了一个下午的消耗,这个被测人的体能已经明显不符合测试的要求,因此武伯欣教授要求警方带这位被测人先去吃一点东西,接下来,武伯欣教授开始对第二个被测人进行测试。这个人也正是曾经中途离开过办公室,从16楼到14楼上卫生间,被警方怀疑是疑点最大的那个人。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一个人做的吗? 被测人乙:不知道。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两个人合伙做的吗? 被测人乙:不清楚。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还有别人帮忙吗? 被测人乙:不清楚 武伯欣:叫她回去吧。 被测人乙:可以走了吗? 武伯欣:对。 解说:与第一个被测人不同的是,这个警方认为嫌疑最大的人,仅仅被测试了25个问题,武伯欣教授就结束了测试。 记者:才十分钟不到,第一个人做了差不多四十分钟? 武伯欣:对呀。第一个我们就不放心,知道吧,显示出有点知情。 记者:那你现在对第一个人敢排除吗? 武伯欣:我现在不敢。你看,第二人我说你回家吧。 记者:可是在分析的时候,我听了,就这21岁小姑娘最反常。 武伯欣:对呀。但是我呢,我就说一定要否,往下否,我得凭图谱。(问了)这人25个题就敢排除了。 记者:那刚才第一个小李呢,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 武伯欣:第一个她呼吸虽然挺稳,但是她的皮电不正常。 记者:皮电是这个红的? 武伯欣:红的。 记者:刚才我看到第一个皮电的时候,还出过这种框。 武伯欣:对啊,直角的,上去得特别陡,然后走直线,那就很异常。所以我为什么不放心呢?一直问完了问题。 记者:每次问的时候您为什么声音跟平常说话都不一样,有点像吟唱似的? 武伯欣:对。得保持一样的语流、速度,包括声调。因为你不能够忽高忽低,一忽高忽低很容易最后导致他对你的声音高音可能造成紧张,你要有特别明显的问题刺激他,无辜(的被测人)可能过敏。 解说:接受了我们的采访之后,武伯欣教授继续对其他5个被测人进行测试,5个人的测试过程几乎与第二个被测人一样,都是仅仅被测试了20多个问题就被确认为无辜。7个人都接受了测试,可是没有一个被确定为作案嫌疑人,这让在场的人们难免从内心里产生了很多的疑问,究竟是7个人当中没有作案的人,还是有作案的人而这项技术却难以把他准确识别出来?就在此时,曾经被武教授怀疑过的第一个被测人吃过了晚饭,体能已经恢复正常,武教授决定再对她进行一次测试。测试中,武教授反复就55个问题提问了三遍。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临时起意的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拿走首饰的人是那天早晨拿的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拿首饰的人是先拿的项链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拿首饰的人是把首饰放在兜里了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做这事的人现在是觉得很后悔吗? 被测人甲:不知道。 武伯欣:你先下去吧,你先到那个多少号(房间)啊。 记者:这下可够戗了吧,我都觉得心嗵嗵直跳。这后两遍基本上反应强烈的地方就太多了。 武伯欣:这就是涉案了。 记者:第一遍量完之后你给她下的定义是似知情? 武伯欣:把这个"似"字现在就得抹掉了。 记者:武老师,我还是请您非常慎重地回答我这一个问题:如果她涉案犯罪成立的话,今天晚上这个人就真地走不了了? 武伯欣:肯定走不了。因为第一遍我就觉得她就走不了了,我们为什么连着给她测这么多遍,我们也很慎重。 记者:那下一步的工作是要做什么? 武伯欣:就是测后的谈话、讯问,那么它跟一般的审讯有区别,因为一般审讯是直接地人对人就拉开了,这个是在心理测试之后,在心理上已经把握了她很多经历过的这种(心理)痕迹,所以跟她谈话就能够切入她的最要害的地方。 解说:测试工作结束的时候已经是午夜12:00左右了,对作案嫌疑人的讯问工作就要开始。武伯欣教授就测试中嫌疑人在9个目标问题中的对应反应,向警方做了介绍。 武伯欣:这个人现在也感到后悔,因为我们这个题目有啊--"拿首饰的人现在很后悔吗?"她反应很突出,所以根据这个测试结果,因为(图谱显示)她是为了还账,所以从审讯我倒建议是这样,多理解她、尊重她。让她好好谈谈家里到底过得怎么样。 解说:对珠宝行盗窃案的讯问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警方围绕着已经掌握的嫌疑人的心理痕迹,很快就攻破了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根据嫌疑人的主动交代,她之所以作案,是因为家里丈夫多年病重,生活困难,因此才临时起意,盗窃了三件珠宝首饰,并且将它们变卖,获得赃款7000多元。从她的讯问笔录中可以看出,她所交代的作案动机、作案时间、珠宝首饰的藏匿地点等问题,都与心理测试的结果相吻合。 记者:当时你进那屋子里以后,测试人员告诉你了,现在要对你做一个心理测试,你当时心里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 被测人甲:害怕、心虚。 记者: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吗? 被测人甲:光知道是测谎用的。 记者:你觉得能测得出来吗? 被测人甲:我想不会有啥吧。大不了我表面上镇静一点看上去没有什么事似的。 记者:所以当时在测你的时候问的那些问题,你当时好像回答的基本上都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回答呢? 被测人甲:说话越少,就好像越看不到什么似的。 记者:那你现在回头看对这个仪器、对这种心理测试? 被测人甲:我相信。我现在不相信不行,因为回来以后曹队长把做的纪录让我看了看,在哪方面回答问题时候有什么心情的波动啊,什么变化啊,我一看,我觉得说的跟我心里想的就是完全一样,所以我相信。 解说:仅仅一天的时间,珠宝行盗窃案就顺利告破。在心理测试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就已经表示出对这件事感到非常后悔,现在,她也正在积极协助警方找回被盗的赃物,希望以此来减轻对自己的惩罚。而对于其他6位被测人来说,虽然也经历了一次人生的特殊体验,但却由此找回了清白。 记者:你当时从内心来讲是同意测还是最好能逃避掉? 被测人丙:我感觉还是测吧,我相信现代科学,因为毕竟我是人正不怕影子歪。 记者:那测的时候紧张不紧张? 被测人丙:当时是有点紧张,就害怕如果有电什么的电我一下,别的倒是没有什么吧。 记者:老百姓通常一听测谎仪也都会害怕。 被测人丁:我不会。 记者:你怎么不会? 被测人丁:因为我没做这事,不害怕,我还是相信高科技,测谎仪不是测你说话的,对不对?说话想什么说什么,反正就是是与不是,就这两者呗。心里不心虚怕啥? 记者:机器万一给你检错了呢? 被测人丁:检错了,法律是公平的呀,我可以告呀。 记者现场解说:跟踪了测试人对邢台珠宝行被盗案进行心理测试的全过程,特别是案件迅速告破,我们更感性地看到了这种手段的作用。那么,这种手段这么有效,今后是否可以迅速推广?一旦推广以后有关部门再办起案子来是不是就会变得易如反掌? 三、慎用测谎仪 解说:事实上,作为一项新型的实用技术,在1980年以前,我国对这项技术还普遍持有一种否定和排斥的态度,一度把它当作是唯心主义的伪科学。1980年,公安部一个刑事侦查技术考察团在日本考察时,发现这项技术早已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科学原理,这才首次将这项技术带回了国内。经过10年的研究和开发,1992年,这项技术才被逐步运用于公安部门的刑事侦查工作。据不完全统计,近10年以来,各地公安部门已经利用这项技术成功破获了2000多起刑事疑难案件。与此同时,昆明、沈阳、北京、南京等地方的一些法院也都在一些案件的审判实践中尝试使用了心理测试技术。 张屹(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庭长):98年以来我们刑事审判做了7例测试。 记者:都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考虑之下使用的心理测试? 张屹:我们刑事审判经常遇到被告人口供对它的审查,而且被告人的口供在整个证据体系当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的案件当中,被告人的口供它存在很多问题,对我们来判断这个证据到底能不能用?能不能作为定案的证据来用?我们长期以来也很困惑。 解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从1998年开始的三年间,陆续在7例刑事案件的审判过程中使用过心理测试技术。这7例案件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以其中一个案件为例,1998年,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杀人案,法院认定被告人犯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被告人不服,上诉到了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过程中,法官们发现整个案件中一审被告人的口供是本案定性的重要依据,可是这些口供之间,口供与其它证据之间又存在着相互矛盾的状况,很难就此认定被告人有罪。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对一审被告人进行了心理测试,心理测试的结果也恰好印证了法官们的判断,于是此案被认定为证据不足,那名一审被告人也被改判为无罪释放。 记者:你们主要是测这个,测他的口供,曾经有过的口供到底说的是真还是假? 张屹:对。因为他的口供当中有很多真真假假在里面,我们一看就能看出来。有一些真有一些假,但是我们不能全部判断它哪些是真哪些是假。这个时候呢法律上它规定,法官可以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就是要得到内心确认,就是说你认为根据你的法律知识,根据证据的具体情况你确信这个证据是真的,可以使用了。那我们借助于这个心理测试,我认为在内心确信排除合理怀疑这个程度上,它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 记者:这个一定的作用可以把它等同于间接证据? 张屹:也不是间接证据,因为证据它有一些形式要件。我个人认为,它并不是代替证据,代替其它证据作为一个定案依据,我们还要回过头来看原来的证据。 解说: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于心理测试技术的理解和应用,实际上在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具有较为普遍的代表性。心理测试技术在法官们使用自由裁量权、辨别证据真伪等方面给了他们以信心,可是另一方面,心理测试结论却并没有像我们想象当中的那样作为一种有效的证据,或者说作为一种有效的定案依据为法庭所采信,这其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卞建林,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多年以来,一直在从事刑事诉讼方面的研究工作。 卞建林:因为我们国家目前法律对证据的定义是这样的,是直接把证据的证明的方向直接指向案件事实的,这是证据。测谎仪它主要不是直接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按照我们的证据理论和法律规定的话实际上它属于一种对证据审查判断的手段,而不是定罪的一种根据。 记者:据您了解,心理测试(技术)目前在我们国家司法界拥有一个什么样的法律地位? 卞建林:如果就立法层面来说,我们国家法律关于测谎仪的规定可以说是空白。 解说:在国外一些较早使用心理测试技术的国家,这项技术作为一种刑事案件侦查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技术手段,其使用都是在严格的法律制约下进行的。而在我国,这项技术虽然已经有了10多年的研发和使用历程,但是迄今为止,对于这项技术的理论基础、使用过程中的法律程序、测试主体和被测人的限制范围、仪器的生产销售和规范化行业标准、测试人员的资格认定与培训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还没有任何法律上的规定,这就造成了目前这项技术在我国出现了不应有的混乱局面。刘文,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理事长,公安部刑侦局原局长。1980年,正式他带领着考察团在日本考察了心理测试技术并把这项技术带回了国内。20多年来,他也一直在关注着这项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记者:那您说想要用了就去买一个设备,这种测谎仪的设备很容易买到吗? 刘文:现在很容易买到啊,现在国内有六家生产啊。 记者:在我理解,心理测试仪这种作为一个特殊的仪器,它在生产的时候是应该有国家标准的吧?现在我们有没有? 刘文:现在没有国家标准,应该有国家标准。 记者:有没有行业管理的(一些规定)? 刘文:也没有,现在都是各自在生产。 记者:那它的准确率、稳定性、安全性体现在哪儿? 刘文:很难保证。我现在对它们这几个设备,到底谁的可靠我都弄不清楚。 记者:那这个东西将来使用起来会不会乱啊? 刘文:现在就乱了。 解说:法律上的空白与市场的无序状况使心理测试技术在推广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混乱的局面,这也导致了一些地方在使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出现了冤案和错案,这其中,曾经闻名全国的云南省杜培武案件、安徽省刘明合案件等等,都是由于不恰当地使用心理测试技术得出错误结论,从而引导办案人员错误地认定犯罪嫌疑人,最终酿成了冤案。 卞建林:因为我们传统的办案观念或者办案手法容易造成办案人员对犯罪嫌疑人员有罪推定的一种先入为主(的现象)。如果你过分倚重于这种技术,实际上你就是把办案的重点放在被告人的口供上,忽略了全面细致及时地去搜集其它证据,这样就可能在司法实践中会产生冤假错案。 解说:长久以来,存在于我国司法实践领域的"有罪推定"的错误观念至今没有彻底消除,在这种错误观念的支配下,重口供、轻其它证据的现象也在一些案件中屡屡发生,一些人错误地把心理测试技术理解为口供的延伸或者是套取证据的有效手段,从而过分依赖于心理测试的结论。这样当心理测试得出错误结论的时候,冤案、错案也就随之发生。而另一方面,一些公司为了获取商业利益,只为赚钱却忽视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这也为这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埋下了隐患。 刘文:现在为什么测谎有些时候会出问题?到处卖测谎仪,有的县公安局也去买个测谎仪,说测谎仪有用,买了回来没有专门技术人才,弄个人去学一学就回来用,一用就出错。不是设备和科学弄错,是那个人不会用,他弄错了。 解说:事实上,心理测试技术是一项集心理学、生物学、医学、电子技术等多学科于一身的实用技术。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法律对心理测试实验规定了一整套严格的操作程序,对于从业人员来说,只有经过正规测谎学校的学习和训练,获得资格后才有权进行这项技术的操作实验。而在我国,只有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心理测试中心每年在培养着为数很少的心理测试研究生和专业技术人才,除此以外,再没有一家正规的培训院所,也没有响应的对从业人员的资格考核认定机构。 记者:在目前这种情况之下,您认为要想使这项技术将来真正能够站得住的话,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 刘文:心理测试这个技术本身是科学的,有科学根据的,这一点不能动摇。关键就在于怎么科学地用它。第一它定位,要做破案的辅助手段,不是个(破案的)主要手段,作用不能把它夸大;第二要进行行业管理,要有国家标准,要进行鉴定。要有懂科学的人,要有科学的设备,要有科学的管理才能把它用好。 附: 【调查者】 制片人:梁建增赛纳张洁 编导:王剑锋 出镜记者:长江 摄像:陈威 李卫华 录音:刘昶 解说:姚宇军 统筹:杜晓静 制作:郑曼茜 张艳华 制片:姚志萍 魏安泰 监制:李挺 庄殿君 总监制:孙玉胜 【播出时间】首播: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2002年12月21日(星期六) 21:15—21:55 重播:中央电视台第二套节目2002年12月22日(星期日) 18:20—19:00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2002年12月24日(星期二) 10:23—1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