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总设计师--赵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16日15:00 光明日报 | |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总设计师--赵军 赵军,1955年9月出生,山东济南人,毕业于长春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专业。后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导师。原中国卫星发射测控通信系统部北京跟踪与通讯技术研究所所长,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 记者:着陆场是整个工程牵扯到地域范围最大的系统之一,您能不能给我们谈谈着陆场的工作,当初是怎么选定着陆点的? 赵:着陆场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新增加的一个系统,飞船在太空飞行后要返回地面。工程领导提出来,任务要“成功发射、安全运行、圆满返回”。我们是“圆满返回”,是飞行的最后阶段。我们的工作就是从返回舱再入大气层开始,就要抓住目标、快速分析、预报落点,然后部队要迅速逼近,进行处置,安全运回来。选着陆场的时候,是在飞船运行第108圈的轨迹上,选了两个调姿的制动点,进行减速返回。 记者:为什么要选两个? 赵:一个作主场,一个作副场,副场是作为气象备份。如果主着陆场不具备着陆条件,比如风沙太大,风速超过15米等等,就考虑返回副场着陆。 记者:选调姿制动点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赵:选调姿制动点,首先要考虑到地面的情况,落点人烟要少,陆面要平坦开阔,附近要避开大山河流,等等。另外地面测控站、测量船要全面覆盖调姿返回段,时刻监视飞船的运行状况。这样综合了种种因素之后,我们选了几个点,把轨迹、落点计算好,把方案上报给总装备部。最后经过反复讨论研究,确定了两个点,一个主着陆场,选在内蒙古四子王旗;另一个做副着陆场,选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附近,巴丹吉林沙漠以东。这样副着陆场还可以承担上升段大气层内的应急救生,充分利用我们的发射场资源,还可以充分利用着陆场系统的资源。因为毕竟主场和副场的地位还是不一样,除非遇到紧急情况,飞船必须在这个时候返回不可;再一个就是飞船预定返回,但主着陆场气象条件不具备,才会考虑副着陆场,所以落到副场的概率还是很小的。如果我们专门为此建设一个副场,从资源利用上也显得过于浪费。 记者:这样上升段应急救生和副着陆场资源共用。 赵:对!上升段大气层内的应急救生分了几种模式,布置了四个应急着陆区:东风、榆林、银川、海南。东风的上升段应急救生就可以用副场的设备完成任务。 记者:作为着陆场系统来讲,可能有许多出乎预料的事。比如落点不准确等等。 赵:无人飞船一般按程序来。但是载人飞行的时候,随时都有可能因为人员的种种问题,需要应急返回。所以飞船在飞行设计的时候,每一圈都安排了应急返回的预案。这样随机性很大,因为有的轨迹就不经过主场或者副场,可能会落在国内的某个地方,或者我国周边国家靠近国境线附近的地方。这个时候就不仅仅有主场和副场的概念,如果可能的话,我们尽量让航天员能够落在国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组建了一个空中应急搜救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个是大型机动运输机,把航天员运输车、工程车、小型指挥搜索车都装在里面,装上工具,保证到了返回舱落点以后,尽快打开返回舱,组织搜救。应急救生分队的主要人员、车辆和装备都是由副场的应急救生大队承担,飞机在副场待命。实际上我们副场的建设是一支部队三种用途,效率是比较高的。主场还有主场的任务,落在主场的概率比较大,所以它的设备不能动。 记者:如果出现应急情况,我们怎么组织搜救? 赵:应急救生队分两个批次。一旦在运行段出现应急返回,我们先派两架飞机,带两组伞兵前去侦察,发现返回舱后立即空投人员,先进行保护。紧接着空中机动飞行队乘坐运输机,在返回舱着陆附近的机场应急降落,把三台车带进去,进行搜救。 记者:主、副着陆场选定以后,怎么去建设?因为它不像发射场是个固定场所。 赵:着陆场建设都是机动设备。主、副着陆场选定以后,我们就开始制定着陆场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包括设备的配备,人员队伍的构成。因为着陆场系统也承担一部分测控任务,在返回过程中负责跟踪飞船进入80公里以内,在“黑障”区域(飞船再入大气层时,由于大气摩擦、温度升高,造成通信暂时中断的区域)返回舱的飞行轨迹。我们在安西测控站放了一个雷达;主着陆场也设有一个雷达,负责测量返回舱出“黑障区”后的飞行轨迹。这两个雷达测量的跟踪数据通过引导,完成双向铺获,将返回舱再入段的运行轨迹和落点准确地测量下来。这个测量工作要求很高,要精确定位、跟踪、数据处理,快速预报。这个任务比其它运行段的任务要重一些,因为这段时间的测量设备没有备份,只有一套。如果我们抓不到目标,就不知道返回舱落到了哪里,只能靠人力去搜索,目的性比较差。西安测控中心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回收测量部,他们的任务包括了所有的机动测量雷达、应急求生大队、飞船的回收,以及其他返回式卫星的回收等工作。 记者:主着陆场平时有没有人员留守? 赵:没有。因为着陆场装备都是机动的,人员在执行任务的时候进去就可以。指挥所临时设在内蒙古中部,有任务的时候提前进场进行演练。现在都慢慢熟悉了,提前一个月进去就可以了。执行“神舟”一号任务时我们提前三个月就进场了。 记者:你们平时的训练工作怎么展开? 赵:平时的训练工作都是分开做,比如测量分系统、主着陆场分系统、副着陆场分系统、上升段陆上应急求生、上升段海上应急求生、整个着陆场的通讯分系统、还有一个是航天员医监医保和医疗救护分系统等,各自进行演练。执行任务前,需要组织联合演练,做一个模拟返回舱,把陆上、海上的搜救程序走一遍。比如直升飞机的起飞、搜索与着陆训练、地面部队的跟进,然后组成搜索小分队,进行搜索训练。对预想到的问题都要制定相应的预案,指挥地面分队对返回舱的处置工作。 记者:平时训练都用模拟返回舱? 赵:对。刚开始做了一个模型,训练怎么装上平台。后来就拿从太空回来的返回舱到现场去,让他们熟悉对返回舱的操作,舱盖怎么打开,模拟怎么救人,在现场进行医疗医保工作,迅速进行医疗救护处置,利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完成对航天员的转运等等,进行实物训练。我们的返回舱在落地前1米高处的时候要启动反推发动机,用的测高仪有辐射源,对人有伤害,要进行现场屏蔽、断电,这些都要提前训练,否则会有生命危险。另外还有车辆、直升机上面都装有定向仪,对返回舱定位,判断返回舱的方位,这些东西都要提前进行合练,熟习仪器的应用操作。协同训练时航天员系统也要到现场去。 记者:对着陆场来说,您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赵:对于着陆场来说,因为在我们国内是开天辟地第一回,以前没有这个系统。所以当时对于主场怎么建设,大家心里都没有数,这个比较困难,一直在论证。这样一来着陆场建设就比较推后,前期准备工作也无法展开。但现在工程又都追得比较紧,载人工程前六大系统:航天员、飞船、应用、火箭、发射场、测控,这六个系统在没有人的情况下,可以形成一个完整闭合,每次任务他们各系都要全部参加。所以经过这几次任务后,这六个系统都已经基本完善了,后续试验任务的状态都已经确定了。着陆场系统在此之前只建了一个主场,其余都还没有动。当时也是因为人力和经费的关系,考虑先作前六大系统的工作,着陆场等到真正上人的时候再来建。实际上我们比其它系统晚一步,他们都建好了,着陆场才开始建,所以我们任务赶得紧。 记者:我们现在的着陆场回收能力怎么样? 赵:目前着陆场的回收能力还是挺强大的。主着陆场在搜救方面一共配备了11辆车:两辆指挥调度车,两辆装工具用的工程车,两辆航天员运输车,一辆医监医保车,两辆小型搜索车。其中两辆搜索车和一辆医监医保车可以组成一个精干的地面小分队。主场的第二个组成就是两套雷达测量设备和遥测设备。另外主场配备了7架直升飞机,平时由陆军航空兵管,执行任务的时候配属我们。平时的训练科目、内部改装,都由着陆场指挥部统一指挥,提出技术要求。主场的通讯手段、气象保障、测量、飞机搜索、地面搜索、应急救生一经基本完成了,可以说主场现在完全具备了搜救功能。返回舱一旦落地,我们有地面、空中两套搜救部队同时进行搜索。空中部队如果发现了目标,他们先去展开搜救,不用等地面部队。如果条件允许,地面部队同时到达,一起展开搜救工作。所以在回收方面,我们的建设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记者:陆上训练可能好做一点,还有海上搜救训练。 赵:海上搜救训练我们在三亚进行,需要海军配合,陆军航空局、交通局一起搞,协调面很大。 记者:副着陆场的搜救能力怎么样? 赵:副着陆场一开始没上,想等到情况清楚了以后再做。考虑到副着陆场装备相对要简化、精炼一些。配备六台车:一台指挥车、航天员运输车、工程车车、医监医保车和一辆小型搜索车,还有一台改装的吊车,叫返回舱吊运车,后面做一个支架,把返回舱吊到后面的支架上,运走。现在副着陆场也已经具备了搜救功能,设备都配属了。它的工作主要从空中应急方面做,针对伞兵进行训练。任务期间,运输飞机在发射场待命,医监医保、小型搜索车、工程车都准备好,一有任务,立即开到前方去。 记者:“神舟”四号面临的低温发射对你们的工作有没有影响? 赵:着陆场当时的温度比发射场还要低,达到了零下三十多度。我们的大型测量设备都是露天的,有的机器就因为低温工作不正常了。后来也是采取了很多土办法,用热水袋等措施给设备保温。但是人很受罪,因为那些仪器操作精度要求很高,不能戴手套。我们有的工作人员手全都生了冻疮。 记者:随着载人飞行和将来航天发射规模的壮大,着陆场也面临着更加复杂和艰巨的任务,您觉得我们目前的着陆场回收队伍能够胜任吗? 赵:经过这几次任务的锻炼,我觉得我们的队伍在参试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拥有先进的测控设备,一大批优秀的科技骨干成长起来了,我们的工作模式是可靠的、可行的、有效的。我们的主着陆场回收技术已经成功完成了四次飞船回收任务。副着陆场也顺利完成了不同条件下的陆上、海上应急搜救、打捞回收演练。我想对于将来的载人飞行以及更大的发射回收任务,我们是能够胜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