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畅谈航天探索:中国人开发太空需自力更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9日11:00 解放日报 | |
中国科技部部长徐冠华在9月16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神舟”飞船所有发射的准备工作都在非常顺利地进行。 中国人将第一次飞上太空,中国人将第一次俯瞰地球,这是中华民族史无前例的高度。 从嫦娥奔月到“东方红”唱响太空,华夏飞梦五千年。那么,在苏美载人上天42年后,中国的“神舟”载人意义何在?飞天之后干什么,会像苏美那样先奔月?还是先造太空站?人类再踏上一颗星球会是火星?中国人有可能捷足先登吗…… 意气风发,逸兴湍飞,记者与交大、北航、南航的三位航天教授,电话连线话飞天。 从封锁到拒签 记者:“神舟”飞天,华夏扬眉。当然我们也在思索,苏美飞船载人42年后我们出发,是出于什么考虑? 程惠尔(上海交大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我想是国情。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中国的航天战略,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讲求效益,“有所为,有所不为”。当年美国人登上月亮花了250亿美元,到如今大概6000万就够了。这么些年我们是先弄了更实际更迫切的洲际导弹、应用卫星。现在今非昔比啦,中国要飞天。 朱仁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当然,飞天也不是“秀”,比如国防。这次伊拉克战争美国人又上演了一把精确制导,要知道那是动用了天上100多颗卫星啊!美国那个整天绕着地球转的空间站,两个足球场大,简直就是座航天母舰。中国永不称霸,但保疆卫土,就必须与时俱进到太空。 王志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卫星之于现代生活已经须臾难离,无论操纵、维修、养护,还是太空科研,人不上天不行呵。 记者:听说美国的空间站有15个国家加盟,而我们必须要自力更生? 程惠尔:和平开发太空是大势所趋,中国也参加了一些国际合作,但美国人确实说过“谁控制空间,谁控制地球”,15国总共只占空间站科研项目和经费的20%。至于对中国那就是“小心翼翼地封锁”了,比如去年我们想参加在美国休斯敦举行的世界宇航员大会,结果被拒签,听说去年还想订购8个“蚕实验”的太空桶,美方一个不给,原因不言自明。 朱仁璋:谁都会说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资源,但空喊有用吗?和平开发外空间,地球大国的中国义不容辞。 美苏起步“一小时” 晚了40年,中国仍将荣膺载人航天“第三名”。宇航,人类20世纪的里程碑。回想过去的那个百年,怎么也忘不了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卫星发射,1961年苏联的第一次载人航天,1969年美国的第一次登上月球———全人类血脉贲张! 记者:一个不可思议的事实,美苏背靠背竞争了十几年,首次载人上天的时间居然只差了23天,真就这么巧? 程惠尔:要知道,美苏宇航事业的起点也就相差“1小时”。1945年盟军攻占德国V-2飞弹基地,美国先抢走了精英科学家和100枚飞弹,1小时后苏联赶到,“统吃”剩下的所有飞弹、设备和技术员。当然这还不能解释十多年后23天的差距。我看要说巧,不如说美国在“捣糨糊”。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加加林头一个进了太空,举世震惊,赫鲁晓夫在联合国会议上得意地用鞋子敲着桌子大喊起来。美国人坐不住了,马上发射载人飞船。可相差23天的两次飞行不能同日而语,加加林在高302公里的太空绕了地球一圈,历时1小时48分钟,而美国宇航员只是被发射到187公里的高空,连近地轨道也没进入,做了个抛物线运动就落回了地面,航时总共才一刻钟光景。 记者:以后的半个世纪,载人航天方面,美苏到底谁更胜一筹? 朱仁璋:起跑是苏联领先,但到了美国阿波罗号宇航飞船首次登月,全球电视直播,亿万观众目睹了美国国旗插上月球,听到了阿姆斯特朗那句名言:“我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美国大大扬眉吐气了一回。 记者:苏联先上天怎么不登月呢? 王志瑾:其实,苏联早就上过月球了。在美国人踏上月亮的三年前,苏联的无人驾驶飞船已成功登月并发回了照片。那时候月亮成了苏美冷战的大道具,我听说50年代末,苏联就打算把原子弹运上月球并引爆,以向全世界展示苏联的强大,后来这一计划因物理学家们提出“在没有大气层的月球上爆炸光芒很弱”才作罢。 程惠尔:苏联输在了“钱”上,美国憋足了劲要“一雪前耻”,砸了250亿美元在登月上。而当时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只及美国的三分之一,拼不起啊。 下一个,火星? 记者:我国“神舟”飞船上天后,是不是和美苏当年一样,下一步就登月? 程惠尔:在我个人看来,我们的载人不会亦步亦趋,走美苏的老路,而可能会直接建设更有实用价值的太空站。其实,人登上38万公里远的月球,比在离地约400公里的近地轨道建空间站,技术难度高多了。美国和苏联当年之所以都选择“先难后易”,是出于冷战背景下的政治竞争,所以美国成功后,苏联马上失去了登月热情,以后也没有第二个国家再登过月球。 王志瑾:相比登月,建太空站当然实用多了。除进行微重力科学实验外,在太空站组装和发送卫星,比从地球发射可省却大量燃料。 记者:人类绝大多数的太空活动,都限于离地几百公里的近地轨道。34年前美国人到过38万公里外的月球,是人类足迹到达的最远处吗?现在有没有能力把人送到更远? 王志瑾:去更远的地方?能去的最近的就是火星了。它比月球要远100多倍啦,阿波罗号飞月亮花了3天,以此速度到火星得近一年,还要回来吧,那么所需携带的补给、燃料,起码上百吨,人类目前发射最重的卫星也就17吨重,当然这个推力也足可以把一个人推到火星,但要活着回来就太难了。我想一百年内,人总归能上火星了吧,中国也不是没有可能捷足先登。 记者:几天前,伽利略号寿终正寝在木星,它算不算飞得最远? 程惠尔:人类上世纪七十年代发射的“先驱者”、“旅行者”,如今都飞出了太阳系。总有一天,地球上的人也要飞出太阳系,飞向宇宙深处。 本报记者尤莼洁郭泉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