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仁辉--这个洋人影响中国外贸100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6月27日23:52 天津青年报 | ||
金发碧眼尽展西洋景 英国人来到天津的消息不但引起了官方的注意,而且对于天津的老百姓来说也是非常新鲜。当洪仁辉上岸时,岸上聚集了上百人围观这个高个子、黄头发、蓝眼睛、大鼻子的“洋”人,有些人甚至冲过来摸一摸他的头发。已经习惯了黄皮肤、黑头发,第一次发现竟然还有人是金发碧眼,而且还没有留辫子,这对没见过世面的天津老百姓来说简直是闻所未闻 面对这些好奇的天津人,洪仁辉是寸步难行。最后在清朝士兵的保护下,才被护送进了神庙。在与灵毓谈了两个小时后,洪仁辉被软禁在神庙住了下来,尽管被照顾得很好,但第一次来到陌生地域的他还是感到有些害怕。特别是不断赶来“看”他的热情天津民众,更是让他担心,最后,灵毓不得不派了20多名士兵才将民众赶走。与百姓不管不顾的热情相比,天津的官员显得有礼貌得多,他们都以各种关心英国人的名义来看望,实际上也是满足一下好奇心。了解航道探明来华路 林延清教授认为,洪仁辉成为了第一个从海路来到天津的英国人,名义上要到北京告御状,但实际上为的是向清政府提出开放更多贸易口岸的要求。但结果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清政府对海外贸易约束越加严厉。林延清说,由于这一事件,两广总督李侍饶认为,英商“坐驾洋艘,直达天津,名号呈控海关陋弊,实则假公济私,妄冀邀恩格外。”而其主要原因则是“由于内地奸民教唆引诱,行商、通事不加管束、稽查所致。”为了进一步防范外商与国人交往,两广总督李侍饶于1759年12月提出《防范外夷规条》,经乾隆皇帝批准,成为清政府第一个全面管制外商的正式章程。规定不许外国商人同中国百姓和官吏随便接触,还强化行商制度。这是清政府“以官制商、以商制夷”政策的体现,外商纳税、向清政府呈递禀书均由行商代办,外商在广州居住和活动也由行商负责监督。此外,清政府还限制外商的自由活动范围,非贸易季节须迁澳门,禁止私自雇佣中国仆役。中国人不得向外国商人借款或受雇于外国人;中国人不得代外商打听商业行情;外国商船停泊处派兵“弹压稽查”。从此,这一闭关锁国的外贸政策在全国实行,这是明清以来,发生在天津影响到全国的第一个全国性事件,该政策一直影响到100年后的1860年。 不过,洪仁辉这次北上天津虽未达到预期目的,但也不是一无所获。他成为历史上从海道抵达天津的第一个英国人,而且通过此次航行,他对黄海和渤海的情况有所了解,初步探明了从宁波到天津大沽口的航道,为以后英船赴津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本报记者黄卫
两性学堂--关注两性健康 学习两性知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