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浪评论专题 > 正文

燕赵都市报:报道自杀事件应谨慎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8日14:40 燕赵都市报

  9月13日广州某报的消息让人触目惊心:三幅清晰的大照片,纪录了爬上环市东龙门架试图自杀的一男子跳下的全过程(自杀未遂);报道同时还记述了从9月12日凌晨到下午3时12分,广州120急救医疗指挥中心接报的7宗自杀事件。

  媒体关注本地发生的重大事件无可厚非。但笔者看到这条报道后有些担心:在防止自杀的意义上,这种不遗余力的报道“造势”方式是科学的么?换言之,媒体是否应该以更审
慎的态度报道自杀事件呢?(最近,随着“世界预防自杀日”的设立,可以感觉出媒体及相关机构正在着力“造势”,营造一种“全民关注”自杀问题的气氛。)

  自杀行为的成因相当复杂,涉及生理、心理、文化及环境因素。研究显示,很少有人是为了单纯一样理由去自杀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自杀者除了各不相同的现实烦恼外,在心理过程上有其相同之处———就是认知过程发生了偏差。具有自杀倾向或故意者,往往伴随产生精神的异常,其表现是对普遍道理和公众信息的认知不循常理,在常人眼里足以“引以为诫”的事件,在这些人的眼里说不定就起了相反的作用,成为非理性行为的诱因。比如张国荣自杀后,短短数小时内就有很多人同样跳楼,并波及数日乃至数月之后。

  从这个角度说,媒体渲染自杀现场气氛的报道,以笔者之见还是越少越好。这在常人只是一桩痛心的新闻,但对心理异常者来说,是否会起到某种“暗示”作用?

  另外,自杀者多数有些难言之隐。媒体对自杀行为过份细节化的报道,往往使其隐私大白于天下,这对自杀者———假如未遂,他将来还要生活,这是一种伤口抹盐的作法;假如既遂,“死者为大”,这也是一种不敬之举———因此并不人道。同时,这种报道对涉及到的其他当事人也是一种权利侵害。

  生命对于任何人都只有一次,死亡总是伴随着折磨和痛苦。没有人无缘无故就想自杀,每桩自杀事件的背后,都有一颗极度脆弱的心灵。这样脆弱的生命体,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无私,小心翼翼地去呵护。媒体,以及任何人,在这样绝望、失去了理性的心灵面前,都应该有仁者情怀,都没有充当“记录者”和“公告者”的必然权力。

  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防自杀不同于防非典,“自杀病毒”也不同于SARS病毒,靠“全民皆兵”的方式防范,搞得不好,甚至会让“自杀病毒”借了东风。因此“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也不能成为媒体渲染自杀现象的必然理由。

  -郭之纯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北京上东区”的形成 标志北京国际化的进程
搜索引擎,最不容错过的网站宣传方式!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有奖订阅-情爱技巧日日送,诱人大奖等你拿
  开学了,四六级、考研、出国你准备好了吗? 英语口语解决方案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满足成年人的欲望
实现高品质的追求
非常笑话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图片
铃声
·[阿 杜] 一个人住
·[和 弦] 真情人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海安经洽会招商项目
最安全稳定的企业邮箱
中医抗癌革命性突破
加盟赠国际供求数字卡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搜“票”(沪)
心的夏季旅游(豫)
婚嫁交友在京城
占便宜的机会!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情趣无限,让你轻松享受快乐生活!
斑马深爱着小鹿,表达爱意时却遭到拒绝,斑马大吼:……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