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非典型生活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5月01日01:22 外滩画报 | ||
原本规律的生活已经被打乱,明天会怎样呢?同学们开始彼此想念了。QQ、校友录一下子热闹起来。大家约定每天都要“互通有无”。 外滩记者杭晓琳/报道彭辉/摄 从4月20日起,上海市各高校陆续开始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学校,记者无法进入校园,只 上海大学 3月20日 星期四 今天美伊开战了。不过上海的春天依旧明媚。因为战场的遥远,心情并没有受多少影响。下午,第一次听到非典型肺炎,有点不知所云,就像自己搞不明白伊拉克的地名,对于“非典”这个陌生的名词,我也丝毫没有在意。 3月24日 星期一 今天,还没进教室,就有同学神秘兮兮地告诉我,她看到我们班有人带口罩了。的确,在温暖的春日,带着厚厚的口罩,实在是非常惹眼。对于非典型肺炎,大家了解得很少,印象中是种会致命的感冒,于是校医院的板兰根突然脱销了。 4月1日 星期五 今天是愚人节。但却听到了不是玩笑的玩笑。张国荣跳楼自杀了,我很郁闷。同学说她男友同事的表弟得“非典”死了,才27岁。我有些愕然。从广东来的同学收到男朋友的邮包,以往的巧克力被口罩和板兰根取代了。 4月22日 星期二 下午赶到学校,就被门口的警卫拦着要查学生证,校门口的黑板上赫然写着:为防止“非典”,非本校人员及车辆禁止入内。导师们现在天天和同学保持密切联系。学校建立了预报网络,每天12点前都必须向学校汇报健康状况。家住外地的同学如果想在“五一”离开上海,必须向校方递交书面申请,回来后一律要先去校医院“休养”两周。最让我们这些本地学生眼红的是,校方在“五一”假期里每天向外地学生发放10元补贴,而且免费开放所有的运动场馆。 4月23日 星期三 学校里戴口罩的同学忽然多了,五花八门的倒也成了一道风景线。走进宿舍大楼,一股刺鼻的消毒药水味扑面而来。厕所的水池旁也不知何时多出了一块肥皂。教育超市的方便面、饼干变得非常抢手。学校旁的小店里原价才2元不到的口罩,卖到了8元,居然也卖到脱销。更有离谱的朋友给我发来消息,兴奋地说自己跑遍上海,终于在城隍庙抢到了40个口罩,这样就可以每4个小时换一个了,甚至可以两个一起带。 4月28日 星期一 一大早,班长和教学秘书的电话就成了咨询热线。关于“本地学生5月10日进校后要被隔离”原来是个误会。所谓回校后隔离,是指在“五一”期间离开过上海的同学回来后要被隔离。校方还说,5月10日是否恢复上课还未决定,现在只能采取阶段性的措施。住校的同学开始积极准备渡假食品。据说学校外面的水果摊老板已经笑不动了,生意分外兴隆;学校周边的几个自动提款机也纷纷告罄。 复旦大学昨天开了班会,传达学校的精神:“五一”不许外出旅游、回家,若有特殊情况需经批准,而且返校后先隔离两周;不许接待外来人员,发现任何可疑情况立即上报…… 今天下午上导师的讨论课,课上一帮人在那儿滔滔不绝,忽然间想起加缪的《鼠疫》来,境况真是何其相似。天气不好,窗外的天空灰蒙蒙的,中午去食堂吃饭,来来往往的人群中,很多都戴上了口罩。而食堂门口也已经摆上了两个水桶,贴在上面的白纸写着“消毒水”的字样。靠墙竖着一块小黑板,上面是食堂消毒情况的告示,从餐具、餐桌、地面到工作人员的个人卫生,全都不落。另外,为防止校外人员就餐,食堂停止使用饭票。这几天经常会去“5460”上看看,所有同学留言的主题都是关于“非典”的。前天看到一个同学的留言:“当初开玩笑的心情,如今已无从打点!”同济大学从4月23日起,进出校园必须出示学生证、工作证、离退休证或佩戴校徽,在校务工人员出示学校核发的临时出入证,进校办事的人员实行登记制度。 后勤物业公司对教学大楼每天进行三次喷洒消毒。留学生大楼里的电梯每一小时消毒一次。校医院特设高烧病人诊治室,同时购置了1000支体温计。每间学生寝室发放5支,留学生宿舍人手一支。教师休息室里也放置了体温表。各科教师不准两节课连上,45分钟后学生可作短时休息。原本定于近期举行的校内大型集会活动均被推迟或取消。校园内还算平静。最近几天,不时听到身边某某老师和同学被隔离,有名有姓的,言之确凿。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远离市中心,SARS的危机感远没有市区那么严重。”然而,思想和措施上一点不能松懈。 前段时间,除了医务室门口的那块告示板前偶尔有人浏览防治“非典”的信息,同学们一如既往地过着云淡风清的生活。可是本周开始,“非典”的话题突然升温了。校保卫处的老师说:现在大学城内无一例“非典”也没有学校进行所谓的封锁。若有任何情况学校会实事求是绝不隐瞒。 同学们都说,现在还没全面戒严,别像如临大敌似的。“非典”更像是大家课余的谈资,同学间经常用SARS开玩笑,还收发一些幽默的“非典”短信。大部分教师每日乘坐校车往返市区与松江校区,校车上戴口罩的老师很少,有位老师开玩笑地说:“Hope for the best and prepare for the worst。” 然而,值此民族危难时刻,郊区也应高度重视,抓紧措施落实,一点不能松懈。 一名小学生的“非典”日记 2003年 4月25日 星期五 天气阴有雨 “丁零零——”晨会课的铃声响了,本来晨会课是读报活动,今天临时改成了预防“非典”的动元(员)大会了。其实上个礼拜老爸就跟我说过“非典”的事情了,他说广州和北京已经死了一些人,本来老爸要去广交会,后来吓得不敢去了。我平时住宿在学校里面,老爸千叮嘱万叮嘱,一定要我注意卫生,还给我塞了好几块香皂,还有很多药,还说要是身体不好一定要告诉学校阿姨,我差点给他烦死。万万没想到刚过了老爸这一关,又到老师这一关。 李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引起“非典”的病毒——冠状病毒,还说得了“非典”的人会咳嗽,发烧,腰酸……李老师在说的时候,我的同桌王小明(化名)在本子上画了一条虫子,头顶上戴了一顶帽子,王小明说:“这就是冠状病毒。”结果给李老师看见了,把王小明狠狠地骂了一顿。 下课之后,卫生老师沈老师给每个班级发了两片消毒片,李老师把消毒片浸在水里让我们洗手,我闻到一股很怪的味道,不想洗,李老师抓住我硬要我洗。李老师问:“是鼻子重要还是人命重要?”我只好洗了,一边洗一边想吐。后来老师还让我们出去活动。 吃饭的时候,李老师让卫生员站在自来水龙头边上看我们洗手,不擦肥皂不许吃饭。好不容易可以吃饭了,老师分给每人两片大蒜,臭死了!但是老师说大蒜可以杀军(菌),我只好吃了。 现在大家一有空就谈“非典”,同学吵架也要说到“非典”,王小明给张小东(化名)推了一下,他马上咳嗽,边咳边说:“我得了‘非典’了!我得了‘非典’了!”后来又被李老师骂了一顿。王小明真倒霉! 晚上,住宿部阿姨给我们量体温,还把量好的体温记在回家作业记录本上,还签了名,明天老师要检查。 唉,这个“非典”真是害人不前(浅),真希望医生可以马上发明治疗“非典”的药,我们就不用这么紧张了。
订短信头条新闻 让您第一时间掌握非典最新疫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