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闻风而动”大有学问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0月30日18:19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 |
作者:叶昌金 “闻风而动”,是我在许多新闻报道里看到的一个词。大抵是因为出了什么事,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重视之下,自然必有“闻风而动”了。比如,日前发生的湖北利川特大投毒案经过警方的努力终于告破。此事引起了多方关注,一些地方纷纷“闻风而动”,成立专门班子对毒鼠强进行专项整治。 这种“闻风而动”的做法,无疑是令人欣慰的。一个负责任的政府,就是要根据各种事态的变化予以果断处理,这样做,既可以防患于未然,也可以将恶性事件的损失控制在最小程度。 但是,是不是什么“风”一被“闻”到之后就有动静呢?我看未必。比如,最近《南方都市报》报道了广东高州一残疾老农因生活困难,滞留广州“当街送子”的事。这件事在当地引起极大反响,媒体对此进行了连续报道。按说,这个“风”已经吹出去了,而且这个“风”还不小,有关部门自当“闻风而动”了吧?可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却一直无人过问并商议解决的办法,最后还是报社派车把老人及其孩子送回去了。老农一家三口虽然团聚了,但因为生活问题没有解决,仍不免让人有些担忧。 翻看一些媒体的“民生新闻”,整版整版地“充斥”着百姓的呼声,但在“处理反馈”栏里,我所看到的,往往却是一些责任部门止于口头表态的行动。当然口头表态,也总算得上是一种“闻风而动”了,但这种行动对于那些正焦急等待解决问题的老百姓而言,又有多少实际意义呢? 近年来,一些地方矿难频繁发生。矿难发生后,哪一次不是不同级别的上级要求“重视安全生产”?哪一次不是各地根据上级精神,“闻风而动”,开展各种安全检查呢?从报道看,这些安全检查措施也不可谓不得力,但矿难还是频仍,一条又一条的生命相继而去。每想到这些遇难者的亲人呼天抢地的情景,我总是不禁要问:一次又一次的矿难之后,是一次又一次的“闻风而动”;而一次又一次的“闻风而动”之后,何以仍是一次又一次的矿难?看来,这“闻风而动”中,“闻”什么“风”而动,“闻风”之后又怎样动,这里面还真是大有学问和讲究。 | |