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眼泪,“访谈节目”还能给我们些什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5日17:19 北京晨报 | |
作者:杨照 现在,哪个电视台都少不了访谈节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风光一时的《艺术人生》和《超级访问》,它们成为了《实话实说》之后新崛起的一类主打节目。如果说,当初《实话实说》是以轻松、幽默吸引了观众的目光,那而今《艺术人生》则是以其刺激泪腺、赚取眼泪而著名,并以此成为此类节目的商标性表演方式。 笔者初看《艺术人生》时,的确也曾被节目嘉宾的坎坷经历或他们的真情流露所深深打动,和着现场观众的抽泣声泪如雨下,但随着此类节目成熟化、模式化的形成以及一次又一次的泪如雨下,我们发现此类节目中的眼泪已由最初嘉宾的真情展示转变为如今节目制作者与主持人的刻意为之。 根据节目的展示内容来看,《艺术人生》的制作者和主持人都会在和嘉宾访谈前对其背景查个底儿清,对其“死穴”和“心结”有着清楚的了解,而节目主持人的任务似乎就是引导着嘉宾一步步靠近这个“死穴”和“心结”,并最终让其感受到内心的激荡,同时把嘉宾这种心理上的变化放大后展示给观众。好几期节目里,不少观众都看到了这种刻意安排的残忍,嘉宾们或强忍泪水、眼圈通红,或难以自制、泪流满面,而之前嘉宾都多次避开自己不想多谈的内心伤痛,可主持人总是不遗余力地往伤痛处引导,直到大家都流下眼泪才“满意”地“罢手”,真有着一股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著劲头。 现在,不少访谈节目都努力仿效《艺术人生》,以刺激泪腺为提高收视率的方式,所以,我们常常发现转到这个频道有人坐在节目里哭,转到那个频道也有人揉着泪眼和主持人面对面坐着,眼泪之泛滥一如当年《实话实说》当红时俏皮话充斥荧屏。我们需要真情、需要眼泪,但那应该是真实的、自然的,并且是适量的;我们需要访谈节目,但那应该是多样的、丰富的,并且除了眼泪还能带给我们更多感受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