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发挥农业的生态功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1日11:19 南方周末 | |
作者:姜亦华 农业具有生态功能,是法国于1999年明确提出来的。这年7月法国颁布的《农业指导法》提出“多功能农业”,突出农业的生态功能,强调农业不仅是一个产业部门,而且与国土整治、动植物保护、生态优化息息相关。比法国稍后,日本也提出“农业的多样化机能”,即农业不仅生产农产品,还有保护自然、稳定生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机能。 其实,我国古人对此早有所感,在许多古文、古诗、古画里,都有对农业生态的描绘与歌吟。晋代陶渊明那篇《桃花源记》,既假设了一个理想的社会环境,也虚拟了一个迷人的生态环境。山外是一条可以打鱼的溪流,两岸有将近一公里的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山里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请看:田野里有庄稼,有桑园,有竹林,水池里有鱼虾等水产品;鸡鸣狗叫,万物欢腾;老人小孩一个个都乐陶陶的。 如果说我们的古人对农业生态的眷恋是自然经济下的人的一种生存本性,那么,现代人对农业生态的推崇,则增加了商业性。法国人和日本人提出农业具有生态功能,目的是呼唤社会的投资,为他们国家加大对农业的投资铺排一种新的理由。WTO农业协议中对农业投资不是有受限制的“黄箱”政策和不受限制的“绿箱”政策之分吗?法国人、日本人于是说,农业有如此重要的生态功能,加大对农业的生态投资正是天经地义的支持“绿箱”,有钱尽管往里投。 不管说农业具有生态功能者是否怀着商业目的,人类在世纪之交鲜明地提出这一命题,总是一大进步。以前,人们只把农业当成衣食之源;现在,人们发现农业是人类与自然界的一个巨大的接口,是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一个广阔的平台。自从工业在人类生活中大显神威以来,有人曾经设想,以后我们吃的穿的不再依赖农业劳动,一切衣食都可以从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那时农业便可有可无了。现在看来这样的观点不对头。即便我们的衣食可以由工业从头至尾全部供应,农业也还是须臾不可或缺。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只有靠周边的大面积的植被来提供和消弭;我们需要绿色的原野愉悦我们的眼睛;需要千紫万红的花卉装点我们的生活;需要鱼翔浅底激发孩子的想象,需要莺歌鹊叫慰藉老人的心灵;需要云蒸雾罩抵挡太空的紫外线……即便工业的神威再大,能制造出我们现在想像不出的一切,它造成的生态失衡、能量失衡、物质失衡会给人类带来怎样的灾难,也是不堪设想、无法估量的。在这个意义上,农业的生态功能永远都远远大于工业的生态功能。甚至可以说,工业的生态功能其总量是个负数,正因为农业的生态功能是一个很大的正数,足以冲销工业之负,并有剩余,人类才得以生存、发展。 在我国,把农业作为生态系统的主体来建设,正在成为自觉行动。数亿亩的生态林构成生态系统的基干,种植业、畜牧业的生态功能在越来越多的地方得到发挥。陕西的杨凌农业开发区,既是高科技的农业开发样板,也是一个大范围的生态建设区,为中西部的农业生态展示出美好前景。苏州的未来农林大世界,集现代农业科技展示与农业休闲观光于一体,有传统的茂林修竹,更有新优果园、特种蔬菜园、珍禽园、垂钓园、锦鲤池等,成为太湖之滨的旅游、度假胜地。 遗憾的是,不顾农业生态功能,滥砍滥伐、乱采乱挖,狂猎狂捕、酷渔酷牧、大面积废弃良田等事情还经常发生。那里的人,尤其是那里的领导人应该懂得:不顾生态平衡,灭绝其他生命的人,最终将是生命枯槁、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人。那是民族的罪人,人类的罪人!而维护生态、丰富生态、提升生态的人,他的生命将变得滋润,变得美丽,变得灿烂!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