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老城厢 探访旧书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18日23:18 天津青年报 | ||
-本报记者黄卫 老城厢开始拆迁了,带着对老天津的留恋,我们再一次走进这片曾记载天津岁月、见证天津城市变迁的土地。在这片古老的民居当中,有两座在天津教育发展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两大书院旧址,一座是现在的民办中学“津源中学”,另一座是现在的国办小学“仓敖街小学”,在天津历史上,它们有着光辉的名字——“问津书院”与“会文书院”。问津书院 问津书院的旧址现在已经改成了一座民办学校“津源中学”,这座位于新修建的鼓楼南街的小院从外边看起来非常不显眼,校内只有几排平房,院中几棵郁郁葱葱的大槐树遮盖了校园不大的空间。 天津志书记载,问津书院在城内鼓楼南,是清代天津比较有影响的书院。1997年后,这座民办的古老书院,又变成了具有民办性质的现代中学——津源中学。乾隆十六年(1751年),长芦盐商、前太平府通判查为义捐出运署旁(今鼓楼南大街)废宅基地一块。由天津进士、长芦盐运使卢见曾报请直隶总督方观承、长芦盐政高恒,并亲自捐资督建。书院正中修建讲堂三间,前为大门,后为山长书室,四周环以学舍,共64间。书院始建于乾隆十六年八月,落成于乾隆十七年二月,最终耗银2400余两。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有900多平方米。问津书院的匾额是同治年间曾任该院院长的李铁梅(嘉瑞,李鸿章的老师)书写,他还为丢失的学堂额补写“学海堂”,这些现在都已荡然无存。 据津源中学的老师介绍,现在的校舍面积比以前有所减少,原先的后院与操场在鼓楼广场的修建中被占用,现在鼓楼广场的一侧即是学校的操场所在地。原先位于现在鼓楼南街之上的学校大门,也在鼓楼施工过程中被拆除。现在,虽然校舍还保留着问津书院原先的布局,但除了墙砖是原来的以外,其他的装饰都已经融入了现代的式样。三取书院:天津最早的书院 王兆祥教授说,三取书院在天津城的东北角,位于三岔河口东岸,是天津私人创办的第一所书院。也正是如此,它开创了天津私人创办书院的风气。书院的旧址为赵公祠,是赵良栋、赵宏燮、赵之壁祖孙三代之祠堂。赵良栋在康熙十一年任天津镇总兵;赵宏燮曾两任天津道;赵之壁在天津任盐运使。他们在任期间修堤防、办义学,多有善政,所以天津人为他们建立了祠堂作为表彰。 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修筑瞿黄口岸,赵公祠正好在大堤的堤尾。由本县人王又朴发起,建为教书育人的场所,作为士子聚集,预备科举的地方。初名“郁文学社”,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改名为三取书院,取其乡试、会试、殿试皆中之意。王又朴是雍正年间进士,是天津著名的学者,擅长诗文。青年时曾以古文受知于桐城派开山祖方苞,得其嫡传,著述颇丰。他一生乐善好施,尤其热心本乡教育事业。乾隆二十年,他又请于官,与士商捐修房舍十二间,作为学舍,延师授课。书院中每个学生的膳食以及学习奖赏,以及山长(即书院负责人)的薪水等经费则由盐商的捐资助学款支付。同治七年,洋人借住于此,书院遂移到河东盐关厅后(今东浮桥东,建国道西口路南)。曾经在三取书院做过主讲的有杨怿曾,官至湖北巡抚。在八国联军攻入天津后,书院遭到破坏,从此一蹶不振。 而在“会文书院”旧址上建起来的仓敖街小学,这里的建筑也因几次翻修不见了“会文书院”的旧貌,它曾经的辉煌也只能从邻居家的老人那儿了解到只鳞片爪。据校内的工作人员说,这块土地也要拆迁,学校的许多人都已经调到其他学校任教,再过几个月,很难说这所学校还能否存在。
两性学堂--掀起夏日阳光中的爱欲狂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