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0日10:24 国际先驱导报 | |
中国载人航天飞船性能发展 本报特约记者 杨小勇 本报记者 李宣良 吴登峰 在中国首位太空人升空的日子里,“神舟”五号作为搭载太空人升空的飞船,其性能也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其实从1992年9月开始,中国就决定正式实施载人航天工程。1999年开 从一号到四号的飞跃 “神舟”一号飞船于1999年11月2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次发射,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垂直总装与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新模式。我国在原有的航天测控网基础上新建的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陆海基航天测控网,也在这次发射试验中首次投入使用。 “神舟”二号飞船于2001年1月10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在轨飞行7天后成功返回地面。这是我国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与“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飞船的系统结构有了新的扩展,技术性能有了新的提高,飞船技术状态已经接近载人飞船。 “神舟”三号飞船于2002年3月25日发射。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神舟”三号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成功进行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神舟”三号从外形和结构上与二号相比,并没有区别,所不同的只是在内部所做的改进,增设了完整的舱段。具体来说,“神舟”三号飞船是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了。 “神舟”四号飞船于2002年12月30日成功发射,在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实验任务后,于1月5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这艘飞船除没有载人外,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完全一致。飞行中,先后进行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实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中科院空间技术研究所负责人张玉含介绍说,与“神舟”三号相比,“神舟”四号作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特别是提高了安全性。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共设计了八种救生模式,在火箭起飞的几个时间段,用各种模式保证航天员安全返回。在“长征”二号火箭上装有一个逃逸塔。如果出现了严重威胁航天员生命安全的情况,逃逸塔上的逃逸发动机会点火起飞,将逃逸塔与火箭相分离,携带飞船安全降落地面。这也是“神舟”五号的救生模式。 “神舟”五号进一步走向成熟 据外电介绍,我国的“神舟”五号在前四艘飞船试验成功的前提下,重点发展的是对航天员人身安全的保障。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等三部分构成。轨道舱内很宽敞。除了航天员的生活空间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工作和试验室。发射后将在轨道上停留半年时间,继续进行无人观测活动。虽然可以搭乘3人,但这一次只搭载一名航天员。由于重视安全,因而不装载大型试验设备。 返回舱的直径为2.5米的吊钟型,兼作驾驶室。返回时将单独冲入大气层,通过降落伞着陆。船体的顶端设有高8米的避险塔。从火箭发射前15分钟到发射后2至3分钟的时间内,一旦发生故障,塔就自动点火,轨道舱和返回舱就同火箭分开飞行,并在安全的场所着陆。为了防备船体在太空发生裂缝,采用了维持航天员体温和确保呼吸的航天服。还可以从地面派遣救援宇宙飞船。为了防止返回途中发生事故,还预备了随时能脱离坐席的装置。 3年前,也就是2000年11月,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曾经公布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即今后10年或稍后的一个时期发展目标是,实现载人航天飞行,建立初步配套的载人航天工程研制试验体系;远期即今后20年或稍后的一个时期发展目标为,建立中国的载人航天体系,开展一定规模的载人空间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中国的飞船技术,也在一步一步的走向成熟,更多的神舟飞船,将搭载着满怀壮志的中国太空人,走向更高的高度。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