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George Simonton品牌持有人刘建邦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28日18:24 国际先驱导报 | |
专访美国主流时装业第一华人:600万换来两个亿 【提要】在纽约乃至整个美国,栖身服装行业的华人不在少数,但大部分人只是从事普通销售,或为美国公司加工,真正拥有自己的时装品牌和设计师、并被美国主流社会认同的恐怕只有刘建邦一人 本报驻纽约记者 薛彦平 繁华的第五大道是纽约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这条街上有许多让人眼花缭乱的高档精品时装店。在这些引领着国际最新潮流的时装店中,如果你仔细观察,不难发现一个叫“George Simonton”的女子时装系列,这是美国第一个由中国人拥有的时装品牌,它的主人是来自南京的华人企业家刘建邦。 这里,服装与时装根本不同 刘建邦从南京来到美国的最初目的是读书。1992年,一个偶然机会使他接触到中国丝绸服装,从此他与服装结下了不解之缘。与从事服装业的其他华人企业家相比,刘建邦算是相当幸运,在开始经销服装不久,他就从犹太商人手中拿到了一个大订单。 精明的犹太商人留给刘建邦的赢利空间十分有限,除去差旅和其他费用,几乎没有利润。然而,刘建邦从第一份大订单中看到了巨大商机:当时犹太人在纽约、乃至全美国的服装市场上占有重要份额,打通犹太人这一关,以后的生意就好做了。果然不出刘建邦所料,第一份订单只是犹太商人“投石问路”,正当准备交付货物时,第二份订单接踵而来。正式经营服装的第一年,刘建邦就做成了价值2800万美元的生意。 一般人可能认为,经营服装与经营时装没有什么区别。但刘建邦告诉记者,原来服装与时装之间存在很多文化和价值上的差异。他认为,一件时装的价值含量中,加工费占的比例相对较低,而时装设计、市场推广费用占相对较高的比例。也就是这个原因,虽然“中国制造”已风靡美国市场,但中国厂商所获利润很小。中国厂商并不真正拥有独立的时装品牌,又没有能力打开当地主流时装市场。在纽约乃至整个美国,从事服装业的华人不在少数,但大部分人只是销售普通服装或为美国公司生产,其中真正拥有自己的时装品牌和设计师、并被美国主流社会认同的恐怕只有刘建邦一人。 1997年,纽约当地一家叫做“George Simonton”的时装公司财务上发生困难,刘建邦当即决定收购这家公司的品牌。虽然该品牌在市场知名度上暂时还比不上那些国际顶级时装品牌,但它毕竟属于当地中高档时装。收购“George Simonton”后,刘建邦继续聘用原来时装公司的首席设计师乔治·西蒙顿(George Simonton)先生为自己的新公司服务。由于西蒙顿先生是纽约时装设计学院的资深教授,在当地时装设计界有一定影响力,而且了解美国主流时装变化潮流,刘建邦此举就带有了战略意义。这次收购标志着刘建邦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实现了从服装到时装的一个突破。虽然他目前销售的服装中,品牌时装只占四分之一左右,但通过进入品牌时装世界,整个事业的文化价值却提高了一个档次。 战例:用600万换两个亿 对于国内企业如何走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刘建邦有许多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从目前的经验看,国内企业走向海外市场主要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自己创造品牌,例如海尔;另一条是走收购当地企业和有影响力品牌的道路,如刘建邦自己的公司。将国内品牌打入海外,固然能够提高中国企业的知名度,对提升民族自尊心也有巨大好处,但这是一条艰难、相对代价较高的选择,除非企业在国内已经具备相当实力,否则一般不太容易。 刘建邦认为,对于国内民营企业,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来说,收购当地企业或品牌是一条捷径。首先,这个过程的运作成本不会太高;其次,可以充分利用当地企业和品牌的市场渠道,这两点对新到海外拓展业务的国内企业至关重要。 说到收购当地企业,刘建邦举了一个例子:不久前,他以600万美元收购了美国一家电器制造企业。该企业原本市场前景不错,只是由于其母公司前一阶段采取过度扩张的发展战略,而导致债务缠身,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刘建邦获得消息后果断地购买了它,他首先看中的不是这家企业本身,而是这家企业在美国拥有2亿美元的市场销售额。在他眼里,这笔交易简直太划算了:只花600万美元,就拥有了如此大的市场份额。 2005年:无配额时代的蓝图 1993年,刘建邦在南京建立了一家合资公司。目前,他经销的服装几乎全部来自中国。2001年后,刘建邦已经将品牌时装的生产全部转移到国内进行,他还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建立了George Simonton时装专卖店,下一步计划是将部分时装设计也转移到国内,在条件成熟后开发中国自己的品牌,并推向国际市场。 对于企业的未来,刘建邦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规划。他说,美国每年服装市场的规模大约为3000亿美元,其中70%以上的交易在纽约地区完成,而2005年美国政府将全部取消纺织品进口配额的限制,作为世界主要服装生产基地,中国国内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前景不容低估。虽然他在国内已建有工厂,但自己工厂生产的服装只占其5000万美元销售额的5%,其他95%以上的服装都需要从其他工厂采购。 说到这里,刘建邦向记者展示了他计划在国内新建工厂的效果图。记者发现,这些工厂看上去更像现代的展览馆,而不像传统的厂房。看着这些即将出现在国内的新兴工厂,我们的确可以体会到时装作为一种文化的内在涵义。 声明:《国际先驱导报》授权新浪网独家报道,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